馬 馳
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
淺析犯罪側寫及其在我國現(xiàn)實應用的思考
馬 馳
四川大學,四川 成都 610000
在國外,犯罪側寫有著堅實的理論基礎并被廣泛應用到實際刑事案件的偵辦中;但在我國,犯罪側寫的理論與技術發(fā)展的比較緩慢,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所以,本文試圖通過對犯罪側寫進行界定,明確其適用的案件范圍,分析犯罪側寫技術在我國刑事偵查中適用的現(xiàn)狀,最后提出若干完善意見,以期對犯罪側寫技術在我國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犯罪側寫;刑事偵查;應用;完善
提到犯罪側寫(Criminal Profiling),我們會不自覺的想到由杰夫·戴維斯創(chuàng)作并執(zhí)導的犯罪類美劇《犯罪心理》(Criminal Minds),它講的是美國聯(lián)邦調查局總部里的行為分析部門中擅長犯罪心理與行為分析的專家團隊的探案經(jīng)歷。而在我國,近幾年關于犯罪側寫的影視也開始漸漸興起,比如《他來了,請閉眼》、《美人為餡》等等,影視文化領域的傳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這門技術在現(xiàn)實司法實踐中也漸漸得到重視。這類影視作品講的都是犯罪側寫團隊從疑犯的犯罪動機、作案手法、生活和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出發(fā),分析各類具體犯罪行為,從而勾勒出各類罪犯的個體形象,然后為偵查人員抓捕犯罪嫌疑人提供線索和方向,并使得案件得以偵破。那么,犯罪側寫究竟是怎樣的一門神乎其神的技術,筆者將在下文進行具體闡述。
(一)犯罪側寫的定義
在國外,對“犯罪側寫”的理論探討有很多,對它的稱謂也有所不同,比如將它稱為“犯罪心理畫像”、“犯罪人格評估”等等,以至于對它的定義也略有區(qū)別。美國的道格拉斯認為它是以犯罪分析為基礎,對個體的主要人格和行為特點進行的分析;英國的大衛(wèi)·坎特認為它是根據(jù)對犯罪和犯罪現(xiàn)場的、行為方面的勘查,從而獲得有關犯罪人線索的過程①;在我國,最有代表性的是李玫瑾教授的觀點,其認為,“犯罪心理畫像就是在偵查階段根據(jù)已掌握的情況對未知名的犯罪嫌疑人進行相關的行為、動機、心理過程以及人員心理特點等分析進而通過文字形成對犯罪嫌疑人的人物形象及心理特征群的描述?!雹谟纱丝梢?,犯罪側寫并不是簡單的“主觀臆測”,它需要運用多種學科知識,包括心理學、行為學、生物學以及刑事現(xiàn)場重建技術等等,綜合性極強,最后能做出比較準確的側寫,難度可想而知。
據(jù)此,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理論探討,筆者認為,犯罪側寫是犯罪側寫專家基于現(xiàn)場與行為勘查加上調查訪問所獲得的案件材料以及對受害者進行研究,結合心理學、行為學等其他相關學科知識,對犯罪嫌疑人進行的人格、心理、行為的分析判斷,進而描繪出犯罪嫌疑人全方位的特征,包括其性別、年齡、工作、教育與社會背景、生活經(jīng)歷等特征,以此來確定犯罪嫌疑人的一門刑事偵查技術。
(二)犯罪側寫的適用范圍
犯罪側寫專家能夠進行犯罪側寫的前提,是對犯罪信息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例如被害人信息、犯罪現(xiàn)場痕跡等等,這些信息越全面,側寫的準確率就會越高。但是,從個案中我們一般很難對犯罪嫌疑人的行為特征進行側寫,因為不能進行共性分析。因此,在國外,犯罪側寫研究的很多都是關于謀殺和強奸類案件。筆者認為,結合我國的犯罪現(xiàn)象和司法實踐,以下案件適合進行犯罪側寫:連續(xù)性殺人和傷害案件;連續(xù)性爆炸和投毒案件;連續(xù)性搶劫和盜竊案件;綁架與敲詐勒索案件。
(一)犯罪側寫技術在刑事偵查中的作用
第一,為案件偵查和最終破案提供線索和方向。在偵破系列性案件,尤其是在偵破連環(huán)暴力性案件中,犯罪側寫可以根據(jù)犯罪現(xiàn)場提取的各種證據(jù),勾勒出犯罪嫌疑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特征,從而確定偵查范圍,同時為串并案件和犯罪現(xiàn)場重建提供心理學依據(jù)。
第二,為順利獲取口供打下基礎。其實,偵查審訊工作就是犯罪嫌疑人和審訊人員之間的一場心理較量,也是一場罪惡與正義的心理較量,雙方在這其中進行攻心之戰(zhàn)。在這種情況下,犯罪側寫技術可以幫助偵查人員從犯罪嫌疑人的社會背景、成長經(jīng)歷、作案行為與心理特征方面,尋找其心理弱點,最終攻破其心理防線,為審訊提供心理學對策,從而獲取有用口供。③
第三,為法庭調查等訴訟工作給予支持。這主要是在那些實行陪審團制度的英美法系國家,警察必須出庭以全面支持法庭調查,只要能合理合法影響法庭作出判斷的調查工作,都是可以作為檢控方強有力的武器的。所以,通過犯罪側寫技術得出的結論在英美等國的法庭是可能被采信的或采納的,并進而使犯罪側寫成為一項支持訴訟的警務工作。而在我國,近年來,伴隨著《刑事訴訟法》的修改,偵查人員出庭作證情況的得到改進并逐漸增多,通過犯罪側寫技術得出的相關結論也漸漸被法庭作為定罪量刑的參考。
(二)犯罪側寫技術在我國刑事偵查中的適用難題
第一,犯罪側寫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還比較薄弱。在國外,關于犯罪側寫技術的研究以方法介紹和案例總結為主,對基礎性理論的研究不多,關于其更深層次的理論探討更是少之又少,而且也存在很多不完善之處。而在我國,專門從事這項技術研究的專家更是屈指可數(shù),很顯然,這個領域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④
第二,全國犯罪檔案信息系統(tǒng)的建立還不完善。我們在美劇《犯罪心理》中經(jīng)??吹郊夹g人員通過一臺電腦,根據(jù)側寫師的要求和提供的信息,篩選出犯罪嫌疑人,這并不是影視的夸張?zhí)幚?,而是現(xiàn)實的投影,美國花了三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了全國統(tǒng)一的犯罪檔案積累,并一直保持著數(shù)據(jù)信息的更新,使偵查人員能夠在最短時間內抓住犯罪嫌疑人,偵破案件,將傷害降到最低。而在我國,司法部門在犯罪側寫技術上的工作和投入很少,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這項技術的研究和進步,也不利于案件的偵破。
第三,犯罪側寫技術人才缺失。相比其它技術領域的專業(yè)性,犯罪側寫技術的要求可謂更高,因為它涉及的學科領域極其廣泛,涵蓋了社會學、心理學、生物學、刑事偵查學等等,這需要扎實的理論功底和長期實踐經(jīng)驗的積累,所以能夠勝任犯罪側寫技術的人才是鳳毛麟角,這遠遠不能滿足偵查工作理論研究和實戰(zhàn)工作的需要。
第一,加強犯罪側寫技術的基礎理論研究,構建一項系統(tǒng)化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犯罪側寫技術。犯罪側寫技術作為一項辨識犯罪人的技術,凝聚了諸多相關學科知識,它絕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其中任何一門相關學科的欠缺都會影響到整個技術的發(fā)展。所以要有計劃地、系統(tǒng)性地做一些基礎性的研究工作,為犯罪側寫技術在我國的進一步發(fā)展做好理論上的準備;同時,犯罪側寫技術畢竟是西方“舶來品”,我國與西方國家有著截然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所以我們不僅要緊跟這項技術的世界發(fā)展步伐,更要從我國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在這個前提下,不斷探索適合我國廣大群眾整體心理特征、符合我國司法制度和偵查實踐規(guī)律的側寫方法。
第二,逐步建立全國統(tǒng)一的犯罪檔案信息系統(tǒng)。首先,通過各種渠道,盡快建立基礎資料庫,全國各地的司法部門要及時交流、密切配合、互通有無,盡可能全面系統(tǒng)地采集各類案件材料,統(tǒng)計相關數(shù)據(jù)并進行有效整合,實現(xiàn)全國犯罪信息聯(lián)網(wǎng),提高偵查人員的破案效率;其次,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逐漸興起,并得到不斷發(fā)展和廣泛應用,鑒于此,可以在依托綜合刑事案件情報系統(tǒng)的同時,將兩者結合起來,逐步建立起人機互動的犯罪側寫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最后,也是最為關鍵的一步,有關部門在人員、條件、經(jīng)費允許的情況下,要加大和鼓勵在犯罪側寫技術方面的研究和投入。
第三,培養(yǎng)犯罪側寫技術的高素質人才??梢越梃b美國的側寫師培養(yǎng)模式,在全國各地挑選一批受過心理學訓練的人才,到刑事偵查一線進行鍛煉和磨礪,讓他們將理論和實踐進行更好的結合;也可以在各地公安部門挑選一批刑偵能力較強的偵查人員,送到高等院校進行一段時間的專業(yè)培訓,通過諸如此類的形式,都是為了在將犯罪側寫的理論和偵查實踐進行有效結合的基礎上,建立我國犯罪側寫技術的專業(yè)隊伍。⑤犯罪側寫技術是一項專業(yè)性較強、邏輯性較嚴的工作,注重培養(yǎng)這些具有心理學專業(yè)背景、擁有跨學科專業(yè)知識、掌握犯罪側寫技術的人才十分必要,這也對我國犯罪側寫技術的深入發(fā)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犯罪側寫技術在為偵查提供新的線索、推動偵查深入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但其作為一項綜合性、專業(yè)性都很強的新的偵查技術,在我國得到深遠發(fā)展將會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如何應用這一技術以及克服這一技術在現(xiàn)實中的難題,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研究和探索。
[ 注 釋 ]
①David Canter.Offender Profiling and Investigative Psychology.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Psychology and Offender Profiling.I:1-15,2004.
②李玫瑾.偵查中犯罪心理畫像的實質與價值[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7(4).
③曾曉海.犯罪心理畫像的偵查學新視角[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4):26.
④邢雷雷.犯罪心理畫像及其本土化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4):29.
⑤施宇翔.論犯罪心理輪廓描述理論在刑事偵查工作中的應用[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10):58.
[1]曾曉海.犯罪心理畫像的偵查學新視角[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5(4):25-29.
[2]陳聞高.犯罪心理畫像論[J].犯罪研究,2013(6):2-15.
[3]王攀鋒.行為側寫與行為反側寫案例分析研究[J].江西警察學院學報,2011(1):114-118.
[4]邢雷雷.犯罪心理畫像及其本土化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4).
[5]李玫瑾.偵查中犯罪心理畫像的實質與價值[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7(4).
[6]施宇翔.論犯罪心理輪廓描述理論在刑事偵查工作中的應用[J].上海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10):54-63.
[7]劉杰.國外犯罪心理畫像簡述及其本土化研究[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4(1):147-180.
[8]楊士隆.犯罪心理[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D
A
2095-4379-(2017)16-0104-02
馬馳(1992-),女,湖北孝感人,四川大學,訴訟法專業(yè),研究方向:刑事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