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視點
浙江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又邁出堅實一步:浙江省《政務服務“最多跑一次”工作規(guī)范》地方標準日前已通過立項申請,不久將付諸實施?!白疃嗯芤淮巍保慈罕姾推髽I(yè)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2月26日 人民網(wǎng))
點評:
辦事“最多跑一次”看似小舉措,實則是“四兩撥千斤”大舉動,因為“最多跑一次”涉及眾多部門和單位的職責職能重新劃分,事關行政部門“減權(quán)、放權(quán)”。
辦事“最多跑一次”對群眾和企業(yè)來說都是福音。一個普通人,一輩子許多事情都免不了往政府跑,需要跑的部門多,需要蓋的章特別多,雖然一名普通的群眾不一定對“服務型政府”有多么深入的了解,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有多真切的感受,但辦事“最多跑一次”的政府,在他們眼里肯定就是“好單位、好政府”。衡量改革成功與否的標準有且應該只有一個,那就是改革是否利國利民,辦事“最多跑一次”值得我們豎“大拇指”稱贊。
“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薄澳阕詈脛e來!”這樣負氣的話,竟出自某官微對游客質(zhì)疑當?shù)芈糜蝸y象的回答。而這,僅是近年官微“雷語嗆人”的一個縮影。(3月1日《光明日報》)
點評:
“官微”,一個“官”字,就讓這個微平臺與眾不同、意義非凡。顧名思義,“官”,就是官家、官方,由權(quán)威機關部門開設,那傳遞的信息自然也就要具備權(quán)威性、嚴肅性、公正性。
時下,也有一些單位并不愿意做“官微”,但出于應付上級考核、完成領導交辦任務而“硬著頭皮”去開通,權(quán)當做給別人看看,就算開通了,不到檢查、考核基本是不會主動更新的,有而不用、平白浪費資源。一旦缺乏做好“官微”的動力,就算發(fā)布也都是空洞無奇、不痛不癢的“官樣文章”。更有甚者,對“官微”的價值、內(nèi)涵、意義無甚理解,頂著“官”帽盡說些“雷句嗆語”、發(fā)布些“葷段子”“冷笑話”,讓人大跌眼鏡。
“官微”作為機關部門的新“門面”,既然開通,那就必須把它辦到好、用到位、做到實,切不可讓其淪為空有其表的“假把式”。只有本著“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理念、宗旨,才能打造出讓公眾滿意、促干群和諧的輿論微平臺。
按照北京市的規(guī)定,辦理居住登記卡,只要提供在北京的固定住所證明,出示身份證件,并提供近期的照片即可。但近日卻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北京豐臺的一個派出所,要求辦理居住卡,必須先購買指定品牌的攝像頭。(2月28日中國廣播網(wǎng))
點評:
要說此規(guī)定來得完全無征兆,也不盡然。該派出所一名戶籍警對記者坦承,目前對轄區(qū)的出租房都建議裝探頭,屬于一種技術防范措施。如此看來,當?shù)貙Τ鲎夥康倪@一“建議”,無疑是“辦居住卡先買攝像頭”規(guī)定的“前奏曲”,而眼下不過將“建議”變?yōu)榱恕皬娭啤倍选?/p>
顯然,“辦卡先買攝像頭”的規(guī)定,屬于超越相關政策范疇的“橫生枝節(jié)”。當?shù)嘏沙鏊莱龃苏?,無非是借群眾辦卡之機,將這原本上不得臺面的奇葩規(guī)定強制“兌現(xiàn)”。說到底,這不單是一種懶政,更是明顯的行政亂作為。
對各類奇葩規(guī)定,除了令行禁止,更要發(fā)現(xiàn)一起,追責一起,而絕不能任其“來去自由”。非如此,就不能讓當事官員“長記性”。而一旦時過境遷,花樣翻新的奇葩規(guī)定照樣會再次“卷土重來”。
上海黃浦區(qū)車輛管理公司收走了私自劃線存放的3500輛摩拜單車,無獨有偶,北京、深圳、成都、南京也都出現(xiàn)過類似現(xiàn)象。(2月28日《解放日報》)
點評:
或許有人會說這樣的限制讓共享單車失去了靈活性,也增加了企業(yè)的運營成本。然而,與亂停放車輛的收繳與保存、不文明用車行為帶來的車輛損失與企業(yè)信譽傷害相比,建設性的思路比單純的“縫縫補補”可能要有意義得多。歷史的經(jīng)驗也告訴我們,新興經(jīng)濟中行業(yè)“大佬”的形成一定是從誰先建立穩(wěn)固的行業(yè)生態(tài)為標志的,而非誰最先“吃螃蟹”誰獲勝,誰人頭多、盤子大誰領先。
對于企業(yè)而言,若不能在提供生活便利的同時遏制用戶的惡作劇心理,這樣的“共享”與“便捷”便是建立在無序基礎上的虛假繁榮。而在從嚴要求企業(yè)的同時,城市管理部門也需要重新審視自身的管理職能,若不能在支持企業(yè)提供公共服務的同時,通過管理手段的更新限制企業(yè)野蠻生長的勢頭,支持共享經(jīng)濟就會淪為一句空談。
公共管理問題最怕簡單歸謬,動輒將亂停放歸咎于“部分人素質(zhì)低下”,憤憤然欲除之而后快的“嘴炮”心態(tài)并不可取。系統(tǒng)性問題的誕生不會只源于簡單的私德之惡,逞口舌之快只會徒增公共空間的輿論成本,除了增添戾氣之外,對解決問題毫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