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亞洲的高峰地圖時,你會發(fā)現(xiàn)海拔7556米的貢嘎山處在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
世界上7000米以上的山峰大都集中在喜馬拉雅和喀喇昆侖山脈,
而貢嘎山傲然獨立于千里之外,
成為同等級山峰中位置最靠東的7000米級高峰。
貢嘎,從來不是一座溫柔的山峰,
在它近百年的攀登歷史中,遇難人數(shù)甚至高于登頂人數(shù)。
2016年10月,在沉寂多年后貢嘎主峰再次迎來了攀登者。
自由之巔團隊的李宗利、迪力夏提、童海軍組成的攀登隊,
嘗試從東北山脊沖擊貢嘎主峰。
雖然最終由于惡劣天氣止步于海拔6700米,所幸,所有隊員安全返回。
雖未登頂,但這絕對是一次勇敢的嘗試,攀登永無止境。
2013年,我離開了四川登協(xié)開始創(chuàng)業(yè)。那一年的夏天,我們希望能開拓一些新的山峰和環(huán)境以便于廣大登山者可以有更多選擇,所以來到燕子溝進行考察。當(dāng)走下觀光車時,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山體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內(nèi)心不由得被震撼了,由此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蜀山之王貢嘎山。我非常激動地對身邊我的父親說,我想去登這個山。父親給我堅定的回答是:你去吧。我反問,你知道你說這句話意味著什么嗎?這可能意味著我一半的幾率回不來了。令我沒想到的是,父親還是很堅定地說:你想去就去吧。
從那以后我有了新的目標,并為這個目標開始準備。
準備
我們每個人都是凡夫俗子,我也不例外。2013年開始創(chuàng)業(yè)以來我只解決了溫飽問題,而并不能帶著空空如也的口袋和肚子去追尋夢想。所以我努力讓自己的肚子和口袋都能更鼓一點,為了理想一定要這么做。2014年,11月幺妹峰的事故造成了我們團隊當(dāng)時在場的一個人永遠地離開了,但是我們的理想和目標并沒有動搖。通過不斷努力,我的口袋和肚子在2015年有了小的突破。
所以在2015年11月,我和搭檔迪力再次來到夢想之地,為實現(xiàn)我們攀登者的目標而準備。當(dāng)用了8個小時行進到線路下方的時候,我們完全被貢嘎山的磅礴氣勢所震撼了,下山途中遇到的十幾年前日本人的遺體也為貢嘎山的神秘蒙上了更濃厚的面紗。由此對貢嘎山和我們想要攀登的線路有了更清晰的了解。我們也感受到貢嘎山的磅礴并非其他山峰可以比擬,在它面前,我就像一個剛會走路的孩子,完全不知道能做些什么?;爻掏局锌吹降氖畮啄昵叭毡救说倪z體,也讓我毛骨悚然,一種極強的壓迫感油然而生。下撤過程中,一個一米高的滑坡掉下的一塊大石頭把我的頭砸出了雞蛋大的包,這也讓我在與貢嘎的第一次親密接觸,就造成了極大的心理陰影。并且貢嘎山也很好地展現(xiàn)了自己的威嚴,讓我對它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當(dāng)我在2016年有了一個很好的機會個人和團隊理想可以不沖突時,我毅然放棄了工作安排的幾個計劃,決定全身心地投入到貢嘎的攀登中,并于9月開始進行身體訓(xùn)練。經(jīng)過一年的心理調(diào)整,我和搭檔感覺已經(jīng)成熟了很多,我們充滿了期待,急切希望能擁抱我們敬畏而向往的貢嘎山,數(shù)年來的夢想就在眼前,我們覺得自己的身體充滿了力量,對這次攀登非常期待。身邊所有的事情都在向有利的方向發(fā)展。我們的裝備很多都是新的剛過了磨合期,大部分都是最輕量化、最好的,對自己的身體和意志也充滿了信心。我覺得自己的心理從來沒這么成熟過,我的身體從來沒這么敏捷過,就連之前登幺妹峰時的身體最多只能達到現(xiàn)在的60%。我認為這就是我完成一個攀登者夢想的時候,并且我們還有時間訓(xùn)練和準備。在這之前的“十一”,我還完成了一個5000米級山峰的拉練,1000米高差的海拔我們來回只用了7個小時,而且是天亮以后出發(fā),晚飯前就回到了營地。我們的身體狀況很好,充滿自信。只是登山許可的辦理相對延誤了我們的時間。
好天氣 壞天氣
10月25日,我和搭檔以及所有人員都到達了成都,還有很多伙伴幫我們加油助威。下午4點,所有裝備和行李都已經(jīng)準備就緒,食品就有四個大包。
10月26日下午4點我們到達了磨西鎮(zhèn),辦理當(dāng)?shù)氐氖掷m(xù)并雇傭馬匹。第二天開始向大本營進發(fā),車一路往里開到紅石灘??吭跊_毀路段的盡頭。這已經(jīng)比我們前一年的路途最少多開了3公里,大概徒步兩小時的路程。差不多3 個小時就來到了燕子溝的冰窖口,上面陽光明媚,而下面的山谷里是迷霧和極不穩(wěn)定的氣流。當(dāng)我們到達冰窖口等待馬匹把物資運輸上來時,一個當(dāng)?shù)乩相l(xiāng)告訴我們馬上不來,需要回去,明天雇人工背我們的東西上來。于是我們只得又回到起點,這時下起了小雨,晚上開始下雪。
10月28日,一路陰雪,但還好不是鵝毛大雪,潮濕中夾雜著雪花,有時又是雨夾雪。整個過程海拔上升約800米,由于之前就應(yīng)該完成的線路分成兩天走了,所以相對比較輕松。下午到達3800米的大本營。這個營地比我們2015年時進山的營地要高一些,線路也相對冰窖口更好。
持續(xù)一天的下雪天氣,讓身邊所有的灌木和杜鵑花都變成了雪白的顏色。樹上掛滿積雪的植物分外美麗,穿行其中有種仙境般的感受。由于一整天的雪,第二天整個道路都變得比較濕滑,但天氣明顯轉(zhuǎn)好。所以決定在大本營休整。
為了很好地了解雪況和山體的變化,我們行進了一個多小時希望能遠距離觀察一下貢嘎山的全貌。一整天的休整天氣也變得好起來,下午雪就開始融化了,各方面都在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作為登山者,我們清楚一旦在進山的時候是一個壞天氣,就很可能在攀登時迎來一個好天氣周期,所以大家心情很不錯。
10月30日,從大本營出發(fā)前往海拔4400米的前進營地,整個行進過程中都是沿著冰川區(qū)進行的緩慢的爬升,所以雖然路程不算近,但實際的海拔提升很少,當(dāng)然也由于繼續(xù)往前存在的風(fēng)險性,我們最后把營地設(shè)在了冰川的亂石中。這時,龐大的貢嘎山體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山頂大風(fēng)刮起的旗云告訴我們山頂?shù)娘L(fēng)不可小視,雖然這時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究竟會有怎樣的風(fēng)。我們沐浴在陽光中,很溫暖,喝著茶看著我們向往的貢嘎,心靈好似受到洗禮。曬干了潮濕的睡袋和衣物,我們決定明天一早出發(fā),前往更高的營地,也就是線路根部,預(yù)計海拔5200米。
攀登與運氣
10月31日我們從4800米的營地出發(fā),我發(fā)現(xiàn)背包比 預(yù)期的要重很多,估計超過20公斤,我們準備了大量的食品和燃料以確保遇到特殊情況時可以支撐更長的時間,完全沒有想到會出現(xiàn)物品丟失的可能性。我思考著遇到壞天氣周期,我們可以最少有3天能吃飽了在帳篷里等待。所以計劃4天的攀登時間,我們帶了足夠6天的補給。我們打定主意,在每一個營地都要進行調(diào)整和儲備,穩(wěn)扎穩(wěn)打。
而現(xiàn)實情況是,在整個冰川區(qū)域,有大量的雪崩或冰崩,每天不少于20次。對此,我們也提高了警惕性,而通過以往的攀登我們清晰地知道貢嘎山可能會帶來的傷害主要就是冰崩、雪崩和滑墜。所以一路保持警惕,努力繞開危險區(qū)域。在行進到4900米時,一個巨大的冰川橫切面呈現(xiàn)在我們左側(cè),前幾名通過時就已經(jīng)有石頭落下,所以要逐個等待以傳達更好的信息給后隊。
這段看起來很近的行程,我們努力避開裂縫和落石區(qū)域,尋找相對簡單的線路,足足花了7 個小時完成。途中經(jīng)過一個冰壁區(qū)域時,突然聽到上方有嘈雜的聲音,三個人都停下來注視著上方,這時一塊比人還大的石頭直接往迪力的方向飛去,落在他身邊不到一米的地方,幾個人全身汗毛都豎了起來。
下午終于到達海拔5050米的線路根部。由于明顯的雪崩和冰崩區(qū)域范圍,我們只能把營地建立在周圍全是大裂縫的一個孤島上,這樣一旦發(fā)生冰崩就直接會掉進裂縫,而不會對我們造成危險。傍晚,日照金山讓大家心情愉悅,我們規(guī)劃著第二天的攀登線路。貢嘎的山體巨大,在我們看來半小時的路,通常都要行進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我們努力提高效率。本希望能到達海拔6200米左右建立營地,但在貢嘎山面前,所有的觀測都是徒勞的,導(dǎo)致錯誤的判斷。
11月1日,我們6點鐘起床,本來計劃7點開始攀登,但由于氣溫下降,燃氣燒水效率開始變得出人意料的低下,導(dǎo)致出發(fā)時已經(jīng)8點半。但這時氣溫明顯很好,身體非常舒服。我們并不是很著急,估計五個多小時就能到達預(yù)計的位置。我們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行進著,從營地穿過雪崩區(qū),到達線路根部的喇叭口就花掉了兩個小時,這還沒有真正進入攀登狀態(tài)。
因為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天攀登,想要更好地進入攀登狀態(tài),我們選擇交替保護的方式進行,從喇叭口開始差不多攀登了13段,于下午5點半到達了預(yù)計營地,實際的海拔高度只有5800米,比預(yù)期的低了400米,雖然這樣,我也感覺到精疲力盡。我們背負了最少15公斤的背包,海拔上升了800米,實際的線路多長不得而知,而離頂峰還有1700米,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比較好的營地可以設(shè)置,所以大家還比較樂觀。通過幾天來的攀登,我們了解到貢嘎山的線路比實際目測的距離要遠很多,所以已經(jīng)做好了接受困難的準備。
11月2日,由于之前的計劃,我們在5800米營地休息,希望能調(diào)整好自己的身體狀況。沒想到自己的生日就在帳篷里吃了一包米飯,不過在那樣的海拔和環(huán)境已經(jīng)算是不錯了。3日早上8點,我們從營地出發(fā),前往6700米的營地。我們?nèi)滩捎昧艘苿颖Wo的攀登方式,我在前面一直沒有停,他們跟著。大多數(shù)路段都是高山硬雪,所以這樣感覺效率提高了很多,但沒多久迪力的體能出現(xiàn)了狀況,我感覺非常好的時候,他卻開始變得虛弱,意志力開始消退,身體熱量開始散失。
我拿出運動飲料和食品,讓所有人吃喝一些,這樣的決策確實起到了作用,我們在海拔6500米的位置休息了大概30分鐘后繼續(xù)攀登,體能有所恢復(fù)。大家不斷用語言相互鼓勵,最終在天黑前到達了預(yù)定的海拔6700米的貢嘎山肩部。貢嘎山頂峰,近在咫尺,從來沒有離我這么近過,所有其他的山都變得渺小。我感覺伸手就能觸摸到,甚至覺得一天就能完成攀登,然后回家。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這種感覺很讓人興奮。
由于這一天的大量消耗讓我們變得虛弱,但還是比較慶幸我們的營地還不錯,達到了海拔6700米。還有800米左右到頂峰的距離,在7000米左右的海拔,800米的高差我們之前已經(jīng)嘗試無數(shù)次,最快速時可能每天攀登1500米左右,所以我非常有信心。而營地以上的山脊路線已經(jīng)很緩了,所以我感覺壓力已經(jīng)很小了。鉆進帳篷我倒頭就睡,我有了攀登的感覺,身體有了恢復(fù)的狀態(tài)。
一覺醒來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只是感覺風(fēng)特別大,發(fā)現(xiàn)帳篷拉鏈被大風(fēng)吹開了。半夜朦朧著雙眼拉攏了帳篷拉鏈,事后想來,這也許是給我們的提醒。
11月4日,睡意不減,我迷蒙中睜開眼看到小海在燒水,然后朦朦朧朧的繼續(xù)睡去,肚子餓了就起來吃點東西。很久沒有過高反的感覺了,還好只是睡意較重,這能讓我的體能更快恢復(fù)。直到下午,我的精神開始恢復(fù),睡意也減淡。我們欣賞著帳篷外的風(fēng)景,祈求老天爺能給我們一次機會。只需要再有一天,我們就能實現(xiàn)夢想,完成攀登。我們?yōu)榇藴蕚淞?年,意志堅定,只需要一點運氣。食品和燃料足夠我們在這里待上4天,就算天氣不好,我們也有4天可以用作等待,充分的準備讓我自信。
然而我們忘記了一點,我們不能用人類的觀點去揣測山和大自然的脾氣。午夜12點過后,大風(fēng)來臨,雖然知道我們的營地不可能完全避免大風(fēng),但是當(dāng)貢嘎山嘆息的氣流把我們?nèi)齻€大男人和整個帳篷抬起來挪動了半米以后,所有人瞬間都清醒了。我們努力尋找支撐,以便保持平衡,不要再滑動—— 我們很清楚,如果再滑動一些我們可能就會被貢嘎山收走,下面1000米的冰川將讓我們長眠。所以我們?nèi)齻€人努力尋找雪地上的坑,哪怕是尿液沖出來的坑,作為我們的支撐點保證穩(wěn)定性。我趕緊爬到帳篷的迎風(fēng)面努力把帳篷桿抽出來,但根本是徒勞的。我大聲喊他們倆,讓他們把帳篷桿折斷,我們努力拉下帳篷讓它貼緊身體。三人一起行動,但還是在不斷往下滑。離我們不到兩米的地方就是懸崖。我們試圖把帳篷當(dāng)成球一樣滾動起來往相對較寬和上方的位置移動,這起了一定作用。我們狠命地抓住折斷的帳篷,很努力地不讓它被風(fēng)刮起來。這時我好像聽到了來自我的伙伴的六字真言祈福聲和穆斯林的祈福聲。我只能聽著,不知道能做點什么,我不斷思考做點什么改變這種狀況,不知道風(fēng)會持續(xù)多久,只希望風(fēng)能盡快停下來。我思考著營地的位置是否真的足夠合理,而在上來之前我觀察到一塊大巖石邊上有一個回風(fēng)留下的槽,我想那里會不會更安全一點,穩(wěn)定性更好一點。我思考著,雖然這些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
我們努力和大風(fēng)抗爭著,不斷用身體和三個人的力量對抗這大風(fēng),大風(fēng)也不斷把我們吹得移動位置。但還好的是,我們還能努力回到之前的位置。我們讓自己慢慢平靜下來,不知到了幾點,迪力說我們的帳篷破了很大的一個口子,東西全被刮走了。我們開始清點裝備,我最擔(dān)心的是墨鏡,思考著如果沒有墨鏡該怎么處理,還好我記得在翻滾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最少兩副墨鏡;另外,我開始擔(dān)心繩子,如果沒有繩子下去將會比較麻煩,而如果羽絨服沒有的話我們會更困難。幸好羽絨服和繩子還在,但所有備用衣物都沒有了,背包就剩下一個,食品和爐頭也沒有了。我們給丟了一只鞋的小海腳上包了三四雙襪子。
開始下撤,我們狼狽不堪。還好輔繩和安全帶都在,我們對下撤的線路還是很有把握的,第二天早上8點時,我們把情況通知了下方的兄弟。沒有過多的語言,我相信我們有能力全身而退,我們對自己有信心。只有一個包,我希望能把剩下的東西帶下去,所以把能裝的都裝到了我的背包里開始下撤。不知是體能消耗嚴重還是心情抑郁所至,我們精疲力盡,效率極低。跟大本營溝通希望我們能撤到4400米的營地,然而后來發(fā)現(xiàn)這方案完全不可行,我們經(jīng)過一整天下降到達海拔5000米的冰川時,已經(jīng)只能用很緩慢的動作行進了。在大冰川迷路了四五次以后在縱橫交錯的裂縫區(qū)我們放棄了繼續(xù)下撤睡到帳篷里的想法,決定睡一晚,第二天再往下撤。我們在一個冰湖里挖出了水,雖然在-20℃ 左右喝著冰水,但總算有水了。我們就在旁邊的亂石堆里睡去,帶下來的睡袋起了關(guān)鍵作用,雪花打到臉上很冷,我們不斷詢問少一只鞋的小海腳的狀況,雖然不舒服,但我清楚不會出什么狀況了,我們不會丟掉其他的任何東西,可以全身而退了。
最終,我們憔悴不堪地和朋友們會合,吃了一些東西直接撤回了磨西鎮(zhèn),往下的道路也沒有那么崎嶇了,經(jīng)歷過這樣的攀登,道路都會變得平坦。這次攀登線路總長度高差1700米,雪坡70度,巖石線路部分較少可以忽略。共建立三個營地。使用雙繩兩條、輔繩70米、巖塞一套、機械塞一套。各種個人物資不計。
夢想的疑問
準備了3年,提前兩個月訓(xùn)練,我努力完成夢想的攀登,我以為已經(jīng)做好了準備。但是貢嘎告訴我,我的準備不足夠,也許可以說我的運氣不足夠。但是我捫心自問:我們的效率足夠高嗎?我們的心理夠強大嗎?我們的體能真的是最佳嗎?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當(dāng)我們結(jié)束攀登還能大聲說出來的話,可能確實是。但事實是,我們好像準備好了,但似乎并不是100%。
所以我反思:我們準備的物資很充分,但不夠輕量化;我們的體能不能保證每天14小時以上的大強度;我們在線路上不應(yīng)該休整那么長時間,應(yīng)該更快更輕……很多事情都是一個平衡,輕量化快速攀登和更多的備份之間、安全與極限之間等。我們總在找一個平衡,一直沒有最佳答案。只有通過不斷的練習(xí)和努力,才更了解自己,才能做出更接近于最佳的選擇。
夢想沒有圓滿,到底為什么我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思考。我常說登山本是一個簡單的行為,登山就是登山,不應(yīng)該賦予它其他,但現(xiàn)在的我登山已經(jīng)不只是登山,是理想,是事業(yè),是愛好,更是信心的來源。也許這對我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我們又能做些什么呢?
我不知道還有沒有機會去完成夢想,但這對現(xiàn)在的我已經(jīng)不重要了。讓我不能平靜的是,我們努力去做的事情沒有成功,而我們離成功只有咫尺之遙。我不知道以后會怎么樣,但我知道如果丟失掉夢想心中就會空蕩蕩的,沒有目標,生活就會暗淡,這是很可怕的事情。我一直以來努力鞭策自己就是隨時告訴自己有一座山要登,有一個夢要去實現(xiàn)。這是我的人生,不久我需要找到新的人生目標和理想,將全力以赴去實現(xiàn)。
希望所有的攀登者都能全身而退,完成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