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53年5月29日新西蘭登山家埃德蒙· 希拉里及向導丹增· 諾爾蓋首次成功登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后,這座屹立在中國大西南的世界最高峰就成為無數登山者的最高追求。而在喜馬拉雅山脈中土生土長的夏爾巴人,則開始了他們與珠峰或傷痛或榮耀但終歸密不可分的命運。
2014年4月18日,珠峰南坡的一場冰崩造成16名夏爾巴向導死亡,那年,超過300名國際登山者放棄了登頂珠峰的目標。2015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再次摧毀了珠峰登山季,災難中,大多數夏爾巴忍著傷痛投入了對客戶的救援中,而他們中間有一些人永遠的離去了。2016年珠峰攀登季,面對未知的前路、不可預測的危險,夏爾巴人擦干眼淚,繼續(xù)他們珠峰協(xié)作的工作,最終帶領超過300人成功登頂。
在尼泊爾,絕大多數珠峰登頂者的背后,都有不止一位夏爾巴人的協(xié)助。從他們加入登山隊開始,所有起居、裝備運輸、修路、做飯甚至搭建帳篷,每一件事情都跟夏爾巴有關,是夏爾巴筑起了一條通往珠峰峰頂的通路,讓8000米的絕命海拔更多了一重安全的保障。明瑪· G· 夏爾巴(Mingma Gyalje Sherpa)、尼瑪· 丹增· 夏爾巴(Nima Tenji Sherpa)、普魯巴· 丹增· 夏爾巴(Phurba Tenjing Sherpa)就是眾多夏爾巴向導中的三位。
對于夏爾巴來說,在雪山上工作是他們能夠養(yǎng)家糊口的一個途徑,而且相對其他工作他們能獲得的報酬更加豐厚。從丹增·諾爾蓋那一代開始,夏爾巴這個人群逐漸被世人關注,他們出色的工作和杰出的登山能力讓自己成為喜馬拉雅的名片,卓越超群的夏爾巴向導更是為自己贏得良好的口碑和光榮的名譽。比如這三位:尼瑪成功登頂珠峰6次、瑪納斯魯峰3次、卓奧友峰1次,年紀輕輕的普魯巴已經登頂珠峰10次,明瑪更是不得了,他已經無氧登頂14座8000米山峰中的8座,其中珠峰已經上去5次了。
這樣的成就,是普通登山愛好者一生之中想都不敢想的,他們卻仰仗著先天基因與后天環(huán)境的優(yōu)勢,輕輕松松拿下了。是這樣嗎?
我們深深向往的珠峰和其他喜馬拉雅山峰,對夏爾巴向導來說難道只是一個工作場所嗎?
既被人追捧又被人吐槽的商業(yè)攀登對夏爾巴是中傷還是機遇?
在山上,面對那些愚蠢的作死行為,向導可以吼人嗎?
雪山山難中死傷最多的不是夏爾巴嗎?
他們的家人怎么辦?
夏爾巴人的未來和歸宿只有雪山嗎?
……
從1908年國際登山探險家來到尼泊爾那一天起,夏爾巴人的命運被改寫。無論他們做的是哪一層面的工作:廚師、背夫、協(xié)作、向導,都向這里的登山事業(yè)輸出了難以計量的貢獻。兩百年來的角色推進,讓部分夏爾巴人找到自己的職業(yè)夢想,讓部分夏爾巴人轉變?yōu)樽灾髋实堑闹鹘?,他們正在書寫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歷史。高山可以是他們的職場,也可以是他們的熱愛,是他們與神對話的地方,更是他們魂夢相系的故鄉(xiāng)。
我們始終站在外圍去看待夏爾巴,既希望他們保持自己的淳樸,又希望他們真正融入這個日新月異的世界,成為你我絕命海拔之上的生死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