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加入TG行列吧,一起去見識世界冒險歷奇,卻忘記提及那是隆冬時節(jié)的蘇格蘭……
一字記之日苦。受損神經(jīng)灼痛感漸消,只因為它們已變得一片麻木,麻木程度令人好生不安。那些手指早已喪失靈活性,根本無法處理任何巧手工作,操縱踏板時甚至覺得雙腳好像換了主人。更深刻的沖擊是褲襠積少成池的水雖已結冰,我卻了無知覺,就連褲襠里面也好像空洞洞。我本該涕淚交零,無奈淚水已凝固成一片郁郁霜雪。
膽敢冒著比往常更要命的寒冬駕駛Ariel Nomad直闖蘇格蘭,理應落得如斯下場,何況是颶風正在肆虐的蘇格蘭。對呀,在下絕非胡謅。且容我引述這天早上的天氣預告內容,當中提到“颶風風力高達蒲福風級12級”和“農(nóng)作物及房屋或廣泛受損,雜物橫飛”。開著一輛車身兩旁和頭上空蕩蕩唯靠擋風窗擋格強風,卻有一臺機械增壓2.4L本田四缸發(fā)動機讓你隨時召喚超過220kW動力的車,而且車上沒有牽引力控制系統(tǒng)護駕,你肯定不想聽到這樣的天氣預告。就任何尺度而言,這件事都應該沒有樂趣可言。
更有甚者,在單軌過山車一樣的荒徑以四擋加速,增壓Nomad不費吹灰之力就使得后面的Geolander全地形輪胎飄飄欲仙,連跑帶跳越過小坡后還耍了一招雙輪凌空。很恐怖吧?幸好我們使用了能屈能伸的半越野設定,著陸輕柔好比靈貓撲地,長橋大馬的下盤功夫只可能源自昂貴減震器和慷慨懸掛行程。轉向沉重得來有點怪,但左右盡舵不外乎1.7圈,準確度肯定夠你瞄準著陸點。所以說出來也許很奇怪,我體內大部分主要器官雖然紛紛進入冷凍睡眠狀態(tài),唯獨一張嘴巴卻似乎沒有功能受損,因為它直到這一刻依然好像一彎下弦月,兩邊嘴角幾乎直撐至臼齒盡露。你若以為終此一生都用不著這樣的汽車,請聽在下一言:身上雖有好些重要部分瀕臨壞死變黑,我仍然覺得有生以來就以這一次最好玩。
這一切當然事出有因。話說本刊眾人一致認定Ariel Nomad可能是駕駛愛好者眼下直通逍魂愚蠢痛快駕駛極樂境界的不二法門。它毫不實用,不可理喻,也不擅長伴你購物,但求開心好玩刺激過癮,性質相當于極限運動“super-motard”超級越野摩托的汽車版,基本上毫無實際意義可言,卻大有理由親身一試。但話說回來,若說Nomad是一般人也負擔得來的駕駛生活文化具體演繹成果(最基本的175kW非增壓N0mad,入門消費不過3萬英鎊左右,絕非高不可攀),比較傳統(tǒng)的刺激追逐叉能否投其所好呢?碰巧我對單板滑雪頗有興趣,又不介意沖浪,所以決定在同一天之內試遍這三種玩意,場地就在蘇格蘭北部,時值隆冬的蘇格蘭北部。
即便明擺著愚不可及,我這個人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所以馬上把自己的滑雪板牢牢綁在Nomaa車頂,另外借了一塊相當精致的手工木制Otter沖浪短板,頭也不回直奔蘇格蘭高地的尼維斯滑雪場(Nevis Ranqe)。這個主意(包括另外幾個可能更關鍵的因素)既可謂高明絕頂,也可謂大錯特錯,最錯的是此行目的地應該選在西班牙。
尼維斯滑雪場今年降雪量頗豐,可惜登山唯一途徑是乘搭纜車,纜車服務這天卻因為大自然盛怒刮起異常猛烈的強風,吹得纜車搖搖欲墜樹木殘枝滿天飛,在安全前提下不得不暫停載客。我試過游說尼維斯高山滑雪體驗團(Nevis Range Mountain Experience)的友善工作人員用纜車主纜索把Nomad直接拖上山,可惜無功而回。換言之第一回N0mad先拔頭籌,因為世上畢竟沒有其他交通工具能像Ariel這樣百無禁忌維肖維妙地示范寒冰綿掌。
要一嘗中掌滋味,你只需鉆進車廂開步走。無論身在何地,車速不論高低都夠你寒氣攻心。雖說身懷越野奇功的Ariel立定起跑不難讓跑車大吃一驚,笑逐顏開其實只需80km/h,240km/h反而未必用得著,這一點在蘇格蘭高地的鄉(xiāng)村道路尤其真確。這里可沒有寬大為懷樹籬阡陌夾道的鄉(xiāng)徑,道路兩旁觸目所及不是巖石便是峭壁,令人隱隱覺得稍為放縱就會自食其果徒呼天之亡我。Nomad卻有本事擺平這類災難級道路,盡管那份無堅不摧恍若金鐘罩鐵布衫護體完全不必減速沖過路面坑洞、塌陷甚或溝壑、駝峰橋等等兇險障礙的功夫或會令你有點暈頭轉向。單線雙方的道路四野無車嗎?你可以切進平時不敢輕犯的彎角腹地,看著懸掛先來一招飛龍升天破,繼而來個猛虎落地勢,彈簧擋塊各以不同節(jié)奏咔嗒作響。開掀背跑車時不得不減速越過的路面凹凸,在它腳下只能構成若有若無的震蕩。肆意玩弄六擋手動變速器和轉速,近在左耳背后的機械增壓器自然會在嘶嘶進氣聲和含糊不清的排氣聲烘托下厲聲吶喊。我不禁開懷大笑,一笑之下才發(fā)現(xiàn)胡子竟已冰封嘴巴。
縱使每一輛卡車擦身而過時都會卷起刺骨寒流直撲你面,整件事還是叫人興奮莫名,無法自拔,尤其是當你沿著A830穿過格倫芬南(Glenfinnan)跨越埃爾特湖(Loch Eilt),繼而取道洛海勒特(Lochailort)南下烏厄夫灣(Loch nan Uamh)直達馬萊格(Mallaig),路上但覺每一方面都大不妥當,卻又非常對勁。置身于這種惡劣處境中,Nomad就像一個充滿矛盾的謎團,易于理解的同一時間卻叉挺難開得飛快(而且驚嚇性相當)。第一個原因在于發(fā)動機,扭矩在相對低的轉速已超乎339N·m,后勁還十分凌厲,轉速可以清脆俐落直搗7000r/min。不過這股威力實在遠非輪胎抓勁所能克制,其后果就是車輪在沒有電子保護網(wǎng)約束下空轉打滑。何況這些輪胎并非什么高性能貨色,不會隨著工作溫度上升而發(fā)揮更強黏勁。要是碰巧遇上干爽路段,它們入彎時還傾向胎壁點地,所以最初交手時難免覺得Nomad的轉向準確度跟電臺按次收費廣告差不了多少。然而在左搖右擺剎車俯傾加速后仰的背后,其實隱藏著一副剛性十足的底盤。正因為Nomad的主要結構固若金湯,攻彎掠角時懸掛方能維持一以貫之的反應,車手不用多久就可以熟習其特性。不是我夸張,這時候你自然會覺得這傢伙真的痛快無比。
挑戰(zhàn)濕滑高速彎,刺激驚嚇兼而有之。轉向不足和短軸距容易甩尾的先天特性交替發(fā)功之下,平衡功夫就像穿上單排輪滑鞋走鋼索??墒且坏┱莆論Q擋、剎車、轉向和加速的平衡點和節(jié)奏,自然可以乘著抓地力的鐘擺效應開開心心舞過長長彎道,在推頭甩尾之間逍遙自在參透Nomad真諦。要是錯判時機打亂節(jié)奏,流暢動態(tài)便會開始走樣,整支舞曲繼而亂作一團;手法得宜的話,則會入乎化境。Nomad的速度驚嚇性其實不若Atom,因為車手實際上只是半速推進,卻予人奠大成功感。君不見許多現(xiàn)代化跑車令車手自覺在科技競爭游戲中淪為車上最次要最不可靠的部件,Ariel去口無有此弊,不以科技閹割刺激風味。這家公司制造汽車時,對機器本身和駕駛者真可謂一視同仁。
不過眼前還有一道最后難關,也是此行最艱巨的一關——在北大西洋上沖滑。這時水溫只有攝氏零下二度,狂風凜冽波濤洶涌,我手上卻沒有潛水衣。不出所料,Nomad完全無懼于直闖灘頭,穩(wěn)步越過灘上重重起伏和沖積雜物直達一個疑是馬萊格旅游局樹立的廣告牌前。我卸下了那幅Otter沖浪板(大家絕不應該這樣冒險,除非有朋友同行),脫掉衫褲鞋襪,很明智地戴著帽子步往水邊。我只想指出故事發(fā)展到這個地步,正常人實在沒有必要繼續(xù)下去,原因卻不限于海上根本無浪可沖,還因為近乎全裸地跳進零度以下的冰冷海洋勢必令你心臟突突亂跳,整個人如同中了定身咒。
走過來看熱鬧的人雖然喝采贊好,我卻更加關心自己在倒抽涼氣時顯然把某些重要器官一口氣吸到不知何處去,何況這時皮膚早已知覺盡失。不過短短數(shù)分鐘,攝影師Justin便忍不住建議我盡快上岸,因為我整個身體已變成一片灰色,嘴唇還微泛紫黑。那一刻我的感覺就像接受了全身麻醉,四肢卻猶能活動返回岸上?;氐杰嚿?,我終于第一次在Nomad上感受到一絲溫暖,于是得出一個無可避免的結論,覺得世上沒有東西堪與Ariel Nomad相提并論。無論極限運動、野外冒險、越野車、跑車或越野跑車混合體,也沒法比得上這個家伙。Nomad特立獨行,旨趣高妙,功夫獨步江湖,2016年度TG第一怪杰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