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杲
我是不安分的老頭,看到周圍好多人都玩手機,加微信群,發(fā)朋友圈,也想追個新潮。通過建立、關閉、又開放朋友圈的曲折經(jīng)歷,我得出結論,對它既不能沉迷,又不能與之絕緣,因為窺視和對話生活,并不等于生活本身。
從追崇開始
我是前年建群的,兩年來陸續(xù)有親戚、朋友、同學、同事、發(fā)小,退休后新認識的朋友近百人參加。我當時十分追崇朋友圈,群友們在網(wǎng)上相聚,在圈里暢談,關注彼此,分享心情,展示自己,交流心得,意義非凡。
有抒情的,互相點贊;有曬幸福的;天涼了,有人會提醒大家增添衣服;社會上發(fā)生了重大事件,有人會引領你注意關注;遇到問題,碰上麻煩,很快能找到處理的辦法。
當你郁悶時,群友會發(fā)來好歌請你欣賞,傳來小品笑話讓你分憂;當你得病后,有人把祝福和治病方法一起送給你。當你人生路上遇到了坎坷或不幸,一段段人生警句、心靈雞湯會送來關懷與囑托,幫你指點迷津。
朋友圈就好比一個大家庭,一句話、一條消息、一個表情,瞬間就傳播了正能量,手指輕輕一點,心底的感動就會油然而生。每天幾十個段子,有情、有趣、有真諦,讓人長知識、開眼界、見世面。我著迷,每天起床第一件事,是刷朋友圈,睡前最后一件事,仍是刷朋友圈。
已經(jīng)不是凈土
誰料到,好景不長,朋友圈不知不覺的逐漸變了味。第一,是不斷刷屏的廣告,賣首飾的,賣化妝品的,賣高檔挎包的,種類之多,不勝枚舉。
第二,求投票、求點贊、求轉發(fā)的屢屢出現(xiàn),不是為群友,是為群友的朋友的孫子孫女上榜、獲獎、拿名次。
第三,炫耀,不是豪車別墅,不是高檔服飾,而是美景自拍,恩愛自曬,曬娃,曬貓咪,曬飯食。
第四,有毒雞湯文章、偽科學文字,乃至塑料致癌、飛絮變蟲子、屬相遇劫等種種無聊信息在圈內泛濫。
第五,動不動就“不轉不是中國人”、“為了兒女平安請轉發(fā)”,實施“綁架”。最后,刨坑、設陷阱,你稍不留神,就會上當受騙,叫苦不迭。
當然,這些不一定是我朋友的原創(chuàng),絕大多數(shù)都是當“二傳手”轉發(fā)而來,但每天刷這些帖子,著實讓你破壞心情,浪費時間,而且心疼那嘩嘩的流量。
這些混圈的,借著別人的地盤,做自己的買賣,掙錢,生事,哪里還是朋友間交往的一塊凈土?如此不干凈,逼得我決心關掉朋友圈。
一關了之也不行
一段時間,我不看、不刷、不點贊、不轉發(fā),倒也賺來一個清靜。但我發(fā)現(xiàn)并沒有引起太多人關注,反而自己感到有些不安。因為,屏蔽了朋友圈,自己就仿佛與這個世界隔離了。試想,在日新月異發(fā)展進步的社會中,在微信社交媒體發(fā)達的時代,作為一名普通百姓、退休職工, 你總需要了解社會,認識世界;總需要適應環(huán)境,更好地生活;總需要三五個好友你來我往,相互關注。作為老年人,我們離不開年輕人;作為退休職工,我們離不開原單位;作為社會的人,我們離不開各方朋友。實事求是地說,朋友圈已然是我們的交際圈、生活圈,是我們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你關不關閉,朋友依然在那里。
從另一個角度說,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朋友圈盡管有著日益顯現(xiàn)的負效應,但作為一個現(xiàn)代化的交往工具,它的功能越來越強大,承載的使命越來越多,其客觀存在的價值是難以衡量的。我們豈能因噎廢食,不分皂白,一關了之?
再者,朋友圈實現(xiàn)了即時推送,大家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許多事情感同身受,互相之間求點贊、求轉發(fā)也不足為奇。有人群的地方就有市場,廣告、營銷乘虛而入,也在情理之中。這樣一想,心里也會釋然。當然,那些令人生厭,可惡至極的帖子另當別論,我們盡可以興利除弊,消除它的紛擾和影響。
我的做法是:
第一,關掉部分朋友圈,不參加商業(yè)性活動,不點擊不明鏈接。對那些專發(fā)廣告的微商,經(jīng)常發(fā)布不良信息的“朋友”,熱衷于傳播網(wǎng)絡謠言的“小人”,關掉他們,把他們從朋友圈剔除出去。
第二,對知根知底,很純凈的朋友,要繼續(xù)開放朋友圈。這樣既可刷出自己的存在感,也不會疏遠知己??梢越o他們點贊,幫他們站臺,放心地與他們展開互動。
總之,要管理好朋友圈,經(jīng)營好朋友圈,靜下心趨利避害,按照自己的生活軌跡,不做手機的奴隸。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