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芳,黃麗群,馬艷艷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學生標準化病人情景模擬教學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
劉 芳,黃麗群,馬艷艷
(陜西中醫(yī)藥大學,陜西 咸陽 712046)
目的 探討學生標準化病人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將2011級與2012級護理本科生分別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實訓教學法,觀察組采用學生標準化病人情景模擬教學法。采用操作考試和問卷調查進行評價。結果 觀察組護生操作考試成績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71.8%的護生認為學生標準化病人情景模擬教學法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法。結論 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應用學生標準化病人情景模擬教學法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護生綜合能力。
學生標準化病人;情景模擬教學;基礎護理學
學生標準化病人(Student Standardized Patients,SSP)是選擇部分醫(yī)學生,經(jīng)過強化培訓后扮演的患者[1]。1990年美國學者Harris和Escovitz經(jīng)過研究,肯定了培養(yǎng)醫(yī)學生作為標準化病人的可行性[2]。護理技能是護士勝任臨床護理工作的基本功,在護理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A護理學課程涵蓋了臨床基礎護理的所有技能操作項目,傳統(tǒng)實訓教學采用模型教學,這種方法雖能滿足技能操作程序和基本手法的教學需求,卻難以培養(yǎng)護生的收集資料能力、溝通交流能力、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及愛傷觀念。本研究嘗試將SSP應用于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現(xiàn)將實踐過程及教學效果報告如下。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校2012級201名護理本科生作為觀察組,2011級156名護理本科生作為對照組。兩組護生年齡、性別、高考成績、在校平均課程成績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兩組教材、教學大綱、技能操作考核評分細則及任課教師均一致。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即觀看技能操作教學視頻—教師示教—回示教—分組練習。示教及練習均在護理操作模擬人上進行。
1.2.2 觀察組 采用SSP情景模擬教學法。(1)SSP的選拔與培訓。在2012級每個班中選取2名學習成績好、模仿能力強、表演能力較強及溝通能力良好的護生,作為待培訓的SSP。SSP的培訓遵循標準化、人性化和個性化原則,包括:第一階段,復習理論知識;第二階段,學習劇本;第三階段,綜合表演。通過考核后的SSP才能參與教學過程。
(2)教學實施過程。選取臥床患者更換床單、口腔護理、床上洗頭、藥物過敏試驗、靜脈輸液等項目實施SSP情景模擬教學法。在教學中,力求還原臨床護理真實情景,并有意地設置一些護理難題,如患者不信任、操作失敗等。在情景模擬中,教師不僅熟練演示并講解操作程序,更要在SSP的配合下,展示如何與患者有效溝通,全面而客觀地收集資料,對患者實施人文關懷。在護生分組練習環(huán)節(jié)中,每小組均選派1名護生與SSP進行交流,完成操作前患者評估。每次選派不同的護生進行護理評估,以保證每名護生均有機會與SSP進行對話,以練習溝通交流技巧,正確、客觀地收集患者資料。
1.2.3 評價工具 課程結束后進行技能操作考試,對觀察組護生使用自行設計的問卷進行教學效果調查,護生以無記名方式單獨填寫,當場收回。
1.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對相關數(shù)據(jù)采用百分率、t檢驗等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生技能操作考試成績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護生技能操作考試成績的比較分)
表1 兩組護生技能操作考試成績的比較分)
?
2.2 觀察組護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見表2)
授課結束后,向護生發(fā)放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答卷方式為不記名,鼓勵護生真實作答。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01份,回收有效問卷19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0%,結果見表2。
3.1 SSP情景模擬教學有利于提高護生的實訓學習效果
SSP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以創(chuàng)建臨床真實情景為基礎進行的實訓教學,具有情境化、直觀性、互動性的教學優(yōu)點[3]。71.8%的護生認為SSP情景模擬教學法優(yōu)于傳統(tǒng)教學法,此教學法通過模擬臨床真實情景,以直觀、形象、生動、有趣的方式激發(fā)護生的學習興趣,加深護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刻理解和對操作實施的感性認識[3],充分調動了護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了護生的主觀能動性,使護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
3.2 SSP情景模擬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收集資料的能力
護理評估是貫穿整個護理程序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其主要任務就是全面、客觀、準確地收集患者資料。因此,收集資料能力是護士的一項基本實踐能力。護理操作實施前必須全面收集患者的相關資料,進行操作前評估。在準確評估的基礎上,進行患者準備、用物準備、環(huán)境準備等,再對患者實施精準護理,以確保護理操作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在模擬的臨床情景中,面對SSP的有效互動,護生可以反復練習資料的收集,克服緊張、膽怯、害羞等心理,逐步提高收集資料的能力。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69.7%的護生認為SSP情景模擬教學法提高了他們資料收集的能力。
3.3 SSP情景模擬教學有利于提升護生的溝通交流能力
SSP情景模擬教學法較傳統(tǒng)實訓教學法更有利于提升護生的人際溝通能力[4]。在臨床護理實踐中,護士應能通過有效溝通與患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以及時了解患者的感受。在教學中,筆者有意設置了患者不信任、操作失敗等特殊情景,均需要護生進行良好溝通才能有效處理,有意識地訓練護生的溝通交流技巧,鍛煉其隨機應變能力。調查問卷的結果顯示,69.2%的護生認為護患溝通交流能力得到了提高。
3.4 SSP情景模擬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護生的愛傷觀念
愛傷觀念是護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yǎng)護生的愛傷觀念是專業(yè)教育義不容辭的重要任務。在傳統(tǒng)實訓教學中,雖然教師也反復強調將模擬人看成“患者”,要求護生主動進行溝通,愛護“患者”,但學習這門課程時,面對模擬人,護生始終難以投入真情實感,而SSP情景模擬教學法可較好地解決這一現(xiàn)實問題。在操作練習過程中,SSP模仿真實患者,表現(xiàn)出痛苦、恐懼、無助、依賴等心理反應,使護生“觸景生情”,激發(fā)了護生對患者的同情、理解、愛護等情感。并且,SSP能將操作過程中引起的真實感受及時反饋給護生,幫助護生運用換位思考去體會患者的痛苦,從而培養(yǎng)護生的愛傷觀念,提高護生的職業(yè)道德素質。
表2 觀察組護生對學生標準化病人輔助教學的評價[n(%)]
[1]張健,劉玲玲,劉力戈,等.標準化病人在醫(yī)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11,27(2):147-149.
[2]路陶生,王建華,馮鳳坡.學生標準化病人的培訓及在社區(qū)護理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2(8):357-359.
[3]莊淑梅.標準化病人在基礎護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8):1978-1980.
[4]施月仙,田金徽,楊克虎,等.標準化病人教學法在護理學基礎教學中應用效果的系統(tǒng)評價[J].中國循證醫(yī)學雜志,2011(1):91-95.
G526.5
B
1671-1246(2016)24-0048-02
陜西中醫(yī)學院2013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2013jg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