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云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基礎科學學院,山東 東營 257061)
儒家經典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張小云
(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 基礎科學學院,山東 東營 25706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思想靈魂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力保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理念與儒家經典思想的精神內涵是一脈相承的。弘揚儒家經典文化有助于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支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歷史文化基因。進一步弘揚儒家愛國主義情操,傳承儒家誠信美德,借鑒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完善提供歷史文化基因。
儒家經典思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統(tǒng)文化
社會主義社會的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的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在社會主義價值體系中起統(tǒng)攝與指導地位的價值觀,為社會主義服務[1]。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人類文明優(yōu)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2]。在新時期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離不開儒家經典文化的滋養(yǎng)。深入發(fā)掘儒家經典思想的理論內涵,有助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實踐中。
經過兩千多年的發(fā)展與積淀,儒家經典思想孕育了豐富的思想內涵。從國家觀念、社會需要與個人需求這三個層面總結,主要包括大同和諧、仁愛禮治和誠實守信等內容。儒家經典思想深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根基之中,在人們的國家情懷、日常生活和道德觀念中留下深刻的烙印。黨的十八大以后,積極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引導每個公民積極主動地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體系。
國家利益層面的價值精髓主要包括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需要層面的價值取向由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組成;個人目標層面的精髓理論價值是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這 24 個字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髓,在一定程度上與儒家經典思想相互融合、吸收與傳承。儒家經典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具有內在發(fā)展的一致要求。
儒家經典思想包含著儒家傳統(tǒng)文化提倡的大同小康社會,希望構建富強豐裕、和諧統(tǒng)一的社會。第一,“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目標,在整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屬于最高層次,居于統(tǒng)領地位;第二,儒家經典思想中突出“仁”“禮”對社會秩序的地位,只有“仁愛”“禮治”才是構建和諧社會秩序的根本;第三,儒家經典思想中的誠實守信等原則是儒家道德思想的核心內容,主張誠信是處理人與人的行為準則,不欺騙,不隱瞞,不訛詐,誠信經營,老實做人。誠實守信不僅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xiàn)。遵循誠實理念有利于良好社會秩序的建立,也是社會穩(wěn)定、人們安居樂業(yè)的強有力保障,每個人要愛自己的國家,也要干一行愛一行,更要講誠信,對人友好和善,這些都是人們必須遵守的道德行為標準。從個體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論述,包括了社會道德生活的全方面,是我們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準繩。
(一)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依據(jù)
儒家優(yōu)秀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瑰寶,是中華民族偉大的精神財富。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要扎根于中華優(yōu)秀文化之中,否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儒家經典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仁愛、民本、誠信、正義、大同的時代價值,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的價值目標提供文化來源。儒家經典思想中的“仁者愛人”“己欲立則立人,己欲達則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在當今時代仍有著極其重要的價值。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過程中,我們應進一步宣傳儒家經典思想的精神,并用他們解決社會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現(xiàn)象,如利己主義、誠信缺失等。進一步挖掘儒家經典思想的當代價值,提高對中國文化的自信,增強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感,有助于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的內涵。
儒家經典思想是儒家優(yōu)秀文化的思想精髓?!叭省⒘x、禮、智、信”已滲透到整個中華民族的生活之中?!皻⑸沓扇省薄吧嵘×x”的崇高道德境界、“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積極入世的承擔精神、“和為貴”的高尚情操等思想,已經是我們民族遵循的核心價值,已在我們的心中扎根,并且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思維觀念。新形勢下,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要從儒家優(yōu)秀經典文化中汲取豐富營養(yǎng),否則就會失去生命的活力。
(二)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歷史文化基因
習近平強調,中華文明綿延數(shù)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3]。
儒家經典思想所包含的精神與理念具有永不褪色的時代價值。在國家層面,儒家經典思想主要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在社會層面,儒家經典思想主要有“民惟邦本”“經世濟民”“扶貧濟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對個人要求方面,儒家經典思想主要有“君子喻于義”“君子坦蕩蕩”“仁者愛人”“與人為善”等。由此可以看出,儒家經典思想所蘊含的思想精神與當今中國倡導的價值觀目標是一致的,都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理論支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是改革開放深入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經濟新常態(tài)發(fā)展的需要,更是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更深層次的升華。儒家經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深厚的歷史文化基因。
(三)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理論支撐
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3]。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具體要求,即對國家、社會、公民提出了相應的的價值要求,并且把對國家、社會、公民的具體要求融合在一起,相互依存。這些內容一方面繼承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另一方面又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儒家經典思想倡導的價值有一致性,可在儒家經典思想中尋找理論支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價值層面、社會層面、個人層面所提出的價值要求與儒家經典思想有許多相契合的內容,如“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論語·泰伯第八》),“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孟子·離婁上》),“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論語·為政》),“仁者愛人”(《孟子·離婁下》)等經典佳句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了豐富而寶貴的思想價值資源。
(一)弘揚儒家愛國主義情操
儒家經典思想蘊含著深厚的愛國精神。在建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儒家經典思想中的愛國思想能匯聚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前進動力,從而加強中華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儒家經典思想的愛國價值觀應成為培育社會主義愛國精神的重要源泉。其中包括“為天下家國用”“達則兼濟天下”“修己以安百姓”“天下為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天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等經典思想。這些經典愛國思想蘊藏著愛國主義的責任感與使命感,孕育著偉大的愛國主義情操。
在新形勢下,我們應該通過多種渠道大力宣傳儒家經典思想,使民眾得以全面的理解愛國主義的深厚歷史累積,因而形成強烈的民族責任心和認同感,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傳承儒家誠信美德
為了實現(xiàn)民族的偉大復興,建立安定、和諧的的社會秩序,需要優(yōu)秀的精神文化作為理論依據(jù)。而儒家經典思想所孕育的誠信精神,值得我們繼承和發(fā)揚,也是今天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思想來源。儒家的思想者們提倡并呼吁世人講“誠信”, 留下了“民無信不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言必信,行必果”“誠信者,天下之結也”“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思想。在當代社會,講誠信不僅是每個人應該具有的道德品格,而且也是社會文明發(fā)展不可缺少的精神旗幟。
儒家經典思想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含的誠信理念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弘揚提供道德理論依據(jù),這對于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具有重要的地位與價值判斷。在新時期,為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理論的內涵,需要繼續(xù)深入挖掘儒家的誠信理念,大力宣講儒家文化中的誠信思想,提升公民誠實守信的道德素養(yǎng),推動誠信社會的良好運行。
(三)借鑒儒家思想的教化功能
無論是國家利益的價值目標,還是社會需要的價值取向,或是個人需求的價值準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都要以儒家思想作為文化根基。儒家經典思想中積累了豐富的道德修養(yǎng)理論?!暗轮恍?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強調加強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重要性;“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提倡修養(yǎng)心性,去惡存善,培養(yǎng)自己的正氣;“吾日三省吾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要求自己經常反省,及時改正過錯,嚴格要求自己。
錢穆先生說過:“中國文化之內傾,主要在從理想上創(chuàng)造人、完成人,要使人生符于理想,有意義、有價值、有道德。這樣的人,則必然要具有一個人格,中國人謂之德性。中國傳統(tǒng)文化最看重這些有理想有德性的人?!盵4]儒家經典思想突出強調人自身道德品質的完善和發(fā)展,強調人們的道德修養(yǎng)。儒家經典思想中“禮治”“孝悌”“仁愛”等價值觀念,引導人們自己的言行,有利于和諧家庭的建立、有助于社會的良性循環(huán)。從社會發(fā)展的長遠利益來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xiàn)了我國公民的人生價值追求和道德行為要求,也是對儒家優(yōu)秀文化價值體系的繼承和延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體系是一個動態(tài)發(fā)展的過程:從理念到現(xiàn)實,從理論到踐行,從準則到價值,從個體、集體到社會的一個系統(tǒng)。其必須建立在母語文化的基礎上,必須增加中國元素、中國氣派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因子,把活的傳統(tǒng)文化與當代社會需求結合在一起,彰顯中國民族文化獨具的魅力。
儒家經典思想中包涵的民主、自由、正義、仁愛、包容、責任、厚德等價值理念都贊成與人為善,與社會和諧相處。從這個意義上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中的核心價值更不能缺少了民族性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又具有全人類享有的仁愛和正義、民主、自由、包容、責任、和諧等核心價值觀。
儒家經典思想的的精華在于:重視以人為本,追求社會和諧的境界;注重禮治,以德治國;宣傳仁義禮智信等傳統(tǒng)美德。這對于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深刻的現(xiàn)實需要,體現(xiàn)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fā)展取向。目前,我們要堅守對中國文化自信的情感,以多種方式發(fā)揮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的建構作用,使儒家經典思想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思想參照資源。另外,可以結合儒家經典思想深厚的文化根基,把中國風格、中國氣質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之中,更加切合社會現(xiàn)實和人們的生活,利用現(xiàn)代化有效手段,進一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理論體系,推動全社會真正踐行和實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 邢琳.儒家道德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D].鄭州:鄭州大學,2013:9.
[2] 中共中央辦公廳.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EB/OL].[2016-11-1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3/c_118674689.htm.
[3] 習近平.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2014年5月4日) [EB/OL]. [2016-10-16].http://xchb.blcu.edu.cn/col/col2582/index.html.
[4] 李方澤.儒家啟蒙經典的價值及其對現(xiàn)代教育的啟示[J].江淮論壇,2005(4):174.
[責任編輯] 李志強
2016-11-24
張小云(1973—),女,山東東營人,中國石油大學勝利學院基礎科學學院講師,碩士,主要從事中國近現(xiàn)代政治制度史、黃河三角洲生態(tài)與社會研究。
10.3969/j.issn.1673-5935.2017.01.013
D64
A
1673-5935(2017)01- 004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