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君林+何真宗
這種美,是從村里一個被稱為“棄嬰姑娘”的身上散發(fā)出來,從一個名叫彭先先的村姑身上散發(fā)出來,透著山野間小草般純樸的氣息。
地處重慶萬州西部邊陲的后山鎮(zhèn),環(huán)境優(yōu)美,怪石眾多,人稱“森林鄉(xiāng)鎮(zhèn)”。如果你是驢友,無疑會發(fā)現(xiàn)這里的自然之美。如果你在怪石與林地間穿行,不經(jīng)意走進一個名叫紫云村的小山村,或許會發(fā)現(xiàn)另外一種美。
這種美,是從村里一個被稱為“棄嬰姑娘”的身上散發(fā)出來,從一個名叫彭先先的村姑身上散發(fā)出來,透著山野間小草般純樸的氣息。這種美,和人性有關,和孝道有關,和報恩有關。
是的,這個名叫彭先先的女孩,在襁褓中遭親生父母遺棄,被善良的農(nóng)民夫婦收養(yǎng);在她9歲時,養(yǎng)母橫遭車禍不幸身亡,養(yǎng)父癱瘓在床,爺爺因傷心過度而雙目失明。從此,家中苦活累活都壓在她稚嫩的肩上……轉眼十載過去,這個家依然在她的肩上扛著。
你是撿來的孩子
1996年的深冬,12月的一個清晨,薄霧像往常一樣,在紫云村的坡壁、林地和房舍間輕柔柔地飄蕩著,如同舞動薄薄的紗巾。那天是后山鎮(zhèn)趕集的日子,三天一個輪回的趕集日,其實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村民彭正文還是決定去趕集。
和妻子羅孟輝吃過早飯,收拾停當正準備出門去鎮(zhèn)上,彭正文突然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從屋后的山頭傳來,急吼吼地喊他的名字。是妹妹彭正瓊的聲音,只聽她急切地喊道:“哥哥,嫂子,你們快來趕場!我在鎮(zhèn)政府門口等你們,我有急事跟你們講?!?/p>
一聽有急事,彭正文夫婦不敢懈怠,趕緊往鎮(zhèn)上跑。當他們氣喘吁吁地趕到鎮(zhèn)政府門口時,聽到妹妹彭正瓊的懷抱里傳來一個嬰兒的啼哭聲。彭正文很納悶,不知道妹妹抱著個嬰兒站在這里干什么。這時彭正瓊已經(jīng)急不可耐地叫起來:“哥,嫂,你們快過來看!這個嬰兒是個女孩,是個沒人要的棄嬰?!?/p>
“哎!是哪個父母這么狠心哦!大冬天就這樣把娃兒扔了。”彭正文一邊嘆氣,一邊扭頭對羅孟輝說,“你看她這么可憐,要不我們帶回家養(yǎng)吧,反正我們也想有個女兒?!绷_孟輝壓根沒有多想,直接點頭應允。就這樣,棄嬰女被彭正文夫婦抱回了家,并取名彭先先,希望她能永遠像仙女一樣漂亮、可愛。
那陣子,彭家是當?shù)赜忻摹叭f元戶”。彭正文是萬州區(qū)彈子鎮(zhèn)一家酒廠的股東,每個月的分紅就有千余元。彭先先的到來,無疑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意外的歡樂與幸福。他們給彭先先吃奶粉,這在當時的農(nóng)村還是稀罕東西。雖然奶粉貴,但夫婦倆一直給她吃到八個月大。
在夫婦倆的悉心呵護下,彭先先快快樂樂地長到了7歲,開始上小學一年級了。那應該是2003年,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美好。但就在那一年,彭正文參股的酒廠生意越來越差,已經(jīng)沒有分紅了,家里的經(jīng)濟一下子變得拮據(jù)起來,吃穿都不再光鮮了。為了一家的生計,彭正文決定退出酒廠的股份到外面打工。
聽說爸爸要外出打工,彭先先舍不得他離開自己,撒著嬌哭著喊著不讓他走。彭正文和羅孟輝商量了一下,覺得先先已經(jīng)上學了,可以讓她知道自己的身世了,也許她知道自己的身世后,會變得懂事一些。
趁著周末,等先先做完作業(yè),爸爸媽媽將她叫到身邊。羅孟輝將她叫到身邊,小心翼翼地說:“乖女兒,其實,你不是我們親生的,你是7年前我們在鎮(zhèn)政府門口撿來的。不過,你放心,我們說這些是讓你知道身世后心里有個準備,懂嗎?”這個時候,彭正文才接著幫腔:“女兒,我們告訴你身世,更主要的是希望你好好讀書,我們家窮,只有讀書才有出息。還有就是想讓你變得懂事些,不要再纏著爸爸,爸爸要出去打工給家里掙錢才行。”
這一席話,先是讓彭先先迷糊,接下來就是眼淚汪汪。還好,她沒有像電視里演的那樣扭頭跑出家門哭天搶地,而一頭扎進羅孟輝的懷里沒完沒了地哭泣。
總算是哭夠了,不過抹干眼淚后的彭先先變得話少了,似乎一下子長大了許多。她不僅讀書努力了,放學回家做完作業(yè)還幫著做家務??吹较认却_實變得懂事了,彭正文終于放下心來,離家遠赴上海打工。
天塌也要留下來
彭正文在上海打工,聽上去很美,但收入并不是想象的那么豐厚。一家五口人的生活全靠他一個人打工掙錢,難免有些捉襟見肘,羅孟輝常常顯得憂心忡忡。看看媽媽總是愁眉不展的樣子,彭先先也跟著憂心。
很快就到了2005年的春節(jié),彭正文從上?;丶疫^年,看到先先期末考試又在班上名列前茅,高興得把她抱起來在空中轉了好幾圈。那一刻,先先覺得彭正文其實就是自己的親爸爸,他們過去說的話都是假的。彭正文回家過年,確實給這個家?guī)砹藲g樂。但這樣的歡樂很短暫,春節(jié)過后,彭正文又要回上海打工了。尤其令先先憂傷的是,這次媽媽也跟著爸爸去上海打工了,她成了留守兒童。
自從爸爸媽媽走后,彭先先就天天盼著他們能早點回來。然而,這一盼就是兩年,而且結果和她想象的完全不一樣。
本來,彭正文夫婦已經(jīng)商量好,那年春節(jié)要一起回家。但天有不測風云,一天晚上,羅孟輝吃了晚飯到工地的“沖涼房”洗完澡,剛來到工地宿舍門口時,一輛無號牌“泥頭車”急速從她的身邊駛過,隨即將她連人帶盆卷入車底,碾成重傷不治身亡。幾天后,彭正文孤零零地抱著羅孟輝的骨灰盒回到了老家,看到裝著媽媽的骨灰盒,彭先先的悲傷無以復加,摟著骨灰盒就不松手,直到把自己哭得癱倒在地。
可能是傷心使然,兩個月后,彭正文突發(fā)急性腦血管疾病而癱瘓在床。面對此情此景,爺爺整日淚流滿面,不久便雙目失明。死的死,癱的癱,盲的盲,好端端的一個家就此陷入了絕境,搖搖欲墜幾近崩塌。當時,彭先先只有9歲,一些好心的外鄉(xiāng)人看到她乖巧能干的樣子,提出要收養(yǎng)她。但先先毫不猶豫就拒絕了,她說:“就是天塌了我也不離開這個家。爸爸媽媽當年收養(yǎng)了我,現(xiàn)在再苦再累我也要留下來守住這個家?!?/p>
那時,彭先先的哥哥彭俊正在讀中學,成績不錯。9歲的彭先先不顧大家的反對,主動輟學回家,挑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擔。用她的話說:“我沒有別的辦法報答養(yǎng)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家照顧好爸爸和爺爺,讓哥哥好好讀書?!?
小女孩有大擔當
輟學后,彭先先開始承擔起家里繁重的家務。每天大清早,也就是五、六點鐘,彭先先就會起床煮飯。把飯煮好后,才把爺爺和爸爸叫醒,并端水給他們洗臉。接下來將飯菜送到爺爺和爸爸面前,并一口一口的喂給他們吃。服侍爺爺和爸爸吃過飯,她自己才吃。吃飯后洗好碗,又趕緊弄豬食喂豬。忙完家里的這些活計,她才開始真正意義上的勞作,那就是扛起鋤頭、背起背篼到田間地頭忙農(nóng)活。
快到中午的時候,彭先先會從地頭趕回家里煮飯。服侍爺爺和爸爸吃過飯,自己再草草填飽肚子,又喂過豬食,她再次出門到地里干活去了,直到傍晚才回家。傍晚回家的時候,她總會帶回一背篼豬草。接下來就是一番忙碌,除了服侍爺爺和爸爸吃飯,還要給他們洗臉、洗腳、擦身子,洗一家人的衣服。做完這些,她還得剁豬草,準備好第二天的豬食。這一番折騰下來,夜已經(jīng)很深了。躺到床上,只是望了一眼黑沉沉的夜色,甚至沒來得及想點什么,她就在疲憊中閉上了眼睛。
春去冬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彭先先每天都循環(huán)往復地做著同樣的事情,做家務,服侍爺爺和爸爸,干農(nóng)活。她就像一臺連軸轉的機器,沒完沒了地忙活著。
一個夏天的中午,先先正在煮飯,天空突然烏云密布,響起了雷聲,眼看一場大雨就要落下來。先先趕緊拿起掃帚、箢箕和背篼,來到地壩上搶收曬著的谷子。剛剛忙完,灶屋里傳來刺鼻的糊味,是飯煮糊了。本想倒掉重新煮過,可下午還要挖紅苕,活很多,便放棄了。當她忐忑不安地將焦糊的飯端到爺爺和爸爸面前時,爺爺那雙目失明的眼窩里擠出了幾滴清淚。躺在病床上的爸爸眼里也閃動著淚花,很是心疼地說:“女兒啊,地里的活做不完就少做點吧,累壞了身子啷個辦喲!”彭先先回答說:“爺爺,爸爸,你們就別擔心了,這是忙月,等農(nóng)忙季節(jié)過了就好了!”
為了撐起這個貧困的家,彭先先除了種地、養(yǎng)豬,還養(yǎng)雞、養(yǎng)鵝和養(yǎng)羊。她養(yǎng)的豬最重的超過300多斤,豬肉除了留一半自己家人吃,另一半就背到場上賣,換錢給爺爺和爸爸買藥,給上大學的哥哥交學費,也買肥料和日用品。她養(yǎng)的山羊,每年最少要賣掉一頭,雞和鵝留著生蛋給爺爺和爸爸補充營養(yǎng)。除了這些,留給彭先先的錢幾乎所剩無幾,一年難得買上一件新衣服和新鞋子。
為了給爺爺和爸爸理發(fā),心靈手巧的彭先先還學會了用簡易理發(fā)刀理發(fā)的技術。每次給爺爺理發(fā),爺爺都會夸她:“我的乖孫女喲,你理的發(fā)比專業(yè)理發(fā)匠還干凈,還一點都不疼?!焙髞?,就連放假回來的哥哥也找妹妹理發(fā)了。對彭先先來講,或許最輕松的活計就是給家里人理發(fā)了,這也是她感覺最歡快的時刻。
在苦難與艱難中煎熬,彭先先漸漸從小女孩長成了大姑娘。雖然癱瘓在床的爸爸終于站了起來,但右側肢體仍然不聽使喚,根本幫不上大忙,只能做一些簡單的家務。而雙目失明已經(jīng)90多歲的爺爺,身體也日漸枯槁,更是需要人照料。彭先先很清楚,自己還得把這個家扛下去。
你的孝心看得見
沒人知道,彭先先獨自一人在辛勤勞作的時候,是否會想到曾經(jīng)歡樂、殷實的好日子。人們只看到她成天默默地勞作,沒有一絲一毫的怨言。有時看到她小小年紀像成人一樣干家務、做農(nóng)活,禁不住在心頭嘀咕:說不定哪天她承受不了這樣的苦和累,會頭也不回地跑掉的,畢竟她只是這個家撿來的孩子。但一年又一年過去了,彭先先沒有絲毫要跑掉的跡象,而是把自己深深扎根在這個家里,把勞作當成一種習慣,悉心照顧爺爺和爸爸,苦心經(jīng)營著這個家。不知道上帝看見了她的孝心沒有,但可以肯定的是,村里人和當?shù)卣匆娏耍⑹┮栽帧?/p>
這一年,在后山鎮(zhèn)黨委、政府和萬州區(qū)民政局的關心下,彭先先一家四口被納入農(nóng)村低保,幾年后因農(nóng)轉非又改為城市低保。逢年過節(jié),區(qū)民政局和后山鎮(zhèn)政府的工作人員總是提著食用油、白糖等物品來看望慰問他們,及時送來黨和政府的溫暖。近年來,區(qū)民政局和后山鎮(zhèn)黨委、政府除了將這個特殊的家庭納入低保,還盡可能給予了救助,重慶市科委幫扶集團還對他們實行了“一幫一”幫扶。紫云村村委也將彭先先家的住房納入C級危房改造的范圍。
她的積極樂觀,她的頑強堅持,她的純樸孝心,她的反哺報恩,在這個時代閃爍著一種稀缺的光芒,彰顯出一種別樣的能量。正因如此,她先后被重慶市和萬州區(qū)兩級精神文明委員會、老齡委評為選為“孝心兒女”,被重慶市慈善總會和重慶日報報業(yè)集團評為重慶市“十大孝順兒女”,萬州區(qū)慈善會、三峽之子聯(lián)合會為其頒發(fā)了“三峽之子道德風尚獎”。每次在領獎現(xiàn)場,彭先先都說著相同的話:“我只知道爸爸媽媽當年收養(yǎng)了我,自己再苦再累也要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