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剛
(山東省萊州市畜牧獸醫(yī)站,山東萊州261400)
雞新城疫免疫失敗的原因及對策
李永剛
(山東省萊州市畜牧獸醫(yī)站,山東萊州261400)
通過接種防疫疫苗為控制雞新城疫病的最佳措施。但是,實際接種防疫期間,受母源抗體、接種疫苗等等的影響,而往往造成免疫失敗。對此,文章在分析接種失敗原因的基礎上,就綜合防治措施選擇合適接種時機、制定合理免疫程序、采取正確接種方法、加強免疫后管理等幾方面,做要點闡述,以供參考和借鑒。
接種 防疫 效力
雞新城疫為新城疫病毒感染而誘發(fā)的急性、熱性、傳染性疾病,此病發(fā)病后典型癥狀:呼吸困難,嚴重下痢,黏膜出血等等。病程稍長些的,伴發(fā)神經癥狀。目前此病特效治療藥不多,防疫接種為最佳防控措施。但是,實際防病期間,屢屢有接種失敗的案例,文章就此分析原因,針對性提出對應的發(fā)展建議,以供參考和借鑒。
雞新城疫免疫失敗與自身母源抗體干擾同樣有很大關系。通常情況下,種雞提前接種新城疫疫苗后,形成的抗體,往往會經卵黃傳遞給雛雞,而形成較強的抗體水平。而母源抗體可抵御病毒的侵擾,同樣會抑制免疫效果。
疫苗的接種途徑與免疫效果高低有直接關系。一些養(yǎng)殖戶為降低勞動強度和抓雞次數,除了首免滴鼻、點眼以外,二免就開始飲水或注射,使雞的呼吸道黏膜免疫能力薄弱。當新城疫病毒從呼吸道進入雞體后,由于養(yǎng)殖戶高頻率地使用飲水免疫,雞的血液中抗體很高,病毒不會侵入到神經系統(tǒng),而侵入呼吸系統(tǒng)出現呼吸癥狀。所以養(yǎng)殖戶不能怕麻煩,多采用滴鼻、點眼免疫途徑。
雛雞免疫能力形成在法氏囊。凡是損害法氏囊的疾病,都會形成免疫抑制。此外,某些藥物氯霉素、磺胺類藥物、皮質激素,以及飼喂發(fā)霉變質的飼料,也能導致機體免疫力下降,免疫功能減退,對疾病易感性增加。
雞群營養(yǎng)不良,衛(wèi)生條件差,受高溫、寒冷、噪音、缺水等不良應激作用,都將影響雞群的免疫應答能力,而降低雞新城疫的接種防疫效果。
接種防疫疫苗應根據雞群健康狀況而定,詳細了解雞群健康狀況。期間有傳染病流行,最好不要接種。在嚴格消毒的基礎上,對未發(fā)病雞群緊急接種。接種時間根據雞群抗體水平而定。通常情況下,清晨接種效果更好些。大量實踐證實:接種用油乳苗,1日齡效果最差。最好安排9~10日齡,頸部皮下注射。嚴格控制接種劑量,每只不能低于0.4ml,足量油苗接種,能刺激機體產生好的免疫應答。
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是防控此病的關鍵措施。而程序的制定,應綜合雞病流行情況、常見病史、養(yǎng)雞品種、母源抗體水平等等,結合實際養(yǎng)殖規(guī)模、養(yǎng)殖方式等等,制定更合理的免疫程序。
疫苗接種操作與否同樣關系免疫接種效果。飲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屬器皿,飲水免疫必須用蒸餾水或冷開水,水中不得有消毒劑、金屬離子,可在疫苗溶液中加入0.3%脫脂奶粉做保護劑。在疫苗飲水前限水2~4h,保證疫苗在稀釋后2h內飲完,停水時間視季節(jié)而定,炎熱夏季應適當縮短停水時間,并設置足夠的飲水器,以保證2/3以上的雞有飲水的位置。氣霧免疫疫苗的稀釋應用蒸餾水,不得用自來水或井水,稀釋液中應加0.1%的脫脂奶。疫苗的劑量應增加1倍,一般1000羽份所需水量200~300ml,嚴格控制霧滴大小,雛雞霧滴的直徑為30~50μl,成雞為5~10μl。霧滴過大,雞無法吸入而直接墜落地面。霧滴過小,則直接經呼吸進入肺部而不能刺激呼吸道黏膜,從而無法產生免疫力。實施氣霧時,噴頭應離雞群上方50~80cm外,使雞群的氣霧后頭背部羽毛略有濕潤,氣霧期間,應關閉雞舍所有門窗,停止使用風扇等通風設備。氣霧后雞舍再封閉20~30min,方可開啟門窗。雞舍內的相對濕度,對氣霧免疫影響較大,一般要求相對濕度為70%左右。點眼、滴鼻免疫,要保證疫苗進入眼內和鼻腔。注射免疫時,用連續(xù)注射器接種疫苗,注射劑量的校正,誤差應小于0.01ml,針頭不可太粗,以免拔針后疫苗流出。
接種防疫疫苗不是萬能的,同樣,接種后并不代表雞群不會發(fā)病。單靠接種疫苗,不能很好防控雞新城疫,還應重視飼喂管理。第一,補充營養(yǎng)、均衡的飼料,注意控制雞群體重,增強雞群抗病體質。第二,嚴格控制養(yǎng)殖密度,改善舍內通風質量,減少空氣污濁而造成的呼吸道黏膜損傷,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fā)病概率。第三,防控各類不良應激,接種3d內防應激反應,飲水中加適量的電解多維、維生素C等等,大大增強雞群抗病體質。同時,注意加強喂料質量。期間,不要轉群、不要斷喙,控制好溫濕度,確保清潔飲水,滿足營養(yǎng)補給,以增強抗病體質。
雞新城疫為新城疫病毒感染而誘發(fā)的急性、熱性、高度接觸性傳染病。此病危害養(yǎng)雞業(yè)由來已久,防控此病接種防疫疫苗為最佳選擇。而接種防疫期間,受母源抗體影響、接種方法不當、免疫功能降低、飼喂管理不良應激作用、接種疫苗問題等等,而影響到最終的防疫效果。為此,必須要針對問題,切合實際地采取防疫措施,注意:選擇合適接種時機,安排在9~10日齡頸部皮下注射;嚴格控制接種劑量,每只要在0.4ml以上;合理的免疫程序,綜合雞病流行情況、常見病史、養(yǎng)雞品種、母源抗體水平等等,結合實際養(yǎng)殖規(guī)模、養(yǎng)殖方式等等而定;同時,采取正確接種方法,注意接種后的養(yǎng)護管理,注意補充營養(yǎng)、均衡的飼料,防控各類不良應激,嚴格控制養(yǎng)殖密度,以大大增強免疫接種效力。
[1]郭昌,朱維祥,李興如.雞新城疫免疫效果的干擾及防治[J].中國畜牧業(yè),2006,(1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