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全++齊永新
摘要:傳統(tǒng)山水畫根據所表現的季節(jié)景色特征,可以分為:春景、夏景、春景、冬景。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自當以山水為主體,眾多點景的注入,不僅能夠增添山水畫的情致,也能為山水畫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山水畫春景作品中,出了對樹、石的刻畫表現上展現出一定的特征性,在對畫中峰巒、煙、霧、云、水的表現上也呈現出獨特的一面。
關鍵詞:早春圖;春景山水畫;樹木;煙云;點景
傳統(tǒng)山水畫根據所表現的季節(jié)景色特征,可以分為:春景、夏景、春景、冬景。對于不同季節(jié)的山水景色,畫家在刻畫表現上展現出一定的特征性。在春景作品中,畫家在對畫面景物的刻畫表現上與夏景、秋景、冬景山水畫中的景物是不同的,這種不同的刻畫表現主要體現在樹石、云霧、溪水、點景等方面的刻畫上,為更深入的對山水畫春景作品進行研究,故對山水畫春景作品《早春圖》中的景物加以分解研究?!对绱簣D》(圖1),作者:宋代郭熙,絹本設色,縱158.3厘米,橫108.1厘米,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作品采用全景式構圖,以高、平、深三遠相結合的構圖方法,表現了北方高山冬去春來的山林景象,畫中樹木萌發(fā)出春意、云霧繚繞、多處點景襯托出暖暖的春意。
一、樹生石間 枝發(fā)春意
在宋代郭熙《林泉高致集》中提到:“春山煙云連綿人欣欣……?!雹俅禾齑蟮鼗卮?、萬物蘇醒,樹木逐漸泛青,樹枝慢慢發(fā)芽,再加上遠方薄薄的云霧,給人以欣欣向榮、無限生機的同時,也展現出煙霧繚繞、生機勃發(fā)的畫面意境。宋韓拙在《山水純全集》中闡釋這八個字說:“春英者,謂葉細而花繁也……?!雹谠趥鹘y(tǒng)山水畫的構成中樹木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山水畫四時景色中也具有著不同的描繪特征。在春景山水畫中樹的描繪大致呈現出以下兩種形態(tài):一種是寒冬將過,萬物回春時,樹上的樹枝尚未發(fā)芽,但有展現出絲絲的生機;一種為陽春之景、百花齊放之下,樹木的繁盛茂密。
在郭熙《早春圖》中山峰聳拔林立樹木穿插在其中,樹木品類較多且外形富有變化,樹木的高低大小、樹葉的稀疏等又具有生動的變化。樹干用筆生動靈活、穿插自由靈動,以淡墨暈染,節(jié)疤處有重墨通點,并勾勒出樹干的干鱗;樹多枝細,枝條以鷹爪、蟹爪、松葉、拈針,夾雜夾筆、單筆相伴,枯樹上枝丫尚未發(fā)芽,卻似在懵懂之間,再加上山中云霧彌漫,樹枝末梢若隱若現,充分的展現出樹木在冬去春來之時的復蘇氣息。
從《早春圖》中,不難看出畫中并未有山林景象春景的嫩綠的葉芽、盛開的桃花,因多為早春之景,以暗含寒冬之后樹木的凋零和春即將到來的絲絲生機。在樹木刻畫上與雪景山水畫的樹木相差并不大,不論是在樹干的勾勒、樹枝的鷹爪、蟹爪的刻畫上還是在樹木的穿插組合上;而在山石的描繪上則展現出不同的景象,春景山水畫中山石多皴擦富有一定的質感,而冬景山水畫中山石僅僅勾勒其形態(tài),并無過多的皴擦,以空白來展現出雪的積壓呈現出雪白的景象。
二、云霧纏繞 溪水映影
在山水畫春景作品中,出了對樹、石的刻畫表現上展現出一定的特征性,在對畫中峰巒、煙、霧、云、水的表現上也呈現出獨特的一面。在傳統(tǒng)山水畫論中關于他們的論述如下,有山的“春山澹冶而如笑”;水的“春綠”;天空的“春晃”;春日曉煙的“早春曉煙驕陽如蒸,晨光欲動。曉山如翠,乍離乍合,或聚或散,變態(tài)不定,飄飄繚繞于叢林溪谷之間?!钡鹊?。
在春景山水畫作品中,峰巒的畫面呈現多與煙霧、白云相結合來加以表現,無論是在氣勢雄壯的北方山水畫還是在平緩悠遠的南方山水畫中。在郭熙《早春圖》是一幅北方山水畫全景式的代表作品。畫中冬去春來,萬物蘇醒,山巒之間浮動著大量的霧氣,暗傳出春的欣欣生機。遠處山峰聳拔挺立,氣勢雄偉,山頭均有低矮的樹木點綴其間,正懵懂而長,萌發(fā)出絲絲的生長氣息。山間泉水淙淙而下,匯入河谷,畫中幾處人物活動為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的生機。畫中薄霧纏繞在山巒之間,空白留出,變幻莫測。山,籠罩著層層的薄霧,迷迷蒙蒙中吐露出山的蜿蜒曲折,連綿起伏,令人不禁的仿佛已置身其中。且畫中乾隆御題詩:“樹才發(fā)葉溪開凍,樓閣仙居最上層。不藉柳桃閑點綴,春山早見氣如蒸?!雹圩阋钥梢姶荷街暗陌蝗簧鷼?。
《早春圖》中山巒與云霧的結合性表現,溪水緩流,水面平靜,畫家為我們所展現得一切都是春季之中山林的豐富景色的寫照。大地回春,萬物以榮,陽光明媚,草木萌動,百草新生,大地草綠如茵,山間云霧纏繞,山巒若現等都是對山水畫春景景象的描述,畫家對春景山水畫景象的表現也是十分的豐富多彩,云霧、峰巒、溪水、湖面等在畫中的描繪為春之山林景象籠罩上一層幽深、靜謐之感。
三、點綴景間 襯景顯春
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自當以山水為主體,眾多點景的注入,不僅能夠增添山水畫的情致,也能為山水畫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在清代蔣驥《讀畫紀聞》中云:“村舍、亭觀、人物、橋梁,為一篇之眼目?!笨梢钥闯鳇c景在山水畫中的重要作用。山水畫中點景主要包括:人物、屋宇、橋梁、鳥獸以及各類雜什等類。
在春景山水畫作品中,除了在樹石結合、山巒云霧、溪水的構成特征外,點景的點綴也為春景山水畫增添了暖暖的春意和絲絲地生機,并不是說點景在春景山水畫做必不可少,但點景的植入為春景山水畫的意境表現及表達,提供了一定的襯托性和彰顯性,不同的春景作品中添加適當的點景加以點綴,不僅豐富了畫面,也充分的展現出畫面的盎然生機。
在郭熙《早春圖》中,畫中點景有人物、屋宇、小舟、小狗等多種,分別以組合的形式展現在畫面中,畫中的五處點景,分別為近景的行旅僧侶;停舟登岸的一家三口;漁人乘舟靠岸;樵夫挑擔前行;山間密林中的樓觀。山間淡淡的霧氣,樹木的嫩芽新生,溪水匯流,再加上點景的襯托,洋溢出早春的盎然生機。
整體來看,郭熙《早春圖》中,對于樹木、云霧、溪水以及點景的描繪十分的生動自然,充分的展現出寒冬將過,萬物回春時的山林景象。
參考文獻:
[1]陳傳席,《中國山水畫史》[M],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01
[2]張震、楊麗麗,《春到人間萬物鮮 無限風光在畫卷——中國古代春景山水畫》[J].《紫禁城》,20070401
[3]姜秀麗,《春山淡冶而如笑——郭熙<早春圖>賞析》[J].當代人,20090606
[4]何景磊,《春山淡冶而如笑——郭熙<早春圖>賞析》[J].芒種,20120601
[5]馮小桐,《對一代大師郭熙<早春圖>的賞析》[J].短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40710
[6]劉雪華,《以詩如畫 亦詩亦畫——郭熙山水畫<早春圖>鑒賞》[J].芒種,20130701
注釋:
①宋 郭熙《林泉高致集
②宋 韓拙在《山水純全集》
③宋 郭熙《早春圖》乾隆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