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君
(營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遼寧 營口 115000)
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探究
王秀君
(營口市第三人民醫(yī)院,遼寧 營口 115000)
目的 探析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對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5例肺結核患者予以研究,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參照組(n=46,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n=49,給予護理干預),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結果 干預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是98.0%,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82.6%,組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結論 對肺結核患者施行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可作為臨床首選護理模式予以應用普及。
肺結核;護理干預;服藥依從性
近些年來,我國肺結核發(fā)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如果能夠給予及時的治療,多數(shù)均可痊愈,但因為結核病服藥時間較長,最少為6個月,部分患者因為藥物不良反應不耐受而中途停藥,致使延誤了病情,影響了治療效果[1]。所以,一定要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淖o理干預,提高患者服藥依從性,從而促使患者早日康復。為了探討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本文主要對我院收治的95例肺結核患者進行研究,現(xiàn)整理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對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5例肺結核患者予以研究,根據(jù)不同護理方法分為參照組(n=46,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組(n=49,給予護理干預)。參照組中,女23例,男23例;年齡在36~80歲,平均為(49.1±2.1)歲;病程在2~11年,平均為(4.5±1.1)年。干預組中,女24例,男25例;年齡在38~79歲,平均為(48.4±2.3)歲;病程在2~13年,平均為(4.8±1.0)年。對患者上述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可知,兩組對比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存在比較價值。
1.2 方法:參照組患者施行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內容:①護理人員應主動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的有關知識,如病因、治療方法及過程等,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②說明化療的目的與重要性,叮囑患者嚴格執(zhí)行醫(yī)囑內容,保證定時定量服藥,堅持完成整個化療;③向患者說明可能出現(xiàn)的藥物不良反應,讓患者做好心理準備,以免產生不必要的恐慌[2]。在此基礎上,干預組患者施行護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2.1 心理干預:肺結核患者在接受藥物治療的時候,均需要漫長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xiàn)一些不良反應,加之其屬于一種傳染性疾病,害怕受到社會的歧視,導致身心壓力較大,易產生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所以,護理人員必須主動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從而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鼓勵與開導患者,充分關心患者,同時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以此獲得患者信任,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進一步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
1.2.2 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應和患者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向其介紹疾病的有關知識,如發(fā)病機制、典型癥狀、傳播途徑、防治方法、藥物不良反應等,以此增加患者對疾病的了解,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同時,可采用發(fā)放健康教育手冊、設立宣傳欄、集體座談會、觀看相關視頻等方式開展健康教育,以此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3]。
1.2.3 飲食干預: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所以,應多食用瓜果蔬菜,確保大便順暢。同時,增加無機鹽的攝入,促進病灶鈣化及病情康復。此外,對脂肪攝入量進行嚴格控制,注意葷素搭配,提高患者食欲。
1.2.4 傳染途徑控制:護理人員應注重傳染途徑的說明,進而提高患者對疾病的重視。為患者準備專用杯具、碗筷等,且經常暴曬患者被褥,有效除菌消毒。保持病房通風,確保溫度、濕度適宜[4]。
1.2.5 家庭及社會支持:護理人員應多和患者家屬交流,讓患者家屬能夠了解患者內心需求,從而多關心與鼓勵患者。針對自我管理差的患者,應告知其家屬進行監(jiān)督,以此保證患者按時按量服藥。除此之外,鼓勵患者多參加集體活動,提高自身社會適應力,進而獲得社會支持。
1.2.6 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的時候,叮囑患者保持飲食平衡,具有足夠的休息時間,以免太過勞累;嚴格按照醫(yī)囑服藥,不可隨意更改服藥劑量或者停藥。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療情況,安排定期復查,以此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3 評定指標:采用ARS量表對患者服藥依從性予以評定,分值為0~10分,完全依從>8分,部分依從6~8分,不依從<6分。服藥依從性為完全依從率與部分依從率的總和[5]。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兩組觀察數(shù)據(jù)導入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1.0中,用百分比的形式表示患者服藥依從性,并給予χ2檢驗,如果P<0.05,代表兩組對比存在明顯差異。
干預組49例患者中,完全依從40例,部分依從8例,不依從1例,服藥依從性是98.0%;參照組46例患者中,完全依從28例,部分依從10例,不依從8例,服藥依從性是82.6%,組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肺部感染較為常見,通常由呼吸道傳播,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在20世紀50年代時,肺結核治療主要采用卡介苗、抗生素等藥物,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肺結核的流行趨勢;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因為部分區(qū)域政策不健全,人口流動較大,并且出現(xiàn)了耐藥分支桿菌,導致肺結核再次流行起來,嚴重威脅了公共衛(wèi)生安全[6]。
在肺結核治療中,因為療程較長,如果患者未嚴格遵照醫(yī)囑服藥,就會導致治療失敗。所以,在臨床治療期間中,一定要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確保治療效果。通常情況下,在對患者施行護理干預的時候,主要從心理干預、健康宣教、飲食干預、傳染途徑控制、家庭及社會支持、出院指導這幾個方面著手,這樣可以有效增加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明確服藥的目的與重要性,進而嚴格按照醫(yī)囑執(zhí)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干預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是98.0%,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的82.6%,組間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其與徐志勤[7]的研究報道十分相似,即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是98.6%,對照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是71.1%,對比存在明顯差異(P<0.05)。
總而言之,對肺結核患者施行護理干預,能夠明顯提高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可作為臨床首選護理模式予以應用普及。
[1] 王莉端,潘琴,陳榮,等.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yī)學,2014,35(11):1802-1803.
[2] 張素華,陳美云,易冬娟,等.護理干預對肺結核初治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4,22(10):258-260.
[3] 王雪豫,陳春萍,陳才妹,等.護理干預對115例復治涂陽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8):43-44.
[4] 孟桂云,楊風勤,李彥春,等.護理干預方法和程度不同對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防癆雜志,2015,37(8):815-818.
[5] 王麗.探討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健康文摘,2013,11(41):166-167.
[6] 袁霞.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38例服藥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醫(yī)學信息,2015,28(43):259-260.
[7] 徐志勤.護理干預對肺結核患者服藥依從性的影響分析[J].中國病案,2013,14(10):76-77.
R473.5
B
1671-8194(2017)31-02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