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峰
(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遼寧 阜新 123000)
替莫唑胺輔助化療對惡性腦膠質瘤術后療效和生存情況的分析
王宇峰
(阜新市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外科,遼寧 阜新 123000)
目的 分析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同步化療對惡性腦膠質瘤術后的治療效果與生存情況影響。方法 回顧選取我院收治的惡性腦膠質瘤手術患者97例,按照術后藥物治療方案的差異,分成兩組,對照組47例,單純采取化療藥物順鉑(cis-platinum complexes,NP)治療,研究組50例,以TMZ同步NP的方案治療。以6周期后評價兩組療效情況,并對全部入選者進行長期隨訪,統(tǒng)計兩組患者治療1、2年的生存情況。結果 研究組總有效率(84.00%)顯著高于對照組(59.57%)(P<0.05);用藥1、2年后,研究組生存率(分別為82.00%、58.0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63.83%、31.91%)(P均<0.05)。結論 TMZ同步化療可顯著改善惡性腦膠質瘤術后患者的病情程度,提高其生存周期,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模式。
替莫唑胺;化療;惡性腦膠質瘤
惡性腦膠質瘤為顱內常見腫瘤,主要是指膠質母細胞瘤與間質性星形細胞瘤,該病通常呈現浸潤性生長,具有手術難以根除的特點,其病死率和復發(fā)率均相對較高,對患者及其家屬生存質量構成重大危害。臨床上,對于惡性腦膠質瘤以往通常采取外科手術聯合化療的方案治療,但病患無瘤生存期較為短暫,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期[1-2]。近幾年,有理論研究提出[3],TMZ對惡性腦膠質瘤有較好療效,但相關調查卻較為少見,本研究結合我院實際經驗,將單純化療與化療聯合TMZ治療惡性腦膠質瘤術后療效及生存期情況加以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回顧性選擇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接診的惡性腦膠質瘤患者作為病例樣本,納入標準[4]:①入選者均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世界衛(wèi)生組織分級為Ⅲ~Ⅳ級[5],確診為惡性腦膠質瘤;②臨床資料完善,對研究內容知情同意;③入選者年齡低于70歲,預計生存期在半年以上。排除標準[6]:①對本研究用藥過敏者;②心肺、肝腎功能不健全或合并其他重大器質性病變者;③合并其他腦部疾病者。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達到倫理要求。從符合上述標準的病例中選取97例,依據治療方案的差異,分為兩組,對照組為單純
NP治療的患者,共收錄47例,性別男27例、女20例,年齡27~68歲,平均(43.41±4.96)歲,Ⅲ級36例,Ⅳ級11例;另選取病情無明顯差異的50例樣本為研究組,采取TMZ同步NP治療方案,該組患者性別男29例、女21例,年齡29~67歲,均(45.24±5.12)歲,Ⅲ級38例,Ⅳ級12例。兩組病情級別與人口學信息差異不顯著(P>0.05)。
1.2 治療方法:兩組均于術后3周開始用藥,對照組采用NP氯化鈉注射液(貴州漢方制藥公司;國藥準字H20020272;批號:090114、100825、110726):根據體表面積30 mg/m2,單日用藥1次。研究組同樣適用NP作為化療藥物,其用藥時間和生產商與對照組一致,但將劑量調至根據體表面積20 mg/m2,基于此,加用替莫唑胺膠囊(江蘇天士力帝益藥業(yè)公司;國藥準字H20040637;批號:081206、100928、110730):按體表面積150 mg/m2服藥,每日1次。兩組均以每周連續(xù)服藥5 d、休息2 d為1個療程,4個療程為1周期,連續(xù)治療6周期。
1.3 觀察指標:自病患用藥結束日期起,至研究人員最后一次隨訪日期或患者死亡具體日期作為死亡時間,統(tǒng)計兩組用藥后1、2年的生存、死亡病例數,并計算生存率。
1.4 療效評定: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實體腫瘤化療敏感度(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SIST)[7]測定:①CR(Complete remission,完全緩解):全部目標性病灶消失;②PR(Partial remission,部分緩解):主要病灶長徑之和縮小超過30%;③SD(Stable,穩(wěn)定):主要病灶長徑之和有所減小或增加,其減小范圍在30%以內,增加范圍在20%以內;④PD(Progress,進展):患者顱內產生新病灶或主要病灶范圍增加超過20%??傆行?(CR+PR)/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以SPSS18.0統(tǒng)計軟件作為數據分析程序,年齡均值等計量結果用(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行配對t檢驗,組內比較行成組t檢驗;生存率等計數結果的比較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2.1 兩組治療效果的比較:研究組CR24例、PR18例、SD5例、PD3例,總有效率為42例(84.00%),對照組CR16例、PR12例、SD9例、PD10例,總有效率為28例(59.57%),研究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生存率的比較:用藥1年后,研究組生存41例,死亡9例,生存率82.00%,對照組生存30例,死亡17例,生存率63.83%,組間差異顯著(P<0.05),用藥2年后,研究組生存29例,死亡21例,生存率58.00%,對照組生存15例,死亡32例,生存率31.91%,組間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用藥1、2年生存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均<0.05)。
惡性腦膠質瘤以手術治療為主要方法,由于大部分惡性腦膠質瘤生長于腦神經系統(tǒng)內,具有細胞分化異常、生長迅速等特點,臨床根治較為困難。因而,為了防止其復發(fā),達到根治目的,臨床醫(yī)師通常會在惡性腦膠質瘤術后進行輔助治療,化療即為其中的方案之一。既往多采取實體瘤的一線用藥NP進行治療,但由于NP受血腦屏障抑制,為達到病灶部位有效的血藥濃度,所需劑量偏大,會產生胃部或肺部劑量限制性毒性反應,患者往往難以耐受。而TMZ是一種咪唑并四嗪類烷化劑,主要用于治療惡性腦膠質瘤及術后病情控制,當前TMZ已代替亞硝脲類制劑,當作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準的適用于惡性腦膠質瘤治療的首選藥物,且成為2015年美國國立綜合癌癥網絡(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的安全有效治療原發(fā)和復發(fā)性惡性腦膠質瘤的首選藥物。雖然關于兩種藥物的文獻報道屢見不鮮,但至今仍缺乏兩種藥物聯用對惡性腦膠質瘤治療效果和預后的動態(tài)觀察,基于此,本研究選取以NP治療的病例和NP聯合TMZ治療的患者加以分析,研究發(fā)現,研究組于用藥后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在干預1、2年后,研究組的生存率仍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說明TMZ在治療惡性腦膠質瘤術后患者中發(fā)揮了較好療效,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存時間。這可能與TMZ具有良好的抗腫瘤活性,可通過血腦屏障,經非酶途徑,在正常生理pH值下,直接轉化成活性化合物3-甲基(三氮雜烯基)咪唑-4甲酰胺(MTIC),MTIC通過水解,生成活性代謝物,可不經機體臟器而分布于全身系統(tǒng),從而在起到抗腫瘤活性作用的同時,具有安全低毒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對惡性腦膠質瘤患者,服用TMZ輔助常規(guī)化療可顯著提高療效并改善其生存時間。
[1] 賈彥召,余杰,饒石磊.惡性腦膠質瘤同步放化療中替莫唑胺化療的不良反應及對策[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1):127-128.
[2] 呂東陽,徐瑩,閻英.惡性腦膠質瘤術后螺旋斷層放療聯合替莫唑胺治療的臨床護理[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7):638-639.
[3] 侯斌斌,林月慶,張杏蘭.腦膠質瘤術后調強放療聯合替莫唑胺化療的觀察和護理[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0):50-52.
[4] 劉桂超,胡學鋒,黃國森,等.調強放療聯合替莫唑胺同期化療治療惡性腦膠質瘤術后殘留病灶的近期療效[J].中國現代醫(yī)藥雜志,2013,15(8):23-26.
[5] 顏元良,錢龍,龔志成,等.國內調強放療聯合替莫唑胺化療治療惡性腦膠質瘤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15,20(1):64-0.
[6] 夏璐,周強,劉黎.惡性腦膠質瘤術后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療的療效觀察[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6,19(4):3-5.
[7] 何巧育,陳永博,陳川.調強放療聯合替莫唑胺化療治療惡性腦膠質瘤術后殘留[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23):4715-4715.
R739.41
B
1671-8194(2017)31-0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