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瑜
(沈陽市兒童醫(yī)院耳鼻喉科,遼寧 沈陽 110032)
腺樣體切除術聯(lián)合鼓膜切開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60例臨床效果分析
康 瑜
(沈陽市兒童醫(yī)院耳鼻喉科,遼寧 沈陽 110032)
目的 觀察并分析腺樣體切除術聯(lián)合鼓膜切開術在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時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予以鼻內鏡下腺體切除術聯(lián)合鼓膜切開術進行治療,觀察比較這60例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并發(fā)癥情況。結果 所有患者手術均順利進行,在手術后的8個月~1年對患者進行隨訪,60例患者的聽力均基本恢復至患病前水平,鼓膜完好,未見明顯穿孔,無復發(fā),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結論 在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時,應用鼻鏡內腺樣體切除術聯(lián)合鼓膜切開術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并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值得做進一步的臨床研究并應用推廣。
腺樣體切除術;鼓膜切開術;兒童分泌性中耳炎
分泌性中耳炎(SOM)在耳鼻喉科十分常見,是一種易致使兒童聽力下降的非化膿性中耳道疾病,其主要臨床特征為患者中耳鼓室有大量積液產生且伴隨聽力下降[1]。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一個重要的病發(fā)因素是患者的腺樣體肥大,且該病易對患者的智力發(fā)育、語言能力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采用何種方法對其進行治療是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2]。我院對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0例該病患者進行了鼻內鏡下腺體切除術聯(lián)合鼓膜切開術治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現(xiàn)將研究過程及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次研究選取的60例兒童中耳炎患者均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療,患者來我院治療前均未接受其他系統(tǒng)性治療,所有患者的診斷過程嚴格遵守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家長在與我院協(xié)商后均對本研究予以支持,并在我院出具的同意書上簽字?;颊咝g前均經過全身檢查,并已排除其中相關藥物過敏及手術和麻醉禁忌證患者。60例患者中男37例,女23例;共有81耳患有不同程度的中耳炎;患者年齡2~9歲,平均(5.79±1.34)歲;病程3個月~1年,平均(7.33±1.21)個月。
1.2 病例納入標準:①患者聽力受損,聽力損失范圍在56~70 dB;②患者經純音聽閾檢查,且結果顯示為傳導性聽力受損,氣導與鼓導之間的差值>10 dB;③患者年齡區(qū)間為2~11歲;④患者的聲導抗圖為B或C型;⑤經檢查,患者鼓膜后可見積液或液平面。
1.3 手術方法:患者取仰臥位,并行全身麻醉,經口氣管插管,采用開口器開口,向兩側鼻道分別插入細延長管,并對其進行固定,固定支點為口腔出路;向上對軟腭施加牽引力以便于對患者咽喉部位進行觀察,使用30°鼻內鏡對患者腺樣體的大小、形狀及與周圍鼻組織的解剖關系進行觀察,將低溫等離子系統(tǒng)的消融功率調整至第7檔位,同時調整止血功率至第3檔位,采用一次性Renex70刀頭經患者口腔并自上而下、自外而內地對患者的腺樣體進行消融,Renex70刀頭在消融過程中始終指向腺樣體。對患者的凸入后鼻孔及咽鼓管周圍出現(xiàn)的腺樣體進行徹底消融,進行上述操作時應對患者的咽鼓管圓枕進行有效保護,手術后予以患者抗生素以防止感染。
1.4 觀察指標:在術后的8個月~1年對患者進行隨訪與復查,復查內容為患者聽力水平、鼓膜結構及功能完整程度、并發(fā)癥及復發(fā)情況。
經治療,60例患者的聽力均基本恢復至患病前水平,鼓膜完好,未見明顯穿孔,無復發(fā),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
分泌性中耳炎作為一種常見的耳科疾病,對大多數(shù)患者的語言能力及智力發(fā)育均有影響,這種影響在兒童患者中尤為凸顯?,F(xiàn)代醫(yī)學認為,咽鼓管功能損傷、局部免疫反應等均是該病的病發(fā)因素。其中咽鼓管功能損傷與患者的腺樣體肥大密切相關,因此對患者肥大的腺狀體進行消融對提高治療效果的意義重大[3]。隨著聲導抗測試法在臨床上的廣泛開展及耳內鏡技術的普及,該病的診斷難度并不大。腺狀體肥大患者的主要表現(xiàn)為睡時打鼾并張口呼吸,患者多伴有慢性鼻竇炎和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4]。腺樣體肥大致使患者患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機制是:患者咽鼓管產生器質性或者功能性堵塞,導致其咽鼓管內液體反流,大量細菌在腺樣體中生長并繁殖,從而致使患者發(fā)生局部免疫異常。
本研究結果顯示,采用腺樣體切除術聯(lián)合鼓膜切開術治療的60例患者在治療的8個月~1年后,其聽力均基本恢復至患病前水平,鼓膜完好,未見明顯穿孔,無復發(fā),無并發(fā)癥出現(xiàn)。這表明,在對患者鼓膜進行切開的基礎上對腺樣體進行切除不僅能夠提高對其鼓室積液進行清除的效率,而且對解除腺樣體機械性壓迫咽鼓管有很大的作用。低溫等離子射頻消融術是現(xiàn)代醫(yī)學廣泛應用于腺樣體及扁桃體相關疾病的一種新型手術方法,與傳統(tǒng)手術相比,其具有術后疼痛程度低、遲發(fā)性出血少等優(yōu)點。該手術以生理鹽水作為遞質,利用雙極射頻通電電流而形成等離子場,從而將細胞間的生物鍵打開,以達到切除與消融的目的[5]。鼻內鏡下經口入路的手術方法在手術視野、操作便捷度、準確性等方面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可以選擇性地對致堵腺樣體進行消融,且對患者的咽鼓管圓枕和鼻咽后壁幾乎不產生損傷,對突入后鼻孔的腫大腺樣體組織的切除效率非常高。
綜上,在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時,應用鼻鏡內腺樣體切除術聯(lián)合鼓膜切開術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并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值得做進一步的臨床研究并應用推廣。
[1] 黃順德.低溫等離子腺樣體切除聯(lián)合鼓膜置管術和單一手術在兒童分泌性中耳炎中的療效對比[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6,22(8):1086-1088.
[2] 司俊紅.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治療[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3,11(1):179-180.
[3] 張志飛.淺析兒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臨床治療方法[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1,13(7):1270-1270.
[4] 沙穎紅.鼓膜置管聯(lián)合鼻內鏡下腺樣體切除治療兒童分泌性中耳炎患兒的臨床療效[J].醫(yī)療裝備,2016,29(12):122-123.
[5] 宋冰.兒童分泌性中耳炎實施腺樣體手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6,35(6):68-69.
R764.21
B
1671-8194(2017)31-004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