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英
(遼寧省朝陽縣人民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的應用意義探析
馬玉英
(遼寧省朝陽縣人民醫(yī)院,遼寧 朝陽 122000)
目的 分析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采用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我院婦產科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納入此次研究中,根據(jù)護理方法所存在的差異性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兩組護理方法分別為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以及常規(guī)護理,比對兩組患者應用效果。結果 觀察組以及對照組患者分別通過常規(guī)護理以及綜合護理后,其兩組護理滿意度經計算分別為88.89%以及75.56%,同時觀察組生活質量提升效果顯著,兩組間經比較后可知,差異顯著性加強,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結論 臨床中采用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能夠提升護理以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對患者的康復起到一定的促進效果。
子宮肌瘤;護理持續(xù)質量改進;應用效果
子宮肌瘤則是臨床中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婦科疾病,通過手術方法能夠將其進行切除,并緩解病情。但是手術會引起患者的應激反應,并對術后的恢復造成嚴重的影響[1]。而質量持續(xù)改進的主要原則為提升護理質量,因為可以提升患者的護理服務理念,因此有助于患者術后恢復。將納入此研究中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分別采用不同的護理方法,現(xiàn)將護理流程以及結果作如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將我院婦產科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90例子宮肌瘤患者納入此次研究中,所有患者通過相關檢查以及B超均診斷為子宮肌瘤。根據(jù)護理方法所存在的差異性分為觀察組以及對照組,各組患者的例數(shù)均為4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最大者為60歲,年齡最小者為33歲,平均年齡經過相關計算后為(42.7±2.8)歲,均病程時間經計算為(6.1±0.2)年;觀察組者年齡最大者為61歲,年齡最小者為34歲,平均年齡經過相關計算后為(43.1±3.5)歲,均病程時間經計算為(6.3±0.5)年,通過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予以計算(P>0.05),統(tǒng)計學意義未產生,可比性逐漸加強。
1.2 方法:護理人員將常規(guī)護理模式應用到對照組中,而觀察組患者則選擇護理持續(xù)質量改進模式。其護理內容包含以下內容:①對患者的資料予以評估。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年齡、疾病患病史,文化水平以及婚否等資料予以評估,以此來對其基本情況進行充分了解。②調查研究。在對患者實施護理方法之前,需要對患者予以調查,熟知患者在目前這個階段中想獲取哪些護理服務,或經過調查之后可以了解患者需要哪些服務可以增強,按照患者的自身的主觀要求以及需求,同時和調查后的資料予以相結合,編制針對性護理方案[2]。③護理人員觀察。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面部情緒以及心理狀態(tài)予以觀察,患者會通過其肢體語言充分表達出對護理服務的不足之處。大部分患者對于護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不會明確說明,因此需要加強護理人員的觀察力度。④歸納以及總結。對階段性的護理予以歸納并總結,將上段護理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予以總結[3],同時和患者進行溝通以及交流,并找出處理方法。與此同時還需要對護理重點予以總結。
1.3 評價指標[4]:采用生活質量評定量表對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予以評估,此量表中的內容為生理、心理、社會以及疾病,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的受損程度較高。并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說明患者護理滿意度則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觀察組以及對照中所涉及的數(shù)據(jù)均選擇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計算以及整理,計量資料以及計數(shù)資料則對其數(shù)據(jù)結果進行表示,兩組間經過計算后P<0.05,差異顯著性逐漸加強,統(tǒng)計學意義產生。
2.1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后的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經過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后,其生理評分為(31.7±9.8)分,心理評分為(22.5±5.6)分,疾病評分為(25.2±11.4)分,社會評分為(30.1±13.5)分,總體評分為(135.7±56.2)分;對照組經過常規(guī)護理后,其生理評分為(40.6±11.8)分,心理評分為(41.8±7.4)分,疾病評分為(39.6± 15.6)分,社會評分為(40.51±9.8)分,總體評分為(214.5±35.4)分;選擇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予以比對,差異顯著性逐漸加強,統(tǒng)計學意義產生。
2.2 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觀察組經過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其護理效果為非常滿意的例數(shù)28例,護理效果為滿意的例數(shù)12例,護理效果不滿意例數(shù)5例,護理滿意度為88.89%;對照組經常規(guī)護理后其護理效果為非常滿意的例數(shù)19例,護理效果為滿意的例數(shù)15例,護理效果不滿意例數(shù)11例,護理滿意度為75.56%,比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通過計算后可知加強其差異性,統(tǒng)計學意義產生。
子宮肌瘤不單單造成了患者的痛苦,同時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還會出現(xiàn)不孕現(xiàn)象,當子宮肌瘤出現(xiàn)破裂或者進展現(xiàn)象時極易轉變?yōu)榘?,因此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應對其予以相應的重視[5]。而藥物治療通常需要較長的時間,而治療效果并不顯著。介入治療后其治療效果雖然較為顯著,但是整體需要的時間依舊很長,并且介入治療的范圍存在一定的限制。而臨床中多采用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此治療方法可以將患者的病灶予以清除,但是會對患者產生創(chuàng)傷性,部分患者為了避免復發(fā),在可以將子宮進行保留時均接受此治療方法。
因為手術后患者的活動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時手術后還會出現(xiàn)疼痛感,所以患者對護理服務具有一定的敏感性[6]。此研究中將質量持續(xù)改進應用于觀察組中,以患者為中心,對其進行調查研究,同時和患者自身的一般資料予以相互結合,將其設置為護理的主要根據(jù),同時按照其資料所產生的變化對護理予以完善,并對護理方法進行適當?shù)恼{整,進而使護理服務可以充分滿足患者的需要。而對照組患者僅僅只采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通過比對分析可知,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和對照組相比較而言,明顯呈現(xiàn)上升趨勢,同時其生活質量經護理后顯著改善,由此能夠說明此護理方法對子宮肌瘤患者而言具有較強的優(yōu)勢。
綜上所述,護理人員在對子宮肌瘤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需要采用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模式,以此來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同時能夠提升總體護理質量,對患者的康復起到較強的促進作用,而此護理模式可以在臨床護理中推廣以及應用。
[1] 翟曉飛.優(yōu)質護理管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 2015,15(73):248.
[2] 李蘭萍.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4,11(2):129-131.
[3] 趙靜.質量持續(xù)改進應用于子宮肌瘤臨床護理中的效果[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6):22-23.
[4] 曹榮.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應用[J].醫(yī)藥前沿,2015,5(27):236-237.
[5] 趙曉麗.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在子宮肌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9(17):2420-2421.
[6] 張秀杰.實施護理質量持續(xù)改進在子宮肌瘤護理中的有效性分析[J].當代臨床醫(yī)刊,2015,28(3):1391.
[7] 陳大瓊,黃琪琳,龍梅,等.子宮肌瘤護理路徑實施表在手術患者健康宣教中的應用觀察[J].醫(yī)藥前沿,2012,2(3):106-107.
R473.73
B
1671-8194(2017)07-02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