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tǒng)·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全國常模的制定*

        2017-01-14 06:35:58吳雨晨蔡穎梁寶勇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6年6期
        關鍵詞:成年人總分維度

        吳雨晨蔡 穎梁寶勇

        (1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學院,哈爾濱 150001) (2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天津 300074)

        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tǒng)·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全國常模的制定*

        吳雨晨1,2蔡 穎1梁寶勇2

        (1哈爾濱工程大學人文學院,哈爾濱 150001) (2天津師范大學心理與行為研究院,天津 300074)

        應用 《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tǒng)·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對全國28個省、市、自治區(qū)的6425名成年人的應對風格進行了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全國常模。結果表明: (1)男性在注重問題的應對上得分高于女性,女性在注重情緒的應對上得分高于男性; (2)年輕人在應對風格總分和注重情緒的應對上得分均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3)城鎮(zhèn)人口在應對風格總分及注重問題的應對和注重情緒的應對兩個維度上得分均高于農村人口; (4)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應對風格總分及各維度的得分均顯著提高; (5)少數民族在應對風格總分和注重情緒的應對上得分高于漢族。

        心理健康素質,應對風格,中國成年人,全國常模。

        1 引言

        應對 (coping,又稱應付、因應)是人類適應社會生活的重要手段,與人的心理適應和健康密切相關。按照Lazarus和Folkman(1984)的定義:應對是個體在認知和行為上管理心理應激的不斷變動的過程。半個多世紀以來,關于應對的研究已經成為心理病理學、心身醫(yī)學、臨床心理學和咨詢心理學等學科的核心研究課題,成為心理學各個領域中研究最多的一個課題 (Somefield&McCrae, 2000;梁寶勇,2002)。Lazarus和Folkman(1984)認為應對影響心理健康的途徑有以下三種: (1)一些不良應對行為會直接產生不良影響; (2)應對方式的特征直接影響個體健康; (3)指向情緒的應對方式也會影響健康。心理健康素質是個體在遺傳和環(huán)境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某些內在的、相對穩(wěn)定的心理特質,這些心理特質影響或決定著個體的心理、生理和社會功能,并進而影響個體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 (梁寶勇,2004,2012)。而應對風格可被視作一種影響心理健康的 “亞特質 (sub-trait)”,是人格特質影響應激反應的重要中介變量之一,影響著人們對應激事件的反應類型和反應強度,也調節(jié)著人們對情境的適應過程和適應結果 (Edwards &Cooper,1988)。正是因為應對與人類的身心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應對一直以來都是國內外心理學研究領域所探討的最重要的課題之一 (梁寶勇, 2002)。Matheny等 (1986)認為應對不僅是消除或減弱應激源,不僅是所謂健康的或適應性的應對,它是任何預防、消除或減弱應激源的努力,無論健康還是不健康的、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這種努力也可能是以最小的痛苦方式對應激的影響給予忍受;應對首先可根據其斗爭或預防的本質來看待。廖友國 (2014)對國內近15年來有關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研究結果進行元分析,證實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存在密切關系,二者的關系存在調節(jié)效應,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的關系在不同測量工具間不存在顯著差異。

        在應對的研究領域中,主要的研究取向包括心理防御研究取向、應對過程研究取向和應對特質研究取向。根據 “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tǒng)的研制”的總體規(guī)劃,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采納應對特質研究取向 (梁寶勇,2012),將應對風格界定為個體在各種應激情境中都可能會表現(xiàn)出來的、帶有個人特點的應對方式的組合形式。也就是說,本研究所探討的不是個體在面對具體應激情境時的具體的應對方式,而是那些能夠體現(xiàn)其人格特點的、具有跨情境的相對一致性的應對方式的組合形式?;诖烁拍?,梁寶勇和吳雨晨 (2013)依據應對風格的二維模型,將應對風格確定為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兩個維度,編制了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研究表明,該量表結構清晰,信效度符合心理測量學要求 (梁寶勇,吳雨晨,2013)。然而由于缺乏成年人應對風格的分布狀況和普遍信息的參照,該量表尚不能有效解釋量表得分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實際意義。

        本研究旨在將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應用于更為廣泛的成年人群體之中,獲取更有代表性的大樣本資料,以此進一步比較不同人口學特征的成年人應對風格的差異,分析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普遍水平和分布狀況,最終建立該量表的全國常模,為量表結果提供更為可靠、豐富的解釋,從而從應對風格的角度更好地反映個體的心理健康素質。

        2 研究方法

        2.1 調查對象

        計劃總體抽取樣本量為6000人,根據分層抽樣的原則,從行政區(qū)域、性別、年齡、戶籍、教育程度、職業(yè)類別六個方面進行。六個方面所包含的具體類別所占的人數比例基本上依據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結果確定。全國采樣工作于2011年6月開始,2011年10月底至11月初問卷陸續(xù)回收,刪除無效問卷后,保留有效問卷6425份。由于取樣時,對年齡段的劃分基本上10歲一個年齡段。以此進行有關不同年齡階段的心理素質方面分析則過于細化,所以在本研究中將年齡劃分為三個階段,青年組(18~29)、中年組 (30~59)、老年組 (60以上)。實際抽樣的人數分布如下:男性3228人 (50.24%),女性3193人 (49.7%),性別欄缺失4人 (0.06%);年齡18-29歲1344人 (20.92%),30-59歲3883人(60.44%),60歲以上1198人 (18.64%);戶籍所在地為城鎮(zhèn)的 3225人 (50.19%),農村 3197人(49.76%),戶籍欄缺失3人 (0.05%);受教育程度為初中的 3502人 (54.51%), 高中 1551人(24.14%),大專以上1365人 (21.24%),學歷欄缺失7人 (0.11%);職業(yè)方面,單位負責人139人(2.16%)、專業(yè)技術人員749人 (11.66%)、辦事人員 416人 (6.47%)、商業(yè)服務業(yè)人員 1005人(15.64%)、農林牧副漁水業(yè)人員2454人 (38.19%)、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922人 (14.35%)、其他人員(學生、軍人)601人 (9.35%),職業(yè)欄缺失139人(2.16%);漢族6080人 (94.63%)、少數民族345人 (5.37%)。結果顯示,樣本采集的人口學資料比例情況比較符合采樣計劃設計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本調查中,采取無記名方式,由受過專門培訓的大學生和研究生調查員實時實地完成樣本的調查工作。

        2.2 調查工具

        2.2.1 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

        采用梁寶勇和吳雨晨 (2013)編制的中國人應對風格量表,該量表由33個項目組成,分成注重問題 (情境)的應對策略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兩個維度;采用4級計分方法,1=“幾乎從來不”,2=“有時”,3=“經?!?,4=“幾乎總是”。其中“注重問題的應對”維度中所有回避和逃避問題的應對項目都反向記分, “注重情緒的應對”維度中所有隱藏和壓抑等非表達性的應對方式也均反向計分??偡衷礁?,代表個體應對行為越積極主動,總分越低,代表個體應對行為越消極被動。注重問題的應對維度得分越高,意味著越傾向于直面和解決問題的應對風格;注重情緒的應對維度得分越高,意味著個體越傾向于直面、表達和設法解除情緒困擾的應對風格。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5,重測信度0.77,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及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兩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1和0.72。內容效度、結構效度、會聚效度均達到統(tǒng)計學標準。在本研究中,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為0.84,分半信度0.81,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及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兩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79和0.71。

        2.2.2 自編人口學變量問卷

        自編人口學變量問卷收集包括性別、年齡、民族、省份、戶籍、受教育程度、職業(yè)及年收入等人口學信息。

        2.3 數據整理與分析

        運用SPSS for windows 20.0對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主要進行描述統(tǒng)計、t檢驗及方差分析等。

        3 結果與分析

        3.1 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整體分析

        首先對6425名成年人應對風格總均分的數據分布進行分析。根據該量表的統(tǒng)計方法,應對風格總均分得分在1-4之間,該樣本平均值為2.57,標準差0.24,95%的置信區(qū)間2.56-2.57,偏度值為0.197,峰度值為0.436,經Kolmogorov-Smirnova檢驗,p<0.001,符合正態(tài)分布 (見圖1)。

        圖1 成年人應對風格總均分的頻數分布圖

        以應對風格量表總均分的平均分±2個標準差為界,將調查對象分為三組。應對風格量表總均分低于2.09(M-2SD)者為消極被動應對風格,共11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8%;高于3.05(M+2SD)者為積極主動應對風格,共20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2%;其余有6107人的得分在2.09-3.05之間,屬于一般應對風格,占調查總人數的95.1%。

        對應對風格各維度數據分布進行分析。表1顯示了應對風格的兩個維度 (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的均值、標準差以及平均值95%的置信區(qū)間。兩維度均分都在1-4之間,均分反映了該應對策略在樣本中平均水平。

        表1 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整體水平 (N=6425)

        3.2 成年人應對風格的人口學變量差異分析

        以應對風格總分及兩個維度為因變量,以性別、年齡和教育程度為自變量進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三個因變量在性別×教育程度、性別×年齡段、年齡段×教育程度以及性別×教育程度×年齡的交互作用均不顯著,因此,以下對人口學變量的差異不再分析交互作用。

        3.2.1 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性別差異

        對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性別差異進行分析,以性別為自變量,以應對風格量表總分及兩維度均分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總分在性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在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上均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男性在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女性 (t=5.60,p<0.001),在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上顯著低于女性 (t=-4.93,p<0.001)。不同性別的成年人應對風格得分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的成年人應對風格比較

        3.2.2 成年人應對風格的年齡差異

        對不同年齡段成年人應對風格的差異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中國成年人不同年齡段在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上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在總分[F(2,6422)=11.23,p<0.001]及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 [F(2,6422)=22.18,p<0.001]上存在顯著差異。以LSD法進行事后檢驗結果顯示,青年組在總分及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維度上得分顯著高于中年組和老年組,中年組和老年組不存在顯著差異。不同年齡段成年人應對風格的得分見表3。

        3.2.3 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戶籍所在地差異

        對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戶籍所在地差異進行分析,以戶籍所在地為自變量,以應對風格量表總分及兩維度均分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表明,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存在顯著的戶籍所在地差異,城鎮(zhèn)樣本在總分 (t=3.90,p<0.001)、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 (t=2.42,p<0.05)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t=4.43,p<0.001)上得分均顯著高于農村。不同戶籍所在地的成年人應對風格得分見表4。

        表3 不同年齡段的成年人應對風格比較

        表4 不同戶籍所在地的成年人應對風格比較

        3.2.4 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教育程度差異

        對不同教育程度成年人應對風格的差異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中國成年人不同教育程度在總分 [F(2,6415)=40.84,p<0.001]、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 [F(2,6415)=30.21,p<0.001]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 [F(2,6415)=24.54,p<0.001]上的得分均存在顯著差異。以LSD法進行事后檢驗結果顯示,在總分及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維度上,組間差異均顯著,大專以上>高中>初中;在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上,初中和高中組差異不顯著,大專以上對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的使用上顯著高于初中組和高中組。教育程度不同的成年人應對風格的得分結果見表5。

        表5 不同教育程度的成年人應對風格比較

        3.2.5 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民族差異

        對成年人應對風格的民族差異進行分析。因少數民族樣本量較少且分散,將民族重新編碼為漢族和少數民族,再以民族為自變量,以應對風格量表總分及兩維度均分為因變量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見表6。

        結果表明,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在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上不存在民族差異,在總分 (t=-3.07,p<0.01)及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 (t=-3.72,p<0.001)上存在顯著的民族差異,漢族得分顯著低于少數民族。

        4 討論

        通過全國范圍內分層抽樣調查,對所取得的6425名成年人有效樣本進行分析。從整體樣本分布形態(tài)來看,數據整體呈正態(tài)分布。應對風格量表總均分低于平均分兩個標準差之外的個體占調查總人數的1.8%;高于平均分兩個標準差者占調查總人數的3.2%;得分處于正負兩個標準差之間的個體占調查總人數的95.1%。多數人的應對風格處于中等水平。

        表6 不同民族的成年人應對風格比較

        在性別的差異上,男性在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上得分顯著高于女性,在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上顯著低于女性。在既往的研究中,Hanninen及Aro(1996)和Rudnicki等 (2001)曾發(fā)現(xiàn),在抑郁癥患者中,女性較男性更多地采用情緒集中的應對方式。這與本研究結果是一致的。在日常生活中被大眾所普遍接受的觀點即男性更為理性,女性更為感性。本研究的結果也與人們的普遍認識是一致的,男性更側重解決問題,較少會主動處理情緒,而女性更為感性,在應激情境下更傾向于首先減輕情緒困擾。

        在年齡差異上,中國成年人不同年齡段在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上不存在顯著的差異,而在總分及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上,年輕人得分均顯著高于中老年人??紤]到受試者皆為成年人,認知發(fā)展已達到相對成熟的階段,對自身所經歷的應激事件從注重問題的角度差異已不明顯。然而,從心理發(fā)展的角度而言,青春期是個體情緒體驗最為跌宕起伏的階段,對自身的情緒的關注及表達的需要都更為強烈,情緒的不穩(wěn)定性是這一階段的重要特點之一,一般認為,個體要到25歲甚至再晚一些才能完成身心和諧這一心理整合任務。因此,18-30歲這一年齡階段的青年人相較于30歲以上的成年人更傾向于表達情緒,在處理應激事件時,更容易直接宣泄情緒,在應對行為上更加積極主動。而對于三十而立以后的成年人,尤其是老年人,情緒表達更加含蓄,情緒波動更小。亦有研究表明,中老年人的心理問題較明顯,SCL-90的總分以及抑郁、焦慮、軀體化等9個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全國常模,且中老年人消極應對的得分越高,其心理健康的總體狀況越差 (黃永清,殷朝輝,2012)。隨著中老年人身體體質狀況逐漸下降,各種生活壓力的出現(xiàn)及各種娛樂活動的減少等因素影響,中老年人應對風格更加趨于消極,處理情緒以隱藏、退避等方式為主,從而會產生更多孤獨、無助、甚至是感到無用的心理,其應對行為與各種負性情緒相互影響,互為因果,從而可能嚴重影響到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

        在戶籍所在地差異上,城鎮(zhèn)成年人在應對風格總分及注重問題和注重情緒這兩種應對策略上得分均顯著高于農村。這與吳娟娟,馮源和陳旭(2008)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其原因,可能與城鎮(zhèn)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信息渠道更加多樣,各種思想觀念、行為模式等都更加多元化,視野更寬,生活在城鎮(zhèn)的成年人在應激情境面前更能夠調動更多的資源,面對問題,即能聚焦于問題,試著解決當前的困難,又能有更多途徑宣泄自己的情緒困擾,因此總體上應對行為傾向于更加積極主動。

        在教育程度差異上,不同教育程度在應對風格總分及注重問題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上的得分均存在顯著差異??傮w上呈現(xiàn)受教育程度越高,應對越積極主動的趨勢。隨著教育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大專以上文化水平的個體會更加積極地運用各種策略來應對各種應激事件。由于不斷地深造,個體的知識涉獵面越來越寬,有更多機會學習有助于了解自我,促進個人成長及處理各種問題和負面情緒的心理知識,從而更加積極地從針對問題和針對情緒這兩個角度來應對壓力的,在應激情境中,不論是針對問題主動解決上,還是努力疏解自己的情緒上,都明顯要比低學歷者更加積極。

        在民族差異上,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在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上不存在民族差異,在應對風格總分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上存在顯著的民族差異,漢族顯著低于少數民族。眾所周知,少數民族大多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群體意識更強,更善于用身體語言表達情緒。少數民族通常有很多傳統(tǒng)節(jié)日,例如潑水節(jié),火把節(jié)等等,更像是群體釋放情緒的環(huán)節(jié)。他們在歌舞中疏解情緒,表達情感,排解內心的痛苦,因此在注重情緒的應對風格上相對要比漢族得分高。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本調查有效樣本中少數民族人數較少,這個結論可能需要得到進一步研究的證實。

        綜合以上人口統(tǒng)計學差異性檢驗的結果可以看出,單純的說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哪種更健康是不恰當的。性別的差異、年齡的增長、戶籍的不同、教育程度的差異以及民族的差異都會對個體應對風格帶來一定的影響。由于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的計分方法采用的是將所有逃避、回避問題及隱藏情感等的應對方式均予以反向計分,因此可以視為得分越高越傾向于主動、積極采取措施 (針對問題或是針對情緒)去應對,得分越低越傾向于被動、逃避地消極應對。梁寶勇,吳雨晨(2013)研究發(fā)現(xiàn)注重問題和注重情緒這兩種應對風格都與應激反應有顯著負相關,這說明積極去處理問題和宣泄、平復情緒都是有益于緩解應激狀態(tài)的。而很多研究將注重情緒的應對方式稱作 “消極的應對方式”,且大多顯示注重情緒的應對方式同應激反應呈顯著正相關,如 (Macrodimitris&Endler, 2001),針對這一點,梁寶勇 (2002,2014)指出這種推論的不適當性甚至錯誤,認為應激條件下個體依據自己所面對的問題和主客觀條件選擇不同的應對策略和手段,只要能夠改善自己的情況,這些手段 (不管是注重問題的還是注重情緒的應對方式)都是有意義的、適應的。Stanton等 (2000)、Zellars和Perrewe(2001)以及Koeske和Kirk(1993)都曾在研究中得到這一相同的結論。

        5 結論

        根據對本調查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中國成年男性在注重問題的應對上得分高于女性,女性在注重情緒的應對上得分高于男性; (2)年輕人在應對風格總分和注重情緒的應對上得分均高于中年人和老年人; (3)城鎮(zhèn)成年人在總分、注重問題的應對策略和注重情緒的應對策略上得分均高于農村; (4)隨著教育水平的提高,應對風格總分及兩個維度的得分均顯著提高;(5)少數民族在應對風格總分和注重情緒的應對上得分高于漢族。

        黃永清,殷朝輝.(2012).應對方式與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相關性研究.中國社會醫(yī)學雜志,29(1),29-31.

        梁寶勇.(2002).應對研究的成果、問題與解決辦法.心理學報, 34(6),643-650.

        梁寶勇.(2004).關于心理健康素質及其結構的思考.心理與行為研究,2(4),577-581.

        梁寶勇.(2012).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tǒng)·基本概念、理論與編制構思.心理與行為研究,10(4),269-277.

        梁寶勇.(2014).素質-應激交互調節(jié)與中介模型.北京大學醫(yī)學出版社.

        梁寶勇,吳雨晨.(2013).心理健康素質測評系統(tǒng)·中國成年人應對風格量表的編制.心理與行為研究,11(1),9-15.

        廖友國.(2014).中國人應對方式與心理健康關系的元分析.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2(5),897-900.

        吳娟娟,馮源,陳旭.(2008).大學生應對風格發(fā)展特點研究.中國學校衛(wèi)生,29(4),306-308.

        Edwards,J.R.,&Cooper,C.L.(1988).Researching stress,coping and health: The theoret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ssues. Psychological Medicine,18,15-20.

        Hanninen,V.,&Aro,H.(1996).Sex differences in coping and depression among adults.Soc Sci Med,43(10),1453-1460.

        Koeske,G.F.,& Kirk,S.A.(1993).Coping with job stress: Which strategies work best? JournalofOccupational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66(4),319-336.

        Lazarus,R.S.,& Folkman,S.(1984).Stress,appraisal,and coping.New York:Springer.

        Matheny,K.B.,&Others,A.(1986).Stress coping:A quali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14(4),499-549.

        Macrodimitris,S.D.,&Endler,N.S.(2001).Coping,control and adjustment in type 2 diabets.Health Psychology,20(3),208-216. Rudnicki,S.R.,Graham.J.L.,Habboushe.D.F.,&Ross,R.D. (2001).Social support and avoidant coping:Correlates of depressed mood during pregnancy in minority women.Women Heath,34(3),19-34.

        Somefield,M.R.,&McCrae,R.R.(2000).Stress and coping research:Method logical challenges,theoretical advances,and clinical applications.American Psychologist,55(6),620-625.

        Stanton,A.L.,Kirk,S.B.,Cameron,C.L.,& Danoffburg,S. (2000).Coping through emotional approach:Scale 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78 (6),1150-1169.

        Zellars,K.L.,&Perrewe,P.(2001).Affective personality and the contentofemotionalsocialsupport:Coping in organiz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86(3),459-467.

        Psychology Health Diathesis Assessment System:Establishing National Norms of Coping Style Scale for Chinese Adults

        Wu Yuchen1,2,Cai Ying1,Liang Baoyong2
        (1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College,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Harbin 150001;2 Academy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Tianjin 300074)

        ‘Coping Style Scale for Chinese Adults’,as one of the subscale of‘Chinese Adults Mental Health Diathesis Scales’,has been applied to investigate the coping styles of 6425 Chinese adults from 28 provin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1)Regarding the task focused coping strategy,males′scores are higher than females′; whereas,regarding the emotion focused coping strategy,females′scores are higher than males′;2)the young participant′s scores are higher than the middle-aged and old participants on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emotion focused coping strategy;3)the urban participants outscore the rural participants on both the total score and the score of the task focused coping strategy and the emotion focused coping strategy;4)the higher the academic levels participants complete,the higher the scores of both total and each dimension the participants receive;5) regarding the nationality variation,the scores of the participants with ethnic minorities are higher than the participants with Han nationality on total scores and emotion focused coping strategy.

        mental health diathesis,coping style,Chinese adults,national norm.

        B849

        2015-12-30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 (12JJD190003)和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 (HEUCF20141303)。

        梁寶勇,E-mail:liangby0808@126.com。

        猜你喜歡
        成年人總分維度
        成年人的告別
        成年人爆笑日常
        意林(2020年16期)2020-08-28 11:11:24
        淺論詩中“史”識的四個維度
        中華詩詞(2019年7期)2019-11-25 01:43:00
        成年人的辛苦
        第59屆IMO團體總分前十名的代表隊及總分
        中等數學(2018年8期)2018-12-01 00:48:55
        光的維度
        燈與照明(2016年4期)2016-06-05 09:01:45
        “五個維度”解有機化學推斷題
        一年級語文上冊總復習(一)
        一年級下冊期末考試
        一年級下冊期末復習題
        国产乱人伦av在线麻豆a| 吃下面吃胸在线看无码| 亚洲成人色黄网站久久| 青青草视频在线观看色| 国产99在线 | 亚洲| 欧美色aⅴ欧美综合色| 粉嫩小泬无遮挡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免费| 国产又猛又黄又爽| 国产成人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 亲少妇摸少妇和少妇啪啪|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久久| 免费网站看av片|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 日韩av在线不卡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点| 老少配老妇老熟女中文普通话 | 白色月光免费观看完整版|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 | 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蜜桃| 国产人成精品免费久久久| 欧美另类高清zo欧美| av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乱子| 久久亚洲综合亚洲综合|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最新| 比比资源先锋影音网| 国产精品女同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伦理| 久久国产精品99精品国产| 中文字幕少妇AV|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国产视频| 邻居少妇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免费观看又色又爽又黄的韩国| 无码专区无码专区视频网址|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在线免费| 日射精情感性色视频| 天天躁日日操狠狠操欧美老妇| 好看的中文字幕中文在线| av国产传媒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视频牛仔裤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