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豫南地區(qū)大麻-黃/紅麻接茬栽培技術

        2017-01-13 06:20:39郭曉彥張麗霞李梅呂玉虎潘茲亮喬利陳雪青史鵬飛
        中國麻業(yè)科學 2017年1期
        關鍵詞:紅麻黃麻大麻

        郭曉彥,張麗霞,李梅,呂玉虎,潘茲亮,喬利,陳雪青,史鵬飛

        (信陽市農業(yè)科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豫南地區(qū)大麻-黃/紅麻接茬栽培技術

        郭曉彥,張麗霞,李梅,呂玉虎,潘茲亮*,喬利,陳雪青,史鵬飛

        (信陽市農業(yè)科學院河南信陽464000)

        信陽地區(qū)是紅麻主產(chǎn)區(qū)之一,也種植有大麻、黃麻。紅麻產(chǎn)業(yè)在豫南地區(qū)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麻農一年只種一茬造成了土地閑置、效益不佳。筆者通過3年大田試驗,設計3個不同接茬時間(6月10日、6月20日、6月30日),安排大麻和黃/紅麻接茬種植,其凈收益、產(chǎn)投比與單茬常規(guī)種植均有增加,其中6月20日接茬凈收益和產(chǎn)投比最高。因此,在耕地日益緊張的今天,通過茬口的合理安排,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麻農的收入,經(jīng)濟、社會效益比較突出,建議大面積推廣應用。本文詳細總結了豫南地區(qū)大麻-黃/紅麻接茬栽培技術,以期為麻農接茬種植提供科學指導。

        大麻;紅麻;黃麻;接茬;栽培技術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對健康和環(huán)保的關注已成為時尚的主題。麻的天然特性,順應了時代潮流,已經(jīng)成為時尚消費的最佳選擇。全球對天然纖維的需求量每年正以8%的速度增長,麻類纖維織物的需求量更是以每年15%~20%的速度遞增[1]。豫南地區(qū)麻作的種植主要是夏播麥茬紅麻(Hibiscus cannabinus L.)或春播大麻(Cannabis sativa L.)和紅麻,紅麻9月底10月初收獲后到次年紅麻5月左右種植之間,有長達大概6個月的土地閑置期,而大麻冬春播種,6~7月收獲后也有長達5個月以上的土地閑置期,這種種植模式造成土地資源的極大浪費[2]。在不與糧食爭地的前提下,如何提高麻類產(chǎn)品、副產(chǎn)品的產(chǎn)量則是關鍵。通過一年兩茬接茬種植麻類作物,既提高了產(chǎn)量、增加了麻農的經(jīng)濟收益,又滿足了人們對麻類纖維織物增加的需求量。

        筆者連續(xù)3年對大麻-黃/紅麻接茬試驗進行了研究,試驗設計如下:前茬大麻3月7日播種,設計6月10日、6月20日和6月30日3個收獲期。后茬作物在前茬收獲后立即整地播種,播期分別為6月11日、6月21日和7月1日,l0月10日統(tǒng)一收獲。結果顯示:大麻-黃麻(Corchorus capsularis L)種植模式,麻纖總產(chǎn)量比單獨種植大麻或黃麻分別最低增產(chǎn)90.8%和34.2%。大麻-紅麻種植模式,麻纖總產(chǎn)量比單獨種植大麻或紅麻分別最少增產(chǎn)92.7%和28.8%;同時,大麻和黃麻/紅麻接茬種植,其凈收益和產(chǎn)投比均較單獨播種時增加,而且6月20日左右接茬凈收益和產(chǎn)投比最高[2]。

        現(xiàn)將豫南麻區(qū)大麻與紅麻、黃麻的接茬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茬口安排

        前茬大麻:固始大麻,固始當?shù)仄贩N。

        后茬紅麻:“雜紅952”,信陽市農業(yè)科學院與福建農林大學合作培育紅麻新品種。

        后茬黃麻:“福黃麻1號”,引自福建農林大學。

        2 栽培技術要點

        2.1 及時整地

        種麻的土壤,要實行深耕,加深活土層,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增強土壤蓄水保肥能力,以利于麻類根系發(fā)育,促進植株生長,從而提高產(chǎn)量。

        在秋、冬季農閑時將田犁好,利用霜凍促進土壤風化,改變土壤團粒結構,改善土壤環(huán)境,在播種前趁天晴時將麻地再犁耙一遍備播。通過這種整地,整出的地質量高、土塊小、墑情好,有利于麻苗出的快而整齊,為兩茬麻高產(chǎn)打下基礎。大麻收獲后,應立即整地施肥為黃/紅麻及時播種做好準備。

        2.2 科學播種

        2.2.1 精選種子

        生產(chǎn)實踐證明,精選種子是培育早苗、齊苗、壯苗的一項有效措施。播種用的種子要經(jīng)過風選和篩選,除去癟籽、嫩籽以及雜質,挑選飽滿、大小均勻、色澤新鮮且發(fā)芽率高(90%以上)的種子播種,從而提高出苗率和達到苗全苗齊苗壯的要求。

        2.2.2 適期播種

        大麻種子能在低溫(1~3℃)條件下發(fā)芽,其幼苗又有忍耐短暫低溫的能力,豫南麻區(qū)一般在年前11~12月播種或年后土壤解凍立即播種,7月上旬收獲。若接茬種植黃/紅麻,大麻應在3月7日左右播種,在6月20日左右收獲大麻。大麻收獲后立即整地種植黃/紅麻[3]。

        2.2.3 播種方式

        麻類作物播種方式有撒播、條播、點播三種。麻農在播種時,一般采用撒播的方式,麻株長出以后表現(xiàn)為大小不一,密疏不均,其群體優(yōu)勢和個體優(yōu)勢都很難發(fā)揮,從而直接導致麻纖維產(chǎn)量下降??茖W的播種方式是機械條播,播種時一般按33 cm的行距開溝播種。機械條播下籽均勻、播深一致、出苗整齊,便于田間管理。

        2.2.4 播種量及播種深度

        豫南麻區(qū),大麻的適宜播種量為45 kg/hm2左右,大麻種子頂土力弱,宜于淺播,播深以3 cm為宜。紅麻播量適宜為15~22.5 kg/hm2,黃麻播量適宜為7.5~11.25 kg/hm2,黃/紅麻播深3~4 cm均可。

        2.2.5 種植密度

        大麻種植密度以24萬株/hm2為宜,紅麻18~21萬株/hm2,黃麻21~24萬株/hm2。合理的群體密度能在大面積上實現(xiàn)苗全苗壯,減少笨麻率,促進群體生長整齊一致。既保證了單位面積上有足夠的株數(shù),又能保證個體正常生產(chǎn)發(fā)育,使個體和群體協(xié)調起來,從而獲得高產(chǎn)[4]。

        2.3 合理施肥

        麻類作物對土壤肥力反應比較敏感,無論選用哪種土壤或前茬栽培麻類作物,都應重視足量施用肥料,方能達到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效果。

        2.3.1 增施基肥

        紅麻在整個生長期需肥量大,基肥可以持續(xù)不斷地供給麻株生長所需的養(yǎng)分,給根群生長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基肥應一次施足,一般要占總施肥量70%~80%以上。兩茬麻類作物,配合整地均施用N∶P2O5∶K2O=15∶15∶15的三元復合肥750 kg/hm2作基肥,中間追肥2~3次。

        2.3.2 早施追肥

        追肥一般宜早。大麻以苗高25~30 cm、將進入快速生長期時,結合灌頭水追肥為最適宜。這時追肥要比株高1 m時追肥增產(chǎn)5%~15%。追施化肥量一般每公頃用尿素112.5~150 kg。在麻生長期間看長勢進行追肥,在追肥過程中,要防止氮肥用量過多造成枝葉生長旺盛,而皮、骨發(fā)育不良,引起倒伏。要重視增施鉀肥,以加速纖維發(fā)育,增強抗倒、抗風能力。黃紅麻在5~6片真葉期和17片真葉期時分別追施尿素和氯化鉀75~112.5 kg/hm2和37.5~75 kg/hm2。追肥時應避免撒施不勻,引起田間麻株相互競長,造成生長不齊,笨麻增多,出麻率降低等。

        2.4 田間管理

        2.4.1 確保全苗

        從出苗到快速生長期開始是麻作的苗期階段。在此期間麻田管理的中心任務是確保全苗。全苗是高產(chǎn)的基礎,它能夠促進根系發(fā)育,培養(yǎng)整齊健壯的幼苗群體,為進入快速生長打好基礎[4]。麻播種后如因干旱引起土壤水分不足,種子落干而不能萌發(fā)成苗,則需補種。如因播后大雨引起土壤板結,使種子出苗后不能出土,可用釘齒耙碎表土,助苗出土。苗期還應防治地老虎、螻蛄等地下害蟲。出苗后要及時查苗補缺,補缺最好是就地取材,移密補稀。最好雙株補栽,特別是要取壯苗、高苗補栽,以免栽后被周圍麻苗所欺而形成弱苗。如缺苗較多補栽苗來源有困難,麻苗又相對小時,應及時催芽補種。

        2.4.1 間苗與定苗

        合理控制群體,可以有效調整個體與群體的矛盾,提高光能利用率,因此間苗、定苗是保證密植高產(chǎn)的關鍵措施之一。間苗應遵循“去小留大,去密留稀”的原則,以葉不搭葉為標準。定苗時應“去兩頭留中間”即去掉過大、過小苗(根據(jù)種植密度定苗,如每公頃密度24萬株,1壟2行,則每行1米留12株,其他密度照此類推)。大麻一般間苗1次、定苗1次,黃/紅麻則是間苗2~3次、定苗1次,要求做到早間、留勻,適時定苗,達到培育壯苗的要求。大麻間苗宜在出苗后10~15 d內進行,按預定密度的要求,苗高14~20 cm時進行定苗。黃/紅麻在出苗后立即間苗1次,間弱去強留中間,留勻苗距,使之生長整齊一致,然后在2~4片真葉期和3~5片真葉期再進行2次,5~6片真葉期定苗。

        2.4.2 中耕與培土

        中耕是苗期的重要管理措施,具有松土除草、散濕增溫、促下控上、使幼苗主根深扎和較早較快地生長側根的作用。麻田要早中耕、細中耕,一般中耕兩次,除結合間、定苗進行中耕外,在麻田封行前再進行一次中耕。紅麻是雙子葉植物,播種后可用丁草胺2.25 L/hm2對水600 kg噴霧進行雜草封殺;快速生長期如遇草害可用蓋草能150 ml/hm2對水600 kg噴霧防除;中后期如在高溫季節(jié),麻株已長高,可結合追肥,用碳酸氫銨和過磷酸鈣各187.5 kg/hm2在麻株間均勻撒施,可達到除草的效果。

        培土的時期在快速生長期。培土可使幼苗根系深扎,控制旺苗長勢,促進弱苗趕上壯苗,以提高麻田群體的整齊度,這樣麻株群體在以后能均衡生長、減少弱株,以防后期倒伏。如在8月底遇強對流天氣造成倒伏,則應緊急人工扶麻。具體做法是,把鄰近兩行的紅麻扎成三角形或“人”字形的紅麻束,使其相互支撐,能大大增強抗風能力。

        后期拔除笨麻也非常重要。笨麻是指那些株高只達正常株高2/3以下的矮小麻株。笨麻麻皮薄,經(jīng)濟價值低,而且易招致病蟲,又與正常麻株爭奪水分、養(yǎng)分、妨礙通風透光。因此,紅麻生育后期應拔除笨麻,以改善麻地通風透光條件,利于正常麻株生長,提高品質和產(chǎn)量。

        2.4.3 科學管水,以水調肥

        麻類作物苗期生長量小,需水較少,以排漬為主,旺長期生長量大,缺水會影響生長發(fā)育,應及時灌水,避免苗期缺水發(fā)芽不好和旺長期失水凋萎。旺長期及時補充水分,還可以達到以水調肥,促進微生物活動和有機物質分解與釋放養(yǎng)分。灌溉方便的地塊要保持土壤濕潤,使土壤見黑不見白,見濕不見水,丘陵旱地盡可能保持干濕交替,并與除草中耕結合,在伏旱前除草松土能達到減少蒸發(fā)和保墑的效果。黃/紅麻生長后期,氣溫較高,強對流天氣較多,注意灌溉和排澇。

        2.5 病蟲害防治

        豫南麻作,病蟲害較少。病蟲害特定年份發(fā)生。主要病蟲害介紹如下:

        2.5.1 大麻葉甲

        俗稱麻跳蚤或地蹦子、地狗子,為一種青銅綠色的甲蟲。該蟲體長1.8~2.6 mm,翅鞘先端濃赤褐色,腿節(jié)非常發(fā)達,善于跳躍。我國各地麻區(qū)均有發(fā)生。麻葉甲以成蟲在土中1~1.5 cm處或麻葉、殘草、植物殘株及土壤裂縫處越冬。成蟲啃食大麻葉片成許多小孔,影響麻株生長,也啃食花序和未成熟種子,以苗期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除用化學農藥進行防治外,還可用八股根及山槐根葉0.5 kg,加水2.5 kg煮一小時的藥液噴殺;實行輪作,清除田間雜草,可減輕危害。

        2.5.2 大麻小象鼻蟲

        此蟲專食大麻。成蟲為害麻蟲、麻鞘和腋芽,使麻株停止生長,從腋芽發(fā)杈,形成雙頭。幼蟲蛀食麻莖,受傷處呈腫瘤狀,遇大風易折斷,影響纖維產(chǎn)量和品質,成蟲為灰褐色的小型甲蟲,體長2.3~2. 8 mm,體寬1.4~1.9 mm,呈卵圓形,口吻甚長,雄蟲腹端稍圓形,初產(chǎn)時無色透明,長0.5 mm,寬0.3~0.35 mm,近孵化進變?yōu)榘底仙L0.7 mm,寬0.4~0.43 mm。幼蟲乳白色,體彎象新月形。老熟幼蟲為黃白色,體長3.3~3.8 mm。蛹乳白色,長2.35~2.8 mm,藏匿于圓形的土繭內。

        防治方法:應掌握在成蟲剛出土還未產(chǎn)卵之前進行藥劑防治。

        2.5.3 大麻褐斑?。ɑ蚍Q大麻斑點病)

        多數(shù)在老葉上發(fā)生,最初葉表面出現(xiàn),暗褐色斑點,以后斑點擴大成圓形或近圓形,中央部分變成淡褐色,周圍蒼黃色,背面密生灰色的霉。此病多在7月發(fā)生,為害嚴重時形成早期落葉。

        防治方法:氮磷鉀三要素肥料配合使用,增強麻株抗病力;發(fā)病時噴波爾多液2~3次。

        2.5.4 大麻菌核病

        整個生長期均可發(fā)生,在高溫多濕條件下發(fā)生最快。一般于苗高30 cm時在麻苗離地10 cm處發(fā)生灰黑色不規(guī)則形病斑,漸次擴大并密生黑灰色的霉,幼苗即在此折斷死亡。當麻株長到1 m以上發(fā)生此病時,葉片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形黃白色病斑,其上有許多黑色的鼠屎狀的菌核。

        防治方法:拔除病株燒草;發(fā)病初期噴波爾多液2~3次。

        2.5.5 紅麻炭疽病

        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單胞無色,孢子萌發(fā)、病菌生長溫限5~35℃,適溫為25℃,最適相對濕度近100%。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幼芽染病胚軸呈黃褐色腐爛,有的出土不久病部軟化縊縮或猝倒而死。子葉染病初生紫紅色小點,后變?yōu)榻鼒A形至不規(guī)則形黃褐色或灰白色病斑,四周紫紅色。真葉染病癥狀與子葉相似,但可沿葉脈擴展,使葉片局部扭曲。莖部染病產(chǎn)生黃褐色近橢圓形。

        6~8月份是信陽地區(qū)紅麻炭疽的發(fā)病高峰期,若有發(fā)生可用50%退菌特500倍液或50%炭疽福美400倍溶液噴霧防治,每公頃用藥液900 kg,每隔一周噴一次,連噴2~3次。加強麻田管理。雨后及時排水,嚴防濕氣滯留,避免偏施過施氮肥,適當增施鉀肥,注意提高抗病力。

        2.5.6 紅麻根結線蟲病

        紅麻根結線蟲病俗稱“根瘤線蟲病”、“根線蟲病“、“雞爪病”、“麻薯”等,受害紅麻一般減產(chǎn)20%~30%,嚴重者達50%以上。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極部初生很多細小根瘤,后可長到綠豆至大豆或蠶豆粒大小。蟲癭初為黃白色,后變褐或全根腐爛。嚴重時每株根系上生數(shù)十個根瘤,有的相互融合引起全根或側根腫脹扭曲變形,細根毛很少,地上部葉色變黃或株枯。

        防治方法:中耕除草、及時灌水抗旱及合理施肥,如施用氯化鉀及錳、硼、銅、鋅、鉬等微量元素肥料,可增強植株抗病性。必要時選10%力滿庫顆粒劑,5 kg/666.7 m2,效果很好[6]。

        2.5.7 黃麻炭疽病

        為害幼苗和成株,是圓果種黃麻重要病害。苗期染病,莖基產(chǎn)生黑褐色病變,縊縮,終致萎蔫折倒枯死。成株葉部染病葉痕部生黑褐色或黑色不規(guī)則凹陷干裂斑,長達數(shù)厘米,病部表面現(xiàn)黑色小粒點,即病菌分生孢子盤。葉上病斑近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黑褐色,沿脈擴展變黑。成株莖部染病,產(chǎn)生不規(guī)則形稍隆起的黑褐色病變,一般不深入到纖維層,也不產(chǎn)生分生孢子盤。蒴果染病,變?yōu)楹谏?,嚴重時擴展到全果或侵入到種子,使種子不能正常發(fā)育[7]。

        防治方法:加強麻田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做到施肥合理。生產(chǎn)上施用鉀、鈣可減輕發(fā)病,氮肥、磷肥過多易發(fā)病。雨后及時開溝排水,防止?jié)駳鉁簟?/p>

        藥劑防治:于苗期或成株期初發(fā)病時噴灑75%百菌清或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80%大富丹可濕性粉劑或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

        2.5.8 黃麻立枯病

        是黃麻上一種重要病害,在黃麻整個生育期都可發(fā)生,主要侵害莖稈,以致黃麻整株枯死。對黃麻的產(chǎn)量和質量都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黃麻立枯病為土傳性病害,藥劑拌種是預防其發(fā)病的最佳方法。在播種前用400 g/L萎銹·福美雙種子懸浮劑進行拌種,用量為每100 kg種子用制劑400~500 g,制劑可以不稀釋直接使用;如果稀釋,可按1∶1~4進行稀釋,用水量越少越好。或選用25 g/L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進行拌種,方法為每100 kg種子用制劑600~800 g,將制劑稀釋到1~2 L,與種子混勻,在立枯病發(fā)生初期或發(fā)病前,用70%敵磺鈉可溶性粉劑800倍液進行莖葉噴霧,每隔7~10 d噴一次,連續(xù)用藥2~3次,或對植株進行潑澆,每株用藥液50 ml左右[8]。

        2.6 適時收獲

        收獲早晚對麻類作物產(chǎn)量和品質有很大關系。收獲越晚,產(chǎn)量越高,但纖維粗硬,品質變劣;收獲過早,則纖維不成熟,雖色白、柔軟,但強力降低。豫南麻區(qū)接茬試驗中大麻6月20日收獲然后接后茬黃/紅麻最好,前后兩茬綜合產(chǎn)量最高,經(jīng)濟效益最好。但從產(chǎn)量、性狀、經(jīng)濟效益綜合來看,推薦大麻和紅麻接茬。本著輕簡化栽培的原則,大麻收獲后,紅麻接茬種植更具經(jīng)濟效益。

        [1]熊和平.我國麻類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與對策[Z].在國家麻類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建設啟動大會上的講話,2009-02-05.

        [2]張麗霞,郭曉彥,呂玉虎等.大麻-黃麻/紅麻1年2茬種植技術初探[J].中國農學通報,2016,32(3):48-53.

        [3]呂玉虎,潘茲亮,彭保宏,等.播期對信陽紅麻纖維產(chǎn)量及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J].中國麻業(yè)科學,2008,30(4):214-216.

        [4]呂玉虎,沈仲志,陳應霞,等.信陽地區(qū)紅麻高產(chǎn)栽培技術[J].中國麻業(yè),2004,26(6):275-276.

        [5]祁建民,劉國忠.黃麻紅麻品種與高效配套技術[M].北京:臺海出版社,2007:24.

        [6]喬利,潘茲亮,呂玉虎,等.信陽地區(qū)紅麻田根結線蟲的鑒定及綜合防治技術[J].中國植保導刊,2015,9:37-39.

        [7]潘茲亮,喬利,王守寶,等.豫南地區(qū)黃麻主要病害的發(fā)生及防治方法[J].中國麻業(yè)科學,2012,34(1):15-18.

        [8]潘茲亮,喬利,呂玉虎,等.信陽地區(qū)黃麻立枯病的發(fā)生情況與綜合防治[J].中國麻業(yè)科學,2011,33(6):294-297.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em p-Jute/Kenaf for Two Batches a Year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

        GUO Xiaoyan,ZHANG Lixia,LIMei,LYU Yuhu,PAN Ziliang,QIAO Li,CHEN Xueqing,SHIPengfei
        (Xiny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Academy,Xinyang 464000,Henan,China)

        Xinyang is one ofmain producing regions of kenaf in China,and it also has hemp and jute planting.Kenaf industry ha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southern Henan province.In the past,peasants used to plant bast fiber crops only one batche a year which caused idle land and low benefits.Through three years of field trial,the author designed three different crop stubble time(June 10,June 20,June 30)for the planting pattern of hemp-jute/kenaf,and both of the net income and the output to input ratio increased comparingwith those of single planting.Themaximum valueswere obtained around June20. With the arable land getting less and less at the present,we can improve the land utilization through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batche to increase the income of the peasants,which has prominen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Thus,this planting pattern was suggested to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in large scale.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hemp-jute/kenaf for two batches a year in detail,and itwould provide scientific guidance for bast fiber crops planting.

        hemp;kenaf;jute;two batches a year;cultivation technology

        S563

        :A

        1671-3532(2017)01-0025-05

        2016-07-07

        國家麻類產(chǎn)業(yè)技術體系(CARS-19-S09)

        郭曉彥(1983-),女,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紅麻引種栽培和土壤肥料研究。E-mail:guoxiaoyan1399@163.com

        *通訊作者:潘茲亮(1964-),男,研究員,主要從事麻類引種育種和栽培。E-mail:pzl7518@126.com

        猜你喜歡
        紅麻黃麻大麻
        流式細胞術測定玫瑰茄及紅麻的基因組大小
        工業(yè)大麻中大麻二酚的研究進展
        中成藥(2021年5期)2021-07-21 08:38:48
        大麻二酚在醫(yī)學上的應用前景
        中輕度鎘污染耕地中不同品種紅麻生長特性和栽培方式研究
        黃麻纖維的性能及其改性技術研究進展
        黃麻抓鬮(短篇小說)
        雨花(2018年10期)2018-11-15 11:59:26
        不同紅麻品種修復中輕度鎘污染農田試驗
        大麻是個啥?
        華聲(2016年20期)2016-11-19 12:38:03
        黃麻薪火代代相傳 強軍路上奮勇高攀
        質核互作型紅麻雄性不育系細胞學形態(tài)觀察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男人的av天堂| 亚洲中文av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久AV无码成人| 亚洲av大片在线免费观看|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人妻|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三区| 女女同性黄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av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免费啪视频观看|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1区2区| 国产V日韩V亚洲欧美久久| 韩国免费一级a一片在线| 男女激情视频网站在线 | 国产精品私密保养| 国产亚洲精品bt天堂精选|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av链接| 免费在线观看视频专区| 噜噜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毛片| 亚洲经典三级| 精品人妻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大肉大捧一进一出好爽视频动漫| 久久和欧洲码一码二码三码| 日韩成人无码v清免费| 亚洲女同恋中文一区二区| 白浆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草草浮力影院| 无码av在线a∨天堂毛片| 亚洲av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精品人妻va一区二区三区|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女性自慰网站免费看ww|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午夜久久久九九| 国模丽丽啪啪一区二区| 色爱无码A V 综合区| 美腿丝袜网址亚洲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