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春 董書強 秦 浩 張永亮
(1.山東省日照市茶葉科學研究所;2.日照市東港區(qū)濤雒鎮(zhèn)農技站)
北方茶園綠盲蝽秋控技術
段永春1董書強1秦 浩2張永亮1
(1.山東省日照市茶葉科學研究所;2.日照市東港區(qū)濤雒鎮(zhèn)農技站)
近幾年來,綠盲蝽已經成為北方茶園春季主要害蟲。傳統(tǒng)的茶園綠盲蝽防治,是通過春茶期田間出現(xiàn)為害癥狀后,噴施藥物達到防治效果,但是春茶期是茶園經濟效益最高的時期,噴施藥劑后,經過藥劑安全間隔期才能采摘鮮葉,降低了茶園經濟效益。茶園綠盲蝽秋控技術,就是于上年9月份后,采用藥物控制、性誘劑誘殺、防蟲網(wǎng)阻隔、粘蟲板誘殺等措施,既減輕春季茶園綠盲蝽的危害,又避免影響春茶的采摘,保障茶葉高效安全生產?,F(xiàn)將主要技術介紹如下。
從每年9月1日開始,在茶園懸掛綠盲蝽性誘劑誘捕器多個,相鄰兩個誘捕器相隔至少50m,誘捕器懸掛高度為誘捕器底部距茶叢頂部15cm;每5~7d記錄1次單個誘捕器內綠盲蝽成蟲數(shù)量,21d更換1次誘芯;取多個誘捕器誘捕蟲數(shù)平均值,制作綠盲蝽成蟲隨時間變化的消長曲線。該曲線會先下降,后明顯上升,這個明顯上升時間點,就是綠盲蝽成蟲大量回遷茶園的開始時期。
根據(jù)國家茶葉產業(yè)技術體系日照綜合試驗站研究結果,綠盲蝽在日照茶區(qū)每年發(fā)生5代,每年9月中下旬到10月上旬是綠盲蝽成蟲大量回遷茶園的時期,回遷期持續(xù)約20d。
確定綠盲蝽成蟲秋季在茶園回遷期后,應立即在茶園噴施1遍殺蟲劑,間隔10d再噴施第2次藥劑,減少茶園中越冬卵。無公害茶園藥劑可選擇聯(lián)苯菊酯、茚蟲威、蟲螨晴等化學殺蟲劑;有機茶園藥劑除蟲菊素、苦參堿、藜蘆堿等植物源殺蟲劑。
這一期間,在茶園噴施殺蟲劑,可以減少綠盲蝽第四代成蟲以及第五代若蟲在茶園的數(shù)量,最終減少茶園的綠盲蝽越冬卵數(shù)量。每年9月下旬,北方茶園已封園停采,茶園再次開采已經是第二年4月中下旬,中間間隔期超過六個半月,施藥不會對茶葉安全生產造成影響。
從每年9月1日開始,綠盲蝽成蟲回遷開始前,在茶園懸掛誘捕器,直到11月中旬茶園不再出現(xiàn)綠盲蝽成蟲為止。誘捕器安裝方法同回遷期測定時一樣,只是數(shù)量增加,每畝茶園安裝3~5個,5~7d處理1次誘捕器內的綠盲蝽成蟲。
目前國內生產的綠盲蝽性誘劑使用效果已經穩(wěn)定,誘捕綠盲蝽雄蟲效率很高。茶園懸掛誘捕器,可以高效誘殺雄成蟲,阻止雌蟲的交配、產卵。
茶園秋季使用防蟲網(wǎng),可以阻止綠盲蝽成蟲回遷茶園產卵。
由于茶園綠盲蝽第三代以后世代重疊明顯,且第三代成蟲開始期最早出現(xiàn)在8月中旬,所以使用防蟲網(wǎng),應該從8月中旬開始,到11月中旬后或翌年開春前,撤除防蟲網(wǎng),恢復茶園本來的食物鏈。
2015年秋季,日照瀏園生態(tài)農業(yè)有限公司茶園基地(嵐山區(qū)碑廓鎮(zhèn))部分地塊安裝了防蟲網(wǎng),阻隔綠盲蝽成蟲的回遷。具體做法是:秋季九月初,在茶園搭鋼管架,上面蓋40目塑料防蟲網(wǎng)。2016年春茶期間調查,蓋有防蟲網(wǎng)的地塊,新梢沒有出現(xiàn)綠盲蝽為害癥狀;而其他露天茶園地塊,發(fā)生了嚴重的綠盲蝽為害,新梢受害率平均達60%。但是,到了春茶末期,有防蟲網(wǎng)的地塊沒有撤除防蟲網(wǎng),棚內發(fā)生了茶銀尺蠖為害。這是由于該茶園地處林區(qū)中間,露天茶園內灰喜鵲、麻雀等茶銀尺蠖的天敵自然控制了茶銀尺蠖的發(fā)生,所以露天茶園沒有爆發(fā)茶銀尺蠖蟲害。但是蓋有防蟲網(wǎng)的茶園,灰喜鵲、麻雀等天敵無法進入,才導致了茶銀尺蠖的爆發(fā),所以11月中旬后或翌年開春前,應撤除防蟲網(wǎng),恢復茶園本來的自然生態(tài)。
綠盲蝽成蟲對不同顏色色板較為敏感。經試驗,在日照茶區(qū),使用芽綠色粘蟲板,對綠盲蝽成蟲有較高的誘殺效率。茶園可以從9月中下旬綠盲蝽成蟲回遷集中期到來以前開始,直到11月中旬茶園不再出現(xiàn)綠盲蝽成蟲為止,在茶園插芽綠色粘蟲板,減少綠盲蝽成蟲數(sh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