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研究、思考、確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舉措,刻舟求劍不行,閉門造車不行,異想天開更不行,必須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研究”;“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更沒有決策權”;“調查研究是做好領導工作的一項基本功,調查研究能力是領導干部整體素質和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領導干部要從調研中發(fā)現(xiàn)新情況、總結新經(jīng)驗、形成新措施、謀劃新戰(zhàn)略”。
做好調查研究這個謀事之基、成事之道,關鍵是要切實深入實際。黨員干部之于人民群眾這灣活水,不能選擇“蜻蜓點水”和“鴨子浮水”式的深入,而應選擇“如魚似水”式的深入。
“蜻蜓點水”和“鴨子浮水”式的深入,就是指在調查研究中只是淺嘗輒止、走走過場,一些工作往往在一片表態(tài)聲中走了樣、在一片落實聲中落了空。這樣的“深入”沒有真正的“身入”,因此更談不上“心入”。這樣的調查研究不僅了解不了群眾,促進不了工作,反而給基層增添了麻煩。
而“如魚似水”式的深入,則是最受百姓歡迎的。毛澤東同志曾經(jīng)有過一個很形象的比喻:“黨群關系好比魚水關系。如果黨群關系搞不好,社會主義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會主義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鞏固?!逼鋵?,黨員領導干部的“魚”,與人民群眾的“水”,本來就是命運共同體,魚兒一刻也離不開水,領導干部離開了群眾便一事無成。所以,領導干部應以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姿態(tài)與群眾打成一片,多到基層去、常到群眾中,始終與人民群眾在一起,才能傾聽到群眾的心聲,才能吸收到機關里得不到的養(yǎng)分,制定的各項計劃、措施才真正管用。
有人形象地指出,延安小米滋養(yǎng)了中國革命,小車推出了三大戰(zhàn)役,小手印按出了改革開放。這一比喻道出了群眾的力量,也指明了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黨群干群大融合所取得的成就。因此,黨員干部要密切聯(lián)系群眾,帶著問題、帶著感情深入基層。群眾工作來不得半點馬虎,必須腳踏實地,做到身入、心入,為民務實,清正廉潔,才能贏得群眾認可、認同。
基層是群眾生活的場所,是群眾活動的陣地,是群眾工作的空間;基層同時也是廣大黨員干部鍛造黨性的熔爐、提升能力的課堂、施展才華的舞臺。面對新任務、新問題、新情況,廣大黨員干部應該堅定不移地踐行群眾路線,深入基層接地氣,把眼睛向下看、把工作重心往下移、把處世態(tài)度向下放,廣泛接觸群眾,普遍聯(lián)系群眾,深入了解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為群眾出謀劃策,最大程度地了解基層的真實情況,掌握群眾所思、所想、所盼,解決群眾所急、所需、所求,真正做到貼近群眾、依靠群眾、服務群眾,不斷從人民群眾身上汲取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實現(xiàn)中國夢的巨大能量。
迎接2017年,我們肩負著新的使命,每名黨員干部都要爭做“活蹦亂跳”的魚,深入到人民群眾中間,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為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而不懈努力。
責任編輯:田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