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璐
[摘 要] 當前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大多數采用的是固定、單一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壓制了學生學習個性的發(fā)展,也阻礙了科學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努力提高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 科學 多樣化 探究 資源 電化 評價
當前的小學科學課堂教學,大多數采用的是固定、單一的教學模式,即教師講學生聽,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壓制了學生學習個性的發(fā)展,也阻礙了科學教學質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努力提高教學的效率。
一、重視“探究”活動,提高教學效率
強調學生探究的過程與方法的核心是把以“教——學”為中心的傳授活動轉變?yōu)橐浴疤骄俊睘楹诵牡目茖W活動。因此,教師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動腦,認真思考,讓學生真正參與主動探究新知識形成的過程。針對很多科學探究都是通過實踐來的,如:分一分、擺一擺、畫一畫、測一測等,再通過聯系課內所獲知識,認真仔細地觀察事物、分析現象、思考問題,順水推舟,讓學生動手做夠,動口說夠問夠,動腦想夠,動眼看夠。課堂教學要以探究為核心,教師要做好以下幾點:
1、要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2、提供有結構的探究材料。
3、重視小組合作的探究的形式。
4、重視課外探究活動,讓其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
二、利用各類資源,提高教學效率
大自然,是我們的活教材、活教師,我們應該向它請教,向它探討。根據教材內容的需要,有目的的組織學生,到河邊去考察水質是否被污染,觀察河里生物的種類、形態(tài)、生活習性、運動方式等和卵石的形態(tài);到田園去考察分析土壤成分、種類、保水性及農作物生長狀態(tài)情況;到田地里去觀察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的性態(tài)構造和生長環(huán)境,并適當采集制成植物標本;還有目的組織學生開展捉鳴蟬、捕蝴蝶、斗蟋蟀、學鳥叫等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活動中,既學得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自然事物和現象的能力;既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又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主體地位。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達到了自然教學大綱從知識、興趣、能力和德育四個方面的教學目的。同時資源又可以分為:
1.利用校園資源,拓寬課堂空間
2.挖掘社區(qū)資源,開展綜合活動
3.結合家庭資源,實踐課堂知識
三、利用“電化”手段,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科學課》是一門科學啟蒙性學科。它側重于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研究學習中保持或發(fā)展兒童與生俱來的探究興趣;教材側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學信息,圖文并茂,有許多實物彩色圖片、形象的模型圖與優(yōu)美的文字相結合,從而將科學知識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此外,一堂40分鐘的《科學課》,是由多個實驗活動—問題—實驗活動組成的,如在教學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燈、投影、錄像、多媒體等各種電化教學手段,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枯燥的知識趣味化,優(yōu)化了教學環(huán)境,拓寬了教師教和學生學的思路,應用電化技術可以優(yōu)化觀察實驗、加深印象、激發(fā)興趣。而且可以提高實驗操作的正確性。實驗操作都有一定的要求,一旦學生操作失誤,不僅會導致實驗失敗,造成儀器損壞,還會引起某些危險性,更會引起學生的恐懼心理,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采用多媒體技術對實驗操作進行模擬,這樣讓學生在計算機前進行模擬操作,以掌握正確的操作和對不正確操作的理解,再進行實驗,將大大提高學生實驗的有效性。
四、實施科學評價,提高教學效率
小學科學教學的評價是一種多元的激勵性評價。通過評價,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的好奇與探索精神,使學生對科學學習始終保有愉悅的情感體驗。對以探究學習為主和科學教學來說,評價不能只關心結果,只依賴考試,更要關心過程,要通過對學生學習過程記錄的分析,發(fā)現他們學習過程中的各種問題,隨時進行反饋與矯正??茖W課程的評價要以真實的日常教學為基礎,充分利用所有正常的課堂教學活動和課外探究活動,全面反映學生實際的學習和發(fā)展狀況。除了測驗和考試之外,一節(jié)課的表現,一份實驗報告,一個新穎的設計方案,一個大膽的假設,一次與教材不同的設想,一個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造性活動,意見精美的手工制作,一次愉快的合作,一次有意義的調查……,他們提出研究的計劃和假設,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如何,在活動中是否表現出興趣、責任感、創(chuàng)造性與合作精神等等,都是評價學生不可多得的契機。
總之,隨著教育的不斷更新和改善,小學科學已經成為了小學教育中一門舉足輕重的學科,它為少年兒童在今后的中學理科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我們有必要采用多樣化的課堂,努力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