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祝亮,謝學軍
Cogan-Reese綜合征1例
冉祝亮1,謝學軍2
Cogan-Reese綜合征;角膜內皮;虹膜
患者安某,女性,54歲,因“右眼視力下降伴眼脹3個月”于2015年2月4日于郫縣中醫(yī)醫(yī)院就診,無眼部外傷及眼部其它疾病病史。眼科檢查:VOD:0.4矯正0.6,VOS:0.8矯正1.0。右眼結膜輕度充血,角膜無水腫,前房中央軸深3 CT,瞳孔呈橫橢圓形,瞳孔緣色素膜外翻,對光反應遲鈍。虹膜2:00到4:00、8:00到10:00、11:00到1:00鐘位部分萎縮(圖1),晶狀體輕度混濁,眼底未見明顯異常。右眼角膜內皮細胞計數檢查:角膜內皮細胞大小不均,多形性改變顯著,細胞密度為176 6 cells/mm2(圖2)。右眼前節(jié)OCT:右眼3、9、12點位周邊虹膜與角膜內皮前粘連,房角關閉(圖3)。左眼未見明顯異常。診斷:右眼Cogan-Reese綜合征。
圖1 右眼前節(jié)照片,瞳孔呈橫橢圓形,瞳孔緣色素膜外翻。黃色箭頭指示處顯示虹膜2:00到4:00、8:00到10:00、11:00到1:00點鐘位部分萎縮;圖2右眼角膜內皮細胞計數檢查:角膜內皮細胞大小不均,多形性改變顯著;圖3右眼前節(jié)OCT,右眼3、9、12點位周邊虹膜與角膜內皮前粘連,房角關閉。
討論
Cogan-Reese綜合征與進行性虹膜萎縮及Chandler綜合征統(tǒng)稱為虹膜角膜內皮綜合征(irido corneal endothelialsyndrome,簡稱ICE綜合征)〔1〕。均可表現出角膜內皮異常、虹膜逐漸萎縮、廣泛的周邊虹膜前粘連、房角關閉及繼發(fā)性青光眼。但三者的典型臨床表現亦各具特征,Cogan-Reese綜合征的特征表現為虹膜表面可見多發(fā)性細小的色素結節(jié),虹膜萎縮呈無光澤的草席狀;原發(fā)性進行性虹膜萎縮以虹膜病變最為突出,有明顯的瞳孔變形、移位以及虹膜萎縮、孔洞;Chandler綜合征以角膜營養(yǎng)不良和角膜水腫為特征〔2〕。本病例患者右眼具有特征性的類三角形的瞳孔變形及移位,未見虹膜裂孔;虹膜萎縮,表面呈粗糙、無光澤的草席狀;角膜內皮細胞明顯異常,但無水腫,支持右眼Cogan-Reese綜合征的診斷。
Compell的膜學說認為Cogan-Reese綜合征及另兩個臨床類型的始發(fā)病因是角膜內皮的異?;?。異常的內皮增生過程中形成了異常的基底膜,異常的內皮和基底膜深入到小梁組織,損傷小梁網,覆蓋前房角,膜收縮牽拉而引起虹膜周邊前粘連、瞳孔移位及色素膜外翻,與此同時繼發(fā)青光眼〔3〕。但針對這一基本病因尚無有效治療措施。故疾病早期主要對癥治療,角膜水腫、內皮功能失代償者可予角膜接觸鏡緩解大泡性角膜病變癥狀;繼發(fā)青光眼可予藥物降眼壓,亦可視角膜內皮細胞狀態(tài)行小梁切除術;部分并發(fā)白內障患者可試行角膜移植術聯合白內障摘除術。本例患者拒絕手術治療,故予噻嗎洛爾滴眼液控制眼壓,長期隨訪觀察。Cogan-Reese綜合征我國較少見,因發(fā)病初期多無明顯自覺癥狀,極易漏診,國內既往報道較少且缺乏典型圖例,故作報道。
[1]周莉紅.虹膜角膜內皮綜合征研究進展及治療現狀[J].臨床眼科雜志,2001,9(2):170-172.
[2]秦佳音,王濤.Cogan-Reese綜合征角膜內皮鏡與虹膜組織學檢查一例[J].眼科,2013,22(4):87-88.
[3]劉小偉.虹膜角膜內皮綜合征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進展[J].國外醫(yī)學眼科學分冊,2001,25(6):345-349.
R772.2;R773.1
:B
:1002-4379(2016)05-0343-01
10.13444/j.cnki.zgzyykzz.2016.05.020
1四川郫縣中醫(yī)醫(yī)院,郫縣611730 2成都中醫(yī)藥大學,成都610072
謝學軍,Email:xxj884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