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娟 王虹 陳紅宇 張鳳勤 陳淳
(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yī)院護理部,湖北 荊州 434020)
·教 與 學·
基于思維導圖教學法的本科新護士崗前培訓效果評價
丁娟 王虹 陳紅宇 張鳳勤 陳淳
(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yī)院護理部,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 探討思維導圖教學法在本科新護士崗前培訓中的應用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5年8月,便利抽樣法選取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yī)院新入職本科護士70名為研究對象,按時間先后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新護士采用思維導圖模式的崗前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培訓模式,對照組新護士接受常規(guī)崗前培訓,比較兩組本科新護士培訓后的綜合能力。結果 觀察組對崗前培訓的認可度較高,其理論、操作技能成績和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均提高(P<0.05)。結論 思維導圖應用于本科護士的崗前培訓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能保障學習效果,值得借鑒及推廣。
思維導圖; 本科新護士; 崗前培訓
Mind mapping; New undergraduate nurses; Pre-job training
本科新護士作為充實到護理隊伍中的新生力量,崗前培訓的效果不僅會影響護理隊伍的整體素質(zhì),而且也直接影響新護士角色的有效轉變及護理安全的提高[1]。傳統(tǒng)培訓方式主要是對護士進行理論授課和操作技能培訓,教學方法單一,缺乏綜合性和靈活性,教學效果不盡人意。思維導圖又被譯為心智圖、心靈圖,最初由英國學者托尼·巴贊提出,是一種將發(fā)散性思考具體化的思維工具,它運用線條、符號、詞匯和圖像,形成發(fā)散式和節(jié)點式的結構形式,把繁瑣的文字信息變成層次分明的圖,讓學習者更有效地儲存和提取信息,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2]。它以放射性思考為基礎,應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用相關層次圖表現(xiàn)出來,并充分利用色彩和字體的變化將一長串枯燥的信息和結果可視化,它能夠全面調(diào)動左腦的邏輯以及右腦的想象和整體思維,使大腦潛能得到最充分的開發(fā)[2]。為了改善并提高本科新護士崗前培訓的效果,我院護理部自2015年開始嘗試應用思維導圖方法進行培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便利抽樣法選擇2014年7月-2015年7月湖北省荊州市中心醫(yī)院新入職的本科護士70名。將2014年7月入職的本科護士38名設為對照組,其中女36名,男2名,年齡21~24歲,平均(21.89±1.63)歲;2015年7月入職的本科護士32名為觀察組,均為女性,年齡20~25歲,平均(21.04±1.72)歲。納入標準:應為全日制應屆本科生;排除標準:專升本學生。兩組新護士在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上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兩組新護士均知悉本研究目的,并自愿參與本研究。
1.2 方法
1.2.1 培訓內(nèi)容與安排 兩組培訓時間均為兩周,理論培訓的內(nèi)容涵蓋職業(yè)精神與價值、護理核心制度與職責、職業(yè)防護、病例書寫、健康教育與人際溝通交流等方面,旨在提高本科新護士的專科理論水平及??扑刭|(zhì)。技能培訓包括無菌技術、心肺復蘇、入院護理、出院護理等四項護理技能操作。統(tǒng)一由同一批授課老師承擔授課任務。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崗前培訓方法,即理論課老師講、護士聽的理論灌輸模式,技能培訓采用常規(guī)的示范加練習;觀察組采用思維導圖方法進行培訓。
1.2.2 思維導圖培訓方法
1.2.2.1 課前準備 思維導圖相關知識培訓。組織授課老師進行思維導圖應用方法培訓,使其了解思維導圖的概念、背景、意義、制圖軟件及繪制方法,并通過實例,引導授課老師使用思維導圖進行思維導圖教案的設計。本科新護士進行思維導圖基本知識的培訓,講解思維導圖的優(yōu)點,通過思維導圖的成功案例來激勵本科護士學習這個思維工具,指導如何利用思維導圖課前預習、課堂中快速記筆記、課后復習等重點內(nèi)容。
1.2.3 課堂導入 每次理論培訓時,授課老師依據(jù)培訓內(nèi)容確定主題,完成思維導圖的教案繪制:(1)主題在中央,具有清晰、醒目的視覺效果。(2)從主題中心向外擴張分支,每一分枝是與主題相關的要點,利用關鍵詞表達分支的內(nèi)容,最好利用關鍵的名詞或動名詞,不要用完整的句子。(3)使用不同的箭頭、顏色、圖案、數(shù)字來修飾知識要點,以表現(xiàn)知識的間的層次關系、類型。(4)授課過程由點到面,分層次地呈現(xiàn)在思維導圖中。整個思維導圖中圖像、色彩、視覺的空間安排都被逐一著重強調(diào)出來。(5)技能培訓時,授課老師按照思維導圖思路示教并講解操作要點,本科新護士快速記下操作流程和要領,練習時,一方面有老師指導,還可以自己參閱思維導圖,邊看邊總結,加深印象。
1.2.4 課后筆記 課后本科新護士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整理,構建出具有個人風格的思維導圖。新護士之間相互交流自己制作的思維導圖,將每一次培訓內(nèi)容濃縮在一張層次分明、圖文并茂的彩圖上,便于查閱、總結、復習和理解記憶。
1.3 評價指標
1.3.1 新護士對培訓的滿意度 培訓結束時,使用自行設計的崗前培訓滿意度調(diào)查表對培訓情況進行滿意度調(diào)查,內(nèi)容包括對授課方法、授課效果、學習興趣、課堂氣氛等共10個條目,共100分。問卷的專家評價內(nèi)容效度系數(shù)0.8 123,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系數(shù)0.9198,觀察組發(fā)放問卷32份,回收有效問卷32份,有效率100%;對照組發(fā)放問卷38份,回收有效問卷38份,有效回收率100%。
1.3.2 理論和技能操作成績 崗前培訓結束后對本
科新護士的理論及技能進行考核,理論考核內(nèi)容為崗前培訓授課內(nèi)容,包括護理核心制度與職責、職業(yè)防護、病例書寫、健康教育與人際溝通交流等,滿分均為100分。技能操作考核參考《護理技術服務與規(guī)范流程》[5]的考核評分標準,考核項目為無菌技術、心肺復蘇、入院護理、出院護理四項操作,考核項目的均分為技能操作成績,滿分均為100分。兩組本科新護士的實訓考核方式和考核標準完全相同,滿分均為100分。
1.3.3 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測評 自我導向學習等級評定量表(Self-rating scale self-direetedness in learning,SRSSDL)[3],是由英國的Williamson研制的一種有效可靠的評價學習者自我導向學習水平的工具,包括學習意識、學習行為、學習策略、學習評價、人際關系技能5個維度,每個維度12個條目,共60個條目。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總是/一直是”“經(jīng)?!薄坝袝r”“很少”“從不”,計分方式相應為5、4、3、2、1分,所有條目均為正向計分,學生根據(jù)自己對學習的想法和感受,圈選一個最合適的答案。量表的總分為5個維度,所有條目得分總和范圍為60~300分,分值越高表示學生自我導向學習等級越高。SRSSDL由原作者授權,經(jīng)沈玉琴和胡雁[4]檢驗,SRSSDL中文版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兩組護士各項評價指標比較 見表1~3。
表1 兩組本科新護士考試成績比較±s) 分
表2 兩組本科新護士崗前培訓滿意度比較±s) 分
表3 兩組本科新護士自我導向能力比較±s) 分
3.1 思維導圖培訓法提高了本科新護士對崗前培訓的認可 表1結果顯示,思維導圖培訓法提高了本科新護士對崗前培訓的滿意度。有研究[6]表明,本科新護士群體普遍具有外向、開朗、好交際、渴望創(chuàng)新及刺激的性格特點,只有真正切合這種性格特點的崗前培訓形式才能取得她們的認同并取得良好培訓效果。對照組中,是以授課老師為主體,新護士只是跟隨授課老師的思路被動的進行填塞式學習,加之崗前培訓的時間緊、任務重,授課老師與新護士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較少。觀察組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法,教學模式開始轉換為以新護士為主體,授課老師不再是主導作用,而是從旁輔助與引導,充分發(fā)揮新護士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討論問題,并增加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最終解決問題。在知識的傳播過程中,思維導圖培訓方法與傳統(tǒng)干前培訓方法相比更強調(diào)以新護士為中心,提高本科新護士接收整理綜合信息的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思維導圖能夠通過層層推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方式引導本科新護士積極思考,并且把繁瑣的文字信息變成層次分明的圖,讓其更有效地儲存和提取信息,在提高學習效果的同時又能進一步強化學習的趣味性和積極主動性。
3.2 思維導圖培訓法提高了本科新護士的理論及技能成績 規(guī)范化的崗前培訓是醫(yī)院新入職護士盡快適應臨床、快速成長的必要方法,尤其在社會不斷進步及醫(yī)患關系緊張的今天,規(guī)范化培訓對于新護士來說必不可少。目前,醫(yī)院對護士的需求越來越大,臨床護理工作繁忙,很多醫(yī)院出現(xiàn)了“輕培訓、重使用”的現(xiàn)象,而新入職護士多缺乏基本的護理知識,其操作技術熟練度等能力也相對不足,故其護理質(zhì)量不高,這些極易引發(fā)護患矛盾。表2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本科新護士的理論及操作技能顯著提高(P<0.01)。分析數(shù)據(jù)表明思維導圖是一種有效改善記憶的學習策略。崗前培訓中應用思維導圖,可以運用圖像、顏色和形狀刺激視覺器官,這些都激發(fā)了右腦功能,有助于新護士準確把握學習內(nèi)容的要點和核心,加強她們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在培訓后復習時可以將一小節(jié)的內(nèi)容做成一個小的思維導圖,在繪制過程中可以把原本抽象枯燥的信息變成彩色的、容易記憶的、提綱挈領的圖畫形式,僅用一個圖就使本科新護士了解學習的主要內(nèi)容及重點,充分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優(yōu)勢來輔助學習,提高了學習效率,保障了學習效果。
3.3 思維導圖培訓法提高了本科新護士的自我導向學習 護理學是一門融合多學科知識體系的應用科學,當今醫(yī)學知識的快速更新、醫(yī)療新技術新業(yè)務的不斷發(fā)展,對護理人員的自我導向學習能力提出了嚴峻挑戰(zhàn)。對照組是傳統(tǒng)的崗前培訓模式,授課老師在臺上講,新護士在下面聽,是在一種被灌輸、被說教的被動狀態(tài)下接受培訓的查閱資料、獨立思考的自我導向能力欠缺。觀察組通過思維導圖教學法,將課堂作為一個自我導向學習交流的平臺,讓新護士轉變一貫盲目聽課的角色,用批判性思維參與教學,積極思考,充分調(diào)動新護士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表3結果顯示:觀察組本科新護士的自我導向能力五個維度及總分均顯著提高(P<0.05),這說明思維導圖教學法對本科新護士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促進作用。新護士崗前培訓內(nèi)容涉及面廣,知識點多,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自我學習工具,能夠通過其直觀化、發(fā)散性的特點來幫助新護士理解、記憶學習內(nèi)容,在自主學習時有綱可循,把握學習重點,提高學習效率。同時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一方面可以幫助新護士發(fā)現(xiàn)問題,并探索解決問題的答案,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其自主學習、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還可以有效顯示新護士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從而增強對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的管理能力。
[1] 邵翠穎,金鈺梅.以勝任力為目的的新護士培訓方法探討[J].護理學報,2010,17(6B):16-18.
[2] 托尼·巴贊.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1.
[3] Williamson SN.Development of a self-rating scale of self-directedlearning[J].Nurse Researcher,2007,14(2):66-83.
[4] 沈王琴,胡雁.中文版自我導向學習評定量表的信度和效度[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216-1218.
[5] 陳紅宇,付沫,張鳳勤.護理技術服務與規(guī)范流程[M].荊州: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9.
[6] 林鳳英,時光.新入職護士職業(yè)定位與人格特質(zhì)的相關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6):512-514.
湖北省衛(wèi)計委科技攻關項目(編號:WJ2015HB039)
丁娟(1983-),女,碩士,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臨床教育
王虹,E-mail:1727923224@qq.com
R471
B
10.16821/j.cnki.hsjx.2016.06.026
2015-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