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松海
在寫作中,有很多同學雖然選材典型、敘事具體,但常常因概括提煉能力不強而導(dǎo)致文章中心不明、立意不深,甚是可惜。所以,我們寫作文時要占據(jù)立意的制高點,把自己的獨特發(fā)現(xiàn)和真知灼見傳達給讀者。只有精心提煉主題,升華意蘊,文章才能一鳴驚人,獲得高分。
【病文展示】
目 送
◎?qū)O風澤
人生中,總有太多的離別,而在離別時,總會有一個人,揣著焦灼的心,目送你默默走遠。(題記不精美,表意不精準。)
——題記
那一年,我才10歲。夾在楚都客運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扛著行李箱,辨不出方向。一輛客車徐徐駛來,人群排山倒海地向客車涌去,他們?nèi)缇煤捣旮柿匕?,歡呼著,迫不及待地向車門擠去,一時間我瘦小的身軀竟難以擠進車門,我咬咬牙,猛地一鉆,鉆到了車上,終于在窗邊坐下來。我笑呵呵地把票遞給售票員,然后舉起右手擺出了一個表示勝利的“V”字手勢,向她示意,但她還是一臉擔憂。(本段未能緊扣“目送”一詞傳神地描繪人物的神態(tài)與動作,使得主旨不突出。)
那一年,我12歲。在體育課上傷了膝蓋,朋友想扶我起來,而我已不能動彈。體育老師在情急之下,打電話叫了救護車。我的心情緊張無比,老師遂決定派一名同學和我一起去醫(yī)院,我流著淚望著班里最好的朋友,我是多么需要她啊,但老師終究還是派了另外一名身強力壯的同學陪護我……終于我被放在平車上,抬上了救護車,我艱難地抬頭望著朋友,只見她遠遠地站著,她那焦灼的目光始終追隨著我……(此段未能生動展現(xiàn)朋友目光中的“焦灼”之意,并且有些語句不夠準確簡潔。)
那年,我14歲。那年暑假,家中小妹要去上舞蹈班,邀我陪同,我只好去了。培訓(xùn)班設(shè)在一個校園內(nèi),需要出示通行證方可進出。小妹卻毫不在乎這些,對我說:“姐姐別擔心,我上完課就回來陪你了!”說完還俏皮地和門衛(wèi)爺爺打了聲招呼,然后徑直朝教室走去了。我盯著活潑可愛的妹妹消失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孩子中,希望她能回眸一望,果然她回過頭來了,右手擺出“V”字手勢,一如當年的我。(對人物神情的描寫不夠細膩,并且忽略了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描寫,使目送之際的情味不濃。)
那一刻,我恍然大悟,原來人生本是一場輪回:從前,別人送你,今日你送別人,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然而在這一次又一次的別離中,總有一個人默默站在你身后,目送著你漸行漸遠………(對事件的深意缺乏精準地概括與提煉,導(dǎo)致文章的意蘊太淺,未能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湖北荊州市東方紅中學
【失誤點擊】
本文選材真實,敘事清楚,但未能從平凡的生活中發(fā)掘出人物的閃光本質(zhì),從而沒有提煉出深刻的主題。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一是未緊扣“目送”這一主題,使得文章中心不突出;二是作者對自己的內(nèi)心活動與情感體驗的描寫不夠細膩,使得文章情味不濃;三是結(jié)尾未能緊扣“目送”一詞來總收全文,無法深刻揭示目送之際的深情對人生的作用與影響,因而未能使文章中心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四是文中部分語句用詞不準,表達不暢,使得文章的生動性與感染力大打折扣。
【升格作文】
目 送
◎?qū)O風澤
在你的生命中,總會有那么一個人,懷揣焦灼的心,目送你默默走遠。(簡潔明快,總領(lǐng)全文。)——題記
那一年,我10歲。在楚都客運站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我扛著行李箱,辨不出方向。一輛客車徐徐駛來,人們?nèi)缇煤捣旮柿匕愕貧g呼著,迫不及待地向車門涌去。瘦小的我很難擠進車門,一咬牙,猛地一鉆,鉆到了車上,終于挪到窗邊坐定。隱隱感到有一束溫暖的目光,始終追隨著我。我把票遞給售票員,然后轉(zhuǎn)身舉起右手擺出表示勝利的“V”字手勢,笑呵呵地向她示意。她還是一臉擔憂,欲語還休??蛙囬_動了,緩緩地倒出站臺,離她越來越遠,我向她拼命揮手,從她那焦灼的目光中,我讀出了她的不舍。(此段細膩描繪人物的神情與動作,準確傳神,情真意切。)
那一年,我12歲。在體育課上,傷了膝蓋,朋友想扶我起來,卻發(fā)現(xiàn)我已不能動彈。體育老師情急之下,打電話叫了救護車。我抬起頭望著朋友,淚眼汪汪,我多希望朋友能與我一起去,老師卻偏偏派了一名身強力壯的同學護送我……被抬上救護車的我痛心地抬頭望著朋友,只見她遠遠地站著,仿佛像深秋的落葉,那秋水般的眼眸中盛滿了悲傷,那焦灼的目光始終追隨著我……嘭!救護車的門關(guān)上了,但那悲傷的目光和窗外的景物在我的心中定格了。(此段緊扣“目送”一詞,妙用比喻手法和心理活動描寫,使情感真切濃郁,生動感人。)
那一年,我14歲。在暑假期間,家中小妹要去上舞蹈班,邀我陪同,我只好去了。培訓(xùn)班設(shè)在一個校園內(nèi),嚴格到要出入證方可進去。小妹卻毫不在乎這些,拍拍無計可施的我,清澈的眼眸中滿是歡樂:“姐姐別擔心,我上完課就回來陪你了!”說完還俏皮地和看門的老爺爺打了聲招呼,然后徑直朝教室走去了。我盯著活潑可愛的妹妹消失在一群嘰嘰喳喳的小孩子中,多么希望她能轉(zhuǎn)過身來。不料她真的轉(zhuǎn)身回望,依然是那澄澈如秋水的眼神,右手擺出“V”字手勢,一如當年的我。我如電擊一般,悵然立在原地,好久好久……(細繪人物動作、語言與神情,并以自我的內(nèi)心活動與情感體驗巧妙烘托,情韻悠長,動人心弦。)
其實,人生就在這無數(shù)次的目送之中走遠,其間的牽掛與不舍總會觸動生命中最柔軟的部分,讓我們終生追念與感懷。那一次次目送傳遞的深情,讓我們倍加珍惜……(緊扣文題,總收全文,運用追問之法,深刻揭示出目送的深意,使文章中心突出,主旨鮮明。)
◆湖北荊州市東方紅中學
【簡評】
修改文緊扣“目送”一詞,從“別人送我”與“我送他人”兩個角度,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與心理,細膩地描繪分別時的情景,精心打造目送之際的深情厚誼。不僅如此,文章還細繪出作者的內(nèi)心活動與情感體驗,使文章情感更加濃郁,主旨更加鮮明。最為出彩的就是文章的結(jié)尾,表達詩意,運用追問之法,深刻揭示目送之際的深情對人生的作用與影響,將文章中心升華到一個新的高度,使得文章“意高文勝”,分外搶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