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所周知,高中英語學習的基礎是詞匯學習。而一直以來,我們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保持著傳統(tǒng)的姿態(tài),教師拓展講授,學生機械記憶。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施行,新的教學理念沖擊著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模式。本文將針對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探究符合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策略,從而指導高中詞匯教學。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高中英語 詞匯教學 策略探究
高中英語教學涉及到聽、說、讀、寫四個方面,而這一切的基礎,就是詞匯學習。傳統(tǒng)的高中詞匯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對考綱要求的單詞不斷進行拓展,相應地,學生簡單、機械地進行背誦記憶,而不講求實際運用?!陡咧杏⒄Z課程標準》指出,中學英語教學的基本目標是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發(fā)展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性的社會技能。同時,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沖擊著我們的傳統(tǒng)課堂。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改變高中英語詞匯教學,讓學生真正掌握所學,并將所學靈活運用到生活實際呢?
一、傳統(tǒng)詞匯教學模式下存在的問題
1.主次不分,目標模糊
高中傳統(tǒng)的詞匯教學中,教師會就一個詞派生出很多詞性的形式以及它們的相關用法,學生記下來背誦記憶。而實際上,很多派生出來的內容并不屬于考綱范圍,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也用不到,甚至對各種考試題型都沒有針對性。
2.內容冗繁,缺乏吸引力
詞匯學習本身就是比較枯燥的學習行為,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教師一味地傳授知識,忽視了教學對象的特點,講授內容往往繁雜而無趣,導致學生學習英語詞匯的興趣減弱,甚至影響到其他學習。
3.直接教學,方法單一
為了節(jié)省課堂時間,教師往往采用直接教學法,教學方法單一。而單一的教學方法,反而會降低教學有效性,學生對詞匯的掌握并不會有多么高效,只是單純的死記硬背,毫無意義可言。
二、新課標下詞匯教學的策略探究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教師們紛紛開始接受新的教學理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那么,針對高中詞匯教學,筆者也開始探究新的策略,以期將其運用到傳統(tǒng)課堂之中。
1.突出重點,分清主次
不同年級的教師,應該針對自己所帶學生的學習特點,設定不同的詞匯學習目標,突出重點。比如,高一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高中英語,沒必要過多的拓展,但可以為學生補充更多具有生活場景的詞匯和口語表達,幫助他們樹立英語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高二開始,學習難度加大,詞匯學習可根據(jù)課本和大綱要求,設定具體學習內容。
同時,教師應該區(qū)別不同的題型特點,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進行詞匯學習、運用和復習。比如,我在進行高三年級的英語教學時,會將聽力和閱讀中常見單詞總結、分類,告訴學生怎樣的單詞是需要“眼熟”“耳熟”的。在處理完形填空時,則會補充相應單詞的搭配。而在復習語法填空時,則要求學生必須記住常考詞的詞性和其他變體。
2.夯實基礎,重視聽讀
高中三年的學習,一以貫之,具有連續(xù)性。所以,在高一學生新入學的時候,
為了便于以后的學習,教師不能怕麻煩,應當加強學生的語音知識學習,夯實基礎,讓學生學會自己拼讀單詞。同時,我們的教材是配有磁帶的,學生應當在學習新的單詞后,認真聽讀,做到“會讀”,才能“會拼”,最后方能“會用”。而這些看似無用功,實際上會為高中三年打下堅實的基礎,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而這正是新課程標準所要求的。
3.設定情境,講求高效
我們的英語教學,歸根結底,是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的魅力,將其應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因此,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桎梏,講求教學的高效。具體到詞匯教學,教師可以結合生活實際,為重點詞匯設定相應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下學習。比如,在教人教版必修一Unit 4的frightening,frightened,frighten sb into doing sth.,frighten sb out of doing sth.這幾個詞時,我編了一個男生被搶劫的故事,把這幾個詞都編了進去,最后讓全班一起跟著把故事串講了一遍,這樣,學習和記憶單詞會變得不再單調枯燥,而且高效。而情境教學,就是為了使學生能夠將詞匯運用到自己的生活里,提升“說”的能力,這正是新課程標準的題中之義。
4.分解任務,合作探究
隨著新的教學理念的引入和逐漸深入,很多教師都會在語言教學中(尤其是口語和語法教學中)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并將學生分組,讓學生主動合作探究。當然,這種教學形式也可以應用到詞匯課堂中。
首先,我在每個單元的預習作業(yè)中,就會將單元詞匯分組,分配到各個學生學習小組,每一個小組都會收到自己的重點研究詞匯,進行自學。其次,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我會將詞匯學習任務再度分解,讓各組學生結合重點詞匯的語境,再次豐富自己對該詞匯的認知和理解。最后,各個學習小組會進行詞匯學習成果展示,自己當小老師,用多樣的形式將探究結果呈現(xiàn)在全體學生面前。
5.鼓勵自學,重視復習
新課程標準一再要求,要“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策略,發(fā)展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性的社會技能”。因此,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應當鼓勵學生自學。針對詞匯學習,自學的手段也是多樣的,比如,學生可以利用詞典,也可以利用新型的學習手段,像“百詞斬”等多樣化的軟件。
同時,借助于多元化的學習手段,學生也能做到隨時隨地的復習,將所學詞匯總結,歸類,分層,多次記憶。在復習時,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對詞匯“分門別類”,而不是將不同類型的詞匯混在一起。漸漸地,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一定能獨立自主地學習,而不是一味地依賴教師和“有形”的課堂。
三、小結
英語詞匯教學工作并不容易,如何做好它,值得我們去思考。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教師一定要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其實,無論是任務型教學法還是合作性學習,任何教學方法都是次要的,起到關鍵作用的是,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理念,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都應將學生放在學習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啟發(fā)學生,鼓勵學生,教會他們如何去學習詞匯,而非簡單、機械地記筆記和背單詞。只有“授之以漁”,方能切合新課程標準的精神。在今后的英語教學中,我會不斷探索,落實新課程標準,讓學生真正熱愛英語學習,將所學運用到生活實踐中,有所學,有所思,有所得。
參考文獻
[1]教育部. 英語課程標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韓明現(xiàn). 新英語課程標準與高中詞匯處理[J]. 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5(02).
[4]何道瑞. 新課標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新思路[J]. 考試(教研版),2006(11):12-18.
[5]吳伯蘭. 多家度開展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0(07): 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