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區(qū)里,馬路邊,或者是網(wǎng)上,經(jīng)常能見到“信用貸款”“無抵押貸款”等各種放貸的小廣告。有人要是有資金需要,按照上面的聯(lián)系方式,打個電話,支付比銀行高一點的利息,借點款似乎也未嘗不可。但是如果你借了幾萬元的小額款項,兩個月后,你需要還的款項已達到幾十萬元,你會怎樣想?
夢魘從貸款開始
上海的關先生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根據(jù)上?!督夥湃請蟆返膱蟮里@示,關先生在去年6月,因需要還信用卡6萬元,經(jīng)人介紹,到一家小額貸款公司貸款。小貸公司答應借他6萬元,但要求他簽下“陰陽合同”:真合同中,是雙方約定欠款6萬元;而假合同中,欠款數(shù)額達17萬元。小貸公司的意思是,按期還款6萬元,17萬元的合同就作廢,這是對關先生的約束。同時,對方還要求關先生對房產(chǎn)進行“網(wǎng)簽”。之后,這家貸款公司將17萬元通過賬戶轉到關先生的賬戶,又讓關先生取出11萬元歸還貸款公司。接著,他們到房產(chǎn)交易中心進行網(wǎng)簽,而房子“買家”也是辦理貸款公司的人。
到期后,關先生未能還款,該小貸公司就帶人上門討債,并推介了一位朱某給關先生借款。經(jīng)不起折騰,關先生就和朱某簽下更高額的欠款合同。這合同也是“陰陽合同”,虛構債務達46萬元。與此同時,關先生還就自己的房子簽了一份“租賃合同”給對方,這合同除了簽自己的名字,余下均是空白。同樣,朱某也通過銀行走賬46萬元,關先生取出來10萬元給第一家借貸公司,自己拿走1萬元,其余還給了朱某。到8月的時候,朱某帶人用黑社會的手段找關先生要債,并且拿著有數(shù)年租賃關系的合同要他交出房子。
7萬元的小額貸款,2個月后就滾成了46萬元,看起來一點都不合理,但對方卻有完善的證據(jù):借款合同,房產(chǎn)網(wǎng)簽,銀行流水賬,甚至他去銀行取款的身影。不得已,關先生最后借遍親戚朋友,湊齊了欠款,才擺脫了噩夢。
查閱媒體的公開報道,發(fā)現(xiàn)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借款者本來是抱著以解燃眉之急的心態(tài)去借款的,不承想最后卻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有的還因為經(jīng)不起被追責,最后選擇跳樓身亡。
處處是玄機,套路真的不少
根據(jù)上海警方破獲的一個關于套路貸的案例顯示,做套路貸的人,可以說是“費盡心機”。該詐騙團伙的一個骨干還把詐騙的全過程都寫成了名為《小成本、大利潤》的劇本,暴露出來的細節(jié)讓人不寒而栗。
根據(jù)該詐騙手冊,要跟被害人簽訂陰陽合同,一份真的,一份假的,真實借款合同中,看起來比較符合規(guī)范,還款期限會有1年左右,而且會約定每月歸還的本金利息。而虛假的借款合同中,還款非常高,而期限卻非常短,往往只有1個月。
放款之后,詐騙者不會給被害人聯(lián)系方式,讓你想還款都找不到人,就算聯(lián)系到了,他也會借故不在本地,但當你錯過了時限,人家就跳出來說你違約,并且會拿出那份虛假的合同讓你盡快還款。
被害人無法還款,詐騙者就會將債務轉讓給別的所謂的小貸公司,然后再簽署更高額度的還款合同。這樣,經(jīng)過多次轉讓之后,這需要償還的借款額就是過去的十幾倍,甚至是幾十倍。
如果牽扯到有房產(chǎn)抵押,詐騙者還會找一些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公司勾結起來,對被害人的房屋進行網(wǎng)簽,讓房產(chǎn)無法交易。
這些小額貸款公司通常都是沒有經(jīng)過注冊的。當被害人還不上款的時候,這些所謂的貸款公司的人就會帶人采取圍堵、纏打等黑社會手段要賬。當有警方出現(xiàn)時,他們往往會拿出成套的完整手續(xù),說是民間借貸糾紛,讓警方盡可能無法參與進來。逼得人傾家蕩產(chǎn)。
記者在采訪中也發(fā)現(xiàn),因為這種套路貸的每一個步驟都設置得“非常完美”,完備的合同、完整的銀行流水等手續(xù),有一些就算到法院打官司,也會出現(xiàn)失敗的局面,其危害真是不淺。
套路貸,比高利貸更狠
許多人認為套路貸是高利貸。因為每一起案例,總是借很少的錢,但是需要償還的卻是成十上百倍,這樣算下來,其利息也是非常高的。
王寅翼是上海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律師,他對套路貸關注較早,并深有研究。王寅翼在網(wǎng)絡上寫的系列關于套路貸的案例和套路,已經(jīng)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在王寅翼看來,這些根本就不是高利貸。他認為高利貸都是目前金融體系下的很好補充,風控評判的準確度要比銀行高。而且真正做高利貸的原則就是不熟不做,有點類似一些風險投資,只投熟悉的人和熟悉的領域,基本上也都是朋友介紹,不可能在外發(fā)小廣告做生意。王寅翼認為,在馬路上看到的各種小貸公司就是套路貸,他們根本沒打算讓借款人正常還錢,套路貸本質和裸條非常一致,借錢不過是一個入口而已,而結局必然是地獄。
記者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國家規(guī)定年利率4倍,出借人有權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而超出部分就不受法律保護。套路貸雖然是“借貸糾紛”,整體利息也很高,但它通常不會在借款合同上顯示出來。這些所謂的“小額貸款公司”有一整套的合同和文書等證據(jù),甚至還可以要求銀行出具被害人提領現(xiàn)金的記錄、視頻監(jiān)控等以證明出借資金的“真實”和“合理性”。也是因此,有的案例還顯示,在一些打到法院的官司,對借款人也是非常不利的。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套路貸的根本目的也不是為了要你的高額利息的,他們通常會有更大目標——房子。作為財富價值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特別是在北上廣這些大城市,一套房子動輒幾百萬上千萬元,自然是套路貸陷阱中最讓人眼紅的標志。在媒體報道出來的被上海警方破獲的相關案子里,基本上都涉及房產(chǎn)的問題。有的案例顯示,借款人最后可謂是傾家蕩產(chǎn)。王寅翼在一篇關于提醒套路貸詐騙的文章中說道,放款人根本不想要你正常根據(jù)借款合同還款,那點利息他們看不上,借條、銀行流水之類的無非就是得到一個到你家鬧,潑油漆,非法拘禁你的合理理由,保證警察因為經(jīng)濟糾紛很難介入,最后的目的是吃房子,誰讓你上海人有房子,一平方米十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