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譯理論雖多,但不同的文本類型應該選擇不同的翻譯理論來指導。本文將在傅雷的神似論指導下,首先分析演講詞的特點,并選取朱镕基的演講詞的譯本為例,從多方面比較譯文的得失之處,如演講者的政治身份,時代背景,采用合適的翻譯方法,旨在證明神似論能夠恰如其分的指導演講詞的翻譯,為演講詞的翻譯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演講詞;神似論;翻譯方法
一、傅雷的神似論
演講是語言發(fā)展的最高藝術,它有著規(guī)范的措辭、語法、邏輯,有著口語化的表達方式,生動形象、感情充沛,體現(xiàn)了演講者思想感情、價值觀、審美情操、興趣愛好等。傅雷的神似論中強調翻譯絕不可按字面硬搬,而必須保持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吧袼啤?,亦即“傳神”,“傳神達意”,“得其精而忘其粗,得氣內而忘其外”,顧名思義就是傳達原文的精神,通過文字字里行間的意蘊曲達以出。傅雷的神似論切合了演講詞翻譯的要求,因此,本文將選取兩個譯文,神似論指導下對比分析,研究演講詞翻譯的注意事項和技巧。
二、演講語言及其特征
演講又稱講演、演說,是借助有聲語言和相應的態(tài)勢語言,面對廣大聽眾闡述觀點、抒發(fā)感情,從而感召聽眾并促使其付諸行動的一種信息交流活動。演講語言不只是較為規(guī)范的口語,而且是最高級、最完美、最具審美價值的口語。作為一種特殊的口語形式,演講有自己的語體特征。
(一)規(guī)范性
演講雖然是口語,但是面對廣大聽眾,要保證人人能聽懂,就必須講究措辭、語法和邏輯。具體來說,演講語言應該做到:用精煉簡潔的語言恰如其分地表達思想感情;用邏輯清楚的語言說服觀眾。
(二)生動性
通俗易懂的語言可以清晰明白地表達演講者的思想,但不一定能表達得酣暢淋漓、盡興盡致。要想表達精深的思想、真摯的感情,就得使用生動感人的語言。所以演講語言不只要保證人人能聽得懂,還要保證聽眾受到感染和鼓舞,這就必須講究修辭,用生動形象、感情充沛的語言打動聽眾。
三、演講詞翻譯案例分析
通過上述對演講辭的語言及特征的分析,才能更好的對演講辭進行更好的翻譯,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翻譯的恰如其分。下面將選取朱镕基總理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演講為例,從語言結構和政治因素方面分析譯本的特點及不足之處。
(一)規(guī)范性
例一,原文:我今天要講的問題是中美關系。
譯文1:Today, I want to talk about Sino-American relations.
譯文2:The topic I am supposed to talk about today is US-China relations.
這是朱镕基總理在麻省理工學院的演講。此句翻譯,首先要考慮到朱镕基總理的身份,總理到美國發(fā)表演說,代表的自然是中國,因此他“今天要講”的話題并不是他本人主觀意愿上想講的話題,而是作為作為中國總理這個身份應該要講的話題?!耙弊质钦麄€句子的關鍵所在,普通場合下可以有多種理解“want”、“be going to”“would like to”“will”。而此時此刻“要”代表了一種使命,因此應翻譯為“be supposed to”,最為貼近朱總理要表達的意思。傳神理論要求的不僅僅是表達原文的意思,還要傳達原文的深層含義。
(二)生動性
例二,原文:中美關系的歷史是一個風風雨雨的歷史,但是,我想中美友好合作關系是符合兩國人民利益的,是符合世界人民利益的,也是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一致的政策,也是中國三代領導人所一直堅持的政策。
譯文1:The history of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s full of ups and downs. But, I think the friendly cooperative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can meet people’s interest of both countries and the world. It is also the policy made by both Republican Party and Democratic Party of America and persisted by three generations of Chinese leaders.
譯文2:US-China relations have had a history of many twists and turns, but I think that the friendly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in the interests of people of both countries and it's in the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of the entire world. It's also a policy which has received support from both major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publicans and the Democrats, and it has also been consistently upheld by three generations of leaders in China.
從文本類型劃分,這個句子具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所以譯者一定要究其原意,小心翻譯。從結構來看它表達了兩層含義,首先承認一個中美關系的歷史事實,其次強調中美關系的重要性,這是一個具有排比修辭的長句。英語演講詞中短句居多,才能通俗易懂,長句中不同的意群要拆分,相似或相近的意群應該合并。如果不能拆分成短句,也應該在邏輯上有明顯的斷句,如譯文3中的“but”,前后兩層關系有了一個明顯的轉折。首先原文中的排比增加了演講者的氣勢,其次原文中的排比具有遞進關系,如“我想中美友好合作關系······世界人民利益的”。譯文1把這兩層意思合并在一起,就缺少了原文的遞進關系??此葡嗤臐h語結構實則表達著不同的漢語意思,“也是美國的······一直堅持的政策”,中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之初,美國采取孤立中國的政策,但是美蘇爭霸、冷戰(zhàn)開始后,美國開始了拉攏中國,對抗俄羅斯的政策。也就是“中美友好關系”對美國來講是必須執(zhí)行的國策,而對勤勞勇敢、善良的中國人來說是心愿,因此這一句話也不可合并,必須獨立譯出。神似論的宗旨是,充分挖掘原文信息,傳神達意。因此翻譯時,必須考慮原文的時下背景,說話人的身份,說話的場合,才能恰如其分有條不紊的翻譯,才能做到傳神而達其意。
四、結論
本文從演講辭的時代背景,演講者的政治身份,及漢英演講辭均具有的語言特色分析了該演講辭的譯本,旨在證明神似論適合指導演講詞翻譯。而且譯者在采取神似論為翻譯指導理論時,應靈活地采取不同的翻譯技巧處理不同的細節(jié)。傅雷的神似論中強調翻譯絕不可按字面硬搬,而必須保持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傳達原文的精神,通過文字把字里行間的意蘊曲達以出??偠灾?,翻譯需充分挖掘原文信息,傳神達意。
參考文獻:
[1]劉麗娜.淺論傅雷的“神似”翻譯觀[A].今日南國,2009,127(6):218-219.
[2]古今明.林肯葛底斯堡演說詞譯文的對比分析[J].外語研究,1988(4):14-19.
[3]譚夢.關于演講詞翻譯的探討[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5,15(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