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之前也有讀過其他版本的《世界現代設計史》,作為設計理論書,王受之寫的這個版本的設計史我最喜歡,而這本書中所寫到的一些現代設計先驅者的設計思想更值得我深入研究,通過對幾大設計運動中的設計大師們的設計思想的探究,讓我對設計有了新的認識:設計是為了大多數人服務,而不是為少數人所享用,設計不像藝術,設計必須被社會所接受,具備功能性,這對我今后的設計生涯有了巨大的幫助。
【關鍵詞】:設計思想;功能性;設計先驅者;現代設計
一:現代主義設計的發(fā)展
在現代主義設計中,對“設計”一詞的定義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簡單的說“設計”就是一種設計活動,通過計劃、構思、設想的形式利用各種的方式來解決設計上、生活上存在的問題?!霸O計”這個詞的范圍很龐大,有現代建筑設計、現代室內設計、現代工業(yè)設計、現代產品設計、現代環(huán)境設計、現代平面設計、現代廣告設計等,而這些設計的概念則是由西方傳過來的,叫“Design”,“設計”在中文中做名詞100年都不到,這兩個漢字是由日本人用的,有好多漢字都是日本人發(fā)明的。漢字的“設計”有局限性,更像是設一個計謀、陰謀,不好聽,后來日本也不用了,直接用“Design”。
設計的第一要義就是功能,其次是美觀,市場的競爭就是功能、質量的競爭。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來,人們對于設計解決問題的需求越來越多,設計開始被視為解決問題、創(chuàng)造市場、改變行為、影響社會的一種手段,而不是局限于功能和外形的問題。我們中現代的設計越來越興旺,這個物質文明的發(fā)展是離不開的,工業(yè)革命的成功,科技的迅猛發(fā)展,對設計的要求越來越高。
二:“工藝美術”運動
設計走進千家萬戶也是有這個設計運動帶起來的,而這項運動的引領者就是威廉·莫里斯。工藝美術運動起源于英國19世紀下半葉,它的起因是針對家居、室內產品、建筑的批量化而引起的設計水準倒退的現象,從而發(fā)起的一項運動,這一設計運動為現代主義設計奠定了基礎,從中涌現的一些設計思想值得我們學習。
1、約翰·拉斯金
當大家都很認同、稱贊這次的世界博覽會時,只有五個人認為這次的展覽不好,并且很糟糕,工業(yè)產品的設計是有問題的,丑陋庸俗,完全沒有藝術、設計以及美感。比如縫紉機的工業(yè)設計是采用一些裝飾,天使射箭,小天使墜尾巴,但是他們的聲音沒有被人們所接納。 這五人之中就有約翰·拉斯金,他對現代設計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提出兩個觀點,第一:大藝術和小藝術要有區(qū)分,人類不能只關注一個大藝術,不能只關系繪畫,要把設計從大藝術力抽離出來。大藝術是造型,小藝術就是身邊日用品的設計;第二:拉斯金是提出現代設計教育的第一人,開設了皇家藝術院校,專門培養(yǎng)設計師,為現代設計提供了良好的學習基礎。但是他有一個個人問題,也就是一個誤區(qū),完全否定機械生產,主張回到手工藝。
拉斯金不是設計師,而他的設計理念由一個人執(zhí)行下去,那就是威廉·莫里斯,莫里斯受拉斯金的影響很大,是工藝美術運動的指導思想。在現代工業(yè)化轟轟烈烈的發(fā)展下,為什么會出現工藝美術運動,因為工業(yè)化發(fā)展來勢洶洶,大家對工業(yè)化所造成的后果有種恐懼感,丑陋庸俗、批量化的商品成了資本家賺取利潤的武器,而一群追求“美”的藝術家,主張回到中世紀哥特式,回到手工藝,回到誠實的設計風格中去,這也成了藝術家以及設計者所追求的一種理想。
2、威廉·莫里斯的設計思想
威廉·莫里斯是“現代設計之父”,他的設計原則和設計思想至今影響深遠,他強調設計是為人的,而不是為了產品,設計上必須具備功能和美感。威廉·莫里斯說過:“作為一中高生活條件,機械化生產全然是一種罪惡;作為一種已經并且有時仍將為我們創(chuàng)造更理想的生活條件的手段,它又是必不可少的?!蔽乙婚_始不是很明白為什么機械化生產是一種罪惡,為什么機械生產和手工藝是對立面。讀了文章和查閱了相關資料我似乎明白了一點,并且也有了自己的一點粗略的見解。機械化生產和手工藝的對立,也就是共性與個性、丑之普遍與美之罕見的對比。有的人們對于日漸消失手工藝表示惋惜與遺憾,而復興手工藝的這一愿望仿佛也成了一種無力的反抗,對美和個性的追求依然有一批人在探索。如果現代工業(yè)設計并不是丑陋的,而是美的,那機械生產也不是一種罪惡。威廉·莫里斯反復強調兩個設計的基本原則:第一,設計是為大多數人服務,而不是為少數人服務;第二:設計工作是集體的,而不是個體的。這兩個基本原則在我們現在的設計中還在運用。
莫里斯是想讓大多數的人都能享受藝術,享受生活。莫里斯始終堅信即使是新的革命的到來,他也不相信機械生產會發(fā)展成為機械的無線化,不相信人們會漠視自身對生活的追求,人們是要做機械的主人,而不是做機械的奴仆。而他引領的工藝美術運動就是對精神專制的反抗,對自由、平等的追求,對商業(yè)主義的鄙夷,對庸俗化的生活的抵抗。
三:包豪斯與現代主義設計大師
現代主義產生的主要搖籃是在德國,就目前來說,德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大國,德國在19世紀到20世紀初,德國是全球工業(yè)設計最厲害的國家之一,可以和英國并駕齊驅,而當時德國的設計遠遠趕不上英國,之后外交官赫爾曼·穆特休斯被派到倫敦的大使館專門收集設計情報,也取得了設計上的一些成果,穆特休斯回來之后便對教育進行改革,便和亨利·凡德·威爾德合作,成立了魏瑪工藝美術學校,德國的基礎設計教育得到很徹底的改良。
1、包豪斯
包豪斯才是正真意義上的現代主義設計,這所學校培養(yǎng)了很多優(yōu)秀的現代主義大師,設計思想和設計原則也和現代主義的設計思想如出一轍。包豪斯是1919年格羅佩斯所建立的專門培養(yǎng)設計師的學校,也是世界上第一所設計學校。而包豪斯的前身便是魏瑪工藝美術學校,正是當時亨利·凡德·威爾德所建立的。格羅佩斯便改名為包豪斯,他想要建立一個現代主義建筑的體系,而不是單純的建筑這么簡單。
2、現代主義設計的四位奠基人
20世紀20年代以后,現代主義設計從建筑上得到發(fā)展,歐洲的一批建筑家、設計家推起一項新的建筑運動,也包括思想上和精神的改革,設計上才用嶄新的新材料,極具功能主義。
(1)沃爾特·格羅佩斯的設計思想
第一位現代主義的奠基人——沃爾特·格羅佩斯,他是德國現代主義的教育理論家和建筑家,提倡建筑與工藝設計的統(tǒng)一,技術與藝術的統(tǒng)一,作品極具功能主義,也是包豪斯的開創(chuàng)者。早年在彼得·貝倫斯的設計事務所工作,期間格羅佩斯和米斯·凡德羅一起合作了\"法古斯鞋楦廠”,他主張建筑師要有自己的美學章法。后來又創(chuàng)辦了包豪斯,其目的是把藝術和工藝結合起來,為此解決工業(yè)革命所產生的設計問題,培養(yǎng)社會所所需要的有責任感的設計師。之后又設計了包豪斯校舍,拋棄了傳統(tǒng)的設計理念,解脫了人們設計上思想、精神、名族的束縛,采用嶄新的的材料,玻璃和鋼鐵的組合,反對功能追隨形式,強調功能性,強調設計既是藝術的,也是科學的的,為現代主義設計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2)米斯·凡德羅的設計思想
第二位便是米斯·凡德羅,他和格羅佩斯一起在彼得·貝倫斯的設計事務所工作,后來米斯又當了包豪斯第三人校長。但是他們的境遇卻完全不一樣,格羅佩斯出身高貴,一戰(zhàn)成名,而米斯出身卑微,雖然很有實力,但是卻中年成名,完成了好幾個建筑才得到人們的認同。米斯在建筑上的設計思想是“少則多”,在美國并引領了的國際主義風格,當時影響了全世界的建筑設計風格。米斯在巴薩羅納博覽會德國館中展示的巴薩羅納椅子,極具簡約、功能主義的色彩,在這里實現了技術與文化融合的理想。米斯和格羅佩斯一樣最后都到了美國發(fā)展,并在美國有了一片新天地,他設計的西格拉姆大廈,是紐約最精致的建筑之一,打破了以往封閉的空間方式,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流通、貫通的空間方式。
(3)弗蘭克·勞埃德·賴特的設計思想
第三位是弗蘭克·勞埃德·賴特,他是美國芝加哥學派的奠基人,他特別贊同沙力文的形式追隨功能,采用自然的裝飾方法,其中代表作有“流水別墅”,他仿佛能感受到大自然中的神奇力量與生命氣息,體會到自然中原有的旋律與節(jié)奏。賴特的設計思想受莫里斯的影響也比較深,崇尚自然的建筑風格,喜愛有機建筑風格,連續(xù)流動的空間,同時他的建筑中還帶有美國的建筑文化,賴特也強調技術是為藝術服務的。賴特也受到了日本風格的影響,他強調簡潔、潔凈,視多余為罪惡。萊特覺得建筑不應該是呆板的,而是應該是靈動的,讓人們舒服的建筑。同時他也受到“芝加哥”學派沙力文的影響,追求功能主義,滿足人們對功能的追求。
(4)勒·柯布西耶的設計思想
最后一位是勒·柯布西耶,他是20世界偉大的城市規(guī)劃家、建筑家以及作家,是倡導機械美學的奠基人,同時也是是現代主義設計的奠基人之一,被世人尊稱為\"現代建筑的旗手\"。早前也和米斯·凡德羅、沃爾特·格羅佩斯一起在彼得·貝倫斯的設計事務所工作。勒·柯布西耶倡導機械美學,高度贊揚飛機、輪船、汽車等高新科技的的機械美,他認為住宅是供人居住的住宅。勒·柯布西耶可以分為兩個階段,50年代以前,倡導功能主義和合理主義,而50年代以后則倡導表現主義、后現代,其中朗香教堂最為明顯。
四位設計大師們都強調設計的功能性,設計是為人的設計,現代主義的基本觀點基本上由以上四位偉大的設計家所提出,他們都強調建筑應該應該順應時代與時俱進;主張要解決建筑的實用功能與經濟的問題;主張在建筑中采用新材料、新建構;主張廢除過去束縛思想的建筑風格等等。
四:總結
設計來源于生活,設計必須滿足于人們的物質需求,在我們的生活中運用藝術的形式、技巧、方式、形式來闡釋蘊藏在設計背后的思想和創(chuàng)意。而一個好的設計最先解決的就是要滿足功能,像沙力文、米斯、格羅佩斯這些設計大師們都追求功能是第一要義。設計還要多重選擇性,在創(chuàng)意、色彩、排版、功能上都要滿足人們的審美需求以及物質需求,設計也受到了市場的約束,必須被社會所接受。
設計是為大多數人設計的,而不是為少數人準備的,一個優(yōu)良的設計就要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簡潔具有美觀的東西不一定會比精致細密的東西差,這都有待市場效應和影響力的印證。我更明白了設計的第一要義是功能性,設計者所設計的一切產品都是為了人,切記只重形式而忽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