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老師經(jīng)常問,長大后你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當時的標準答案是警察、醫(yī)生、科學家。我最初的回答是:“和尚。”
和尚在我幼小心靈里的形象實在太高大了,主要是因為《少林寺》。我上小學的時候,經(jīng)常偷偷進電影院去看《少林寺》,動作和臺詞都記得很清楚。還有一首歌曲更加堅定了我對和尚的崇拜,因為第一句歌詞就是:“和尚只在我夢縈?!遍L大后我才知道,原來唱的不是“和尚”,是“河山”。
所以,我的第一個愛好是武術。那時候有一本雜志叫《武林》,我經(jīng)常去報刊亭翻看,默默記下動作,然后回家自己練。我有一個雙截棍,是我爸用桌子腿和車鏈子給我做的,刷上黑色的油漆。我天天帶著它上學,一邊走路一邊揮舞,非常吸引眼球,后來被老師沒收了。
我還參加過一個武術班。教練是一個光頭,他很厲害。我因為底子好,練得勤快,就當上了副班長。有一天教練生病,由另外的老師代課。他讓我們自由練習,我和一個大個子交手,他打不過我就哭。代課老師覺得是我出手太重,狠狠地批評了我一頓,這讓我這個副班長感到很委屈,一怒之下退出江湖。
我還要感謝兩位老師,一位是教二胡的,一位是教小提琴的。小學的時候,幾乎每位同學都選擇了一樣樂器去學。我爸想讓我學二胡,但是二胡老師無情地拒絕了我,他說我手太短,學二胡不科學。這讓我很難過,因為我都沒有機會證明自己不行,就被人家說了不行。
后來我就轉而學小提琴。在學校的興趣班里,大概有十幾個學生,用的都是學校里的小提琴。事實證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凡是自己家有小提琴的同學進步都比較快。像我這樣的孩子,因為不能在家練習,很快就只能濫竽充數(shù)了。
于是,有一次放學前小提琴老師把我留下,語重心長地和我說:“大鵬啊,你不太適合學音樂,以后可以試試去報別的班?!蔽乙恢比痰阶叱錾倌陮m才哭,回家跟我媽說,我不喜歡學小提琴,以后不要學了。
那句“你不太適合學音樂”對我的影響很深,我覺得自己適不適合做一件事不應該是別人去評價的。但是,你認為我會立刻用實際行動證明他們的評價是錯誤的嗎?并沒有,我很聽話地報了繪畫班。
學畫畫的根本原因,是成本比較低、省錢,而且我也還算有天分,后來還拿過很多次獎——那時候少年宮的內(nèi)部比賽中,所有的孩子都有獎。我還做過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比如在我爸單位鍋爐房的時候,我把整個更衣室的走廊都貼滿自己的畫,畫的是圣斗士星矢,每一幅看上去都沒什么區(qū)別,可是一邊跑一邊看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那是一組動畫。從走廊的這頭跑到那頭,星矢正好打完一套天馬流星拳。我每天都跑好幾個來回。
初中的時候我還畫過漫畫,模仿蔡志忠的畫風,自己編劇情,強迫同學們看,看完還要寫觀后感。但畢竟我是在模仿別人的畫風,同學們新鮮過一陣之后,都去看原版的蔡志忠了,我失去了動力,也就沒再繼續(xù)這個愛好了。
我最開始對唱歌感興趣是在小學五年級。班級的大合唱,老師挑我站在最前面。我以為是自己唱得最好,后來才知道是因為個子最矮。
我報名參加了全市的小學生歌唱比賽,曲目是《好爸爸壞爸爸》。那會兒我爸媽在外地治病,我其實是想找個機會讓我爸回家看看我。我爸回來那天,我突然從飯桌上站起來說:“爸,我要送給你一個禮物!”然后就唱起了那首歌,把我爸給唱哭了。
比賽當天,老師特地給我打扮了一番,穿上了一條背帶褲。結果上場的時候褲子被踩了一腳,有一條背帶斷掉了,整首歌我都是雙手緊緊攥住那條背帶唱的,生怕唱著唱著褲子掉了。原本設計的很多舞蹈動作根本沒辦法做。那次比賽我得了全市第二名,輸給了一條褲子,非常沮喪,盡管那是我獲得《百變大咖秀》第二季總冠軍之前,參加過的所有比賽里成績最好的一次。
我還有很多愛好,比如寫文章、打籃球、做飯什么的,但不是所有的這些愛好,最后都能夠成為特長;甚至不是所有的愛好,在一開始都是愛好。
電影《蜘蛛俠》里有一句臺詞讓我印象深刻:“你是什么樣的人,取決于你選擇成為什么樣的人?!边@里面提到的“選擇”,我認為并不全部是主動的,就好像我們就讀的學校、我們成長的環(huán)境,甚至我們的愛好,也許很多人都是被動做出的選擇。面對這種情況,我讓自己接受、適應,然后嘗試改變,或者被改變。
有時,順其自然,平靜地面對并熱愛當下的生活,機會與成功也許就找上門來了。
(摘自《在難搞的日子里笑出聲來》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