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教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1)
[摘 要] 顧名思義,“陪伴式教育”是指教師延長與學生的共處時間,擴大與學生的共處范圍,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下,以貼心的、親近的教育方式教育學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活動過程。陪伴體現(xiàn)責任,陪伴體現(xiàn)情感,陪伴體現(xiàn)愛。
[關 鍵 詞] 中職;陪伴式教育;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12-0183-01
因為“陪伴式教育”能夠明顯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所以,它對提高中職教育實效性具有積極的、特殊的意義,值得大家努力探索。
一、“陪伴式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學生是善良的,積極向上、努力進步是其主流方向。中職學生正處于青春發(fā)育階段(16~19歲),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尚不成熟,獨立思考、抽象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不強,他們往往需求甚至是依賴教師的引導、幫助,他們樂于接受教師的引導、點撥和教師手把手地教,有教師陪伴學生備受鼓舞。
比較而言,近40%的中職學生缺乏自信,自我調控能力較差、處事能力不強、情緒情感波動較大、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弱,懵懵懂懂是這些學生外在的心理表現(xiàn),所以,他們需要有人陪伴,尤其是貼心的陪伴,以解決心理渴求。
實訓是中職教育的必要科目,實訓的環(huán)節(jié)、要領、工藝、安全、注意事項等,都是通過教師講解、示范、邊做邊教的過程來完成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學生實訓必須有教師陪伴才能進行,無教師陪伴就不能實訓,因此,教師陪伴與學生實訓緊密相連,不能分割。
依據(jù)中職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應當主動積極地開展“陪伴式教育”活動,無論是在課堂教學中、文體活動中,還是在學生的社會實踐中,都要努力踐行陪伴式教育,讓我們離學生近一點,再進一點,聽他們的“說學逗唱”,傾聽他們的心聲,欣賞他們的一舉一動,贊美他們的良好行為,他們還是孩子,他們中的一些人似成年但又未成年,所以我們應當做出正確的教育選擇——陪伴他們。
二、“陪伴式教育”的特點
陪伴最顯著的特點是用時盡力,最核心的問題是貼心。
(一)時時陪伴
一是教師在工作時間內保證陪伴學生學習;二是教師在業(yè)余時間陪伴、參與學生的各項活動。
(二)處處陪伴
在課堂、在實訓、在社會實踐、在學生的文體活動場所,有教師的身影,有教師的作為、有教師的點染。
(三)零距離陪伴
陪伴是近距離的、親密的。陪伴不是觀望、袖手旁觀,陪伴是零距離的接觸,是可以產生溫暖的交流。
(四)貼心陪伴
對教育績效的追求、努力、付出,其出發(fā)點必然歸結到“愛學生”上,從“愛”的角度出發(fā),在教育的責任感、使命感的鞭策下,教師必然能夠做到“貼心”陪伴學生,達到“心靈”交融的目的,如同對待自己的孩子,視如己出、無微不至。貼心陪伴是“陪伴式教育”最核心的問題,最能夠說明教育的本質。
三、“陪伴式教育”的意義
為了取得“陪伴式教育”的佳績,教師首先應當樹立正確的育人理念,構建崇高的職業(yè)理想,樂于奉獻、負有大愛、具有慈悲情懷;其次,教師應當推敲適當?shù)姆绞椒椒ㄟM行陪伴,循序漸進滲透、融合,潛移默化地感染、提升,講究效率、講究藝術地進行??傊小睈邸暗慕逃攀钦娼逃?,有”愛“的陪伴才是真陪伴,只有如此,才能彰顯陪伴的深刻內涵。
(一)引導方向
陪伴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明確的陪伴目的,設計方案、制訂計劃、明確步驟、有條有理地進行。陪伴能夠使師生情感得到升華——這是陪伴教育的特殊效應,在此前提下教師對學生的職業(yè)理想、職業(yè)道德、公民意識適時進行引導,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這方面,師生都應做好思想準備,經歷教學相長的過程,不斷豐富完善自己。
(二)強化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
陪伴教育過程中,班主任和專業(yè)教師有近水樓臺的先決條件對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給予及時的關注和指導,突出特長,強化專業(yè)能力培養(yǎng)和專業(yè)意識的提升,從而夯實學生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專業(yè)基本功、專業(yè)技能,為他們奠定良好的從業(yè)基石。
(三)提高職業(yè)素養(yǎng)
通過陪伴教育,教師能夠有效地將職業(yè)要求、職業(yè)規(guī)范、職業(yè)標準落實到學生中,提高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梢钥隙ǎ泻玫睦蠋熅蜁泻脤W生,老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高低對學生的職業(yè)素養(yǎng)有著深刻、長遠的影響。學生良好的工作習慣養(yǎng)成;待人熱情、文明、禮貌;處事認真、細致、周到;追求品位、追求藝術、追求高雅的工作、生活情趣等,這些都與教師以怎樣狀態(tài)陪伴學生、如何陪伴、陪伴的目標要求息息相關。陪伴質量高,學生進步快。
陪伴以積極的心理狀態(tài),從責任、情感、愛出發(fā),使師生情感融合、升華,走向共同成長。
有一種善良的選擇叫陪伴,有一種沉默的語言叫陪伴,有一種辛苦的付出叫陪伴,有一種質樸的“愛”叫陪伴。陪伴產生向上的情感、積極的心理。提高中職教育實效性的途徑和方法有許多,希望“陪伴式教育”能為提高中職教育實效性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陳國洲.利用“高質量時間”學會陪伴式教育[J].開心素質教育,2015(2).
[2]趙林.他們的成長需要我們的陪伴[J].福建教育,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