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全膜雙壟溝播玉米不同品種比較試驗,探索出在我地干旱發(fā)生頻繁特別是春旱發(fā)生嚴(yán)重的自然條件下,對不同玉米品種的生育期、產(chǎn)量性狀、抗逆性的比較分析,篩選出在全膜雙壟溝播栽培模式下最適宜本地種植的玉米品種,以獲得較高的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jì)效益。在參試的10個品種中,生育期以大豐30和五谷704最長達(dá)147d,富農(nóng)821最短137d,但所有品種在當(dāng)?shù)胤e溫條件下均能完全成熟;寧穗2號、西蒙6號、長城799、先正達(dá)408、先玉335、五谷704、大豐30均表現(xiàn)高抗玉米大小斑病,富農(nóng)821高感病,長城706、寧玉524中感玉米大小斑??;產(chǎn)量及效益結(jié)果以大豐30最高,依次為富農(nóng)821、長城706、寧玉524、西蒙6號,最低為長城799。綜合來看,近年適宜本地推廣的玉米品種以大豐30、長城706、西蒙6號為好。
[關(guān)鍵詞] 玉米 全膜雙壟溝播 品種比較 試驗
[中圖分類號] S513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6)07-0124-01
1 試驗基本情況
試驗設(shè)在彭陽縣城陽鄉(xiāng)澇池村楊小莊組。試驗地前茬為玉米茬,前作收獲后及時清除秸桿殘膜,深翻整地,結(jié)合旋耕施農(nóng)家肥40000kg/hm2,純氮126kg/hm2,有效磷322kg/hm2,均作基肥施入,后采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shù)覆膜,播前0-20cm土壤全鹽含量0.46-0.52g/kg、有機質(zhì)11.2-13.4g/kg、全氮1.22-1.05g/kg、水解氮116.7-128.7mg/kg、有效磷14.9-21.5mg/kg、有效鉀119-181mg/kg。生育期內(nèi)除草4次,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純氮276kg/hm2。播種時在距壟溝底5cm處用點種器點播,每穴兩粒,株距33-35cm,出苗后及時間苗定苗,每穴留1株,保苗55500株/hm2左右。當(dāng)年降雨量607.1mm,作物生育期降雨量587.9mm,日平均氣溫8.1℃,無霜期153d。
試驗設(shè)處理10個:寧玉524、大豐30、五谷704、富農(nóng)821、先玉335、先正達(dá)408、長城799、西蒙6號、寧穗2號、長城706(CK)。
2 試驗結(jié)果及分析
2.1 各品種生育時期對比:參試的10個品種中,生育期最長的為大豐30和五谷704,生育期147d,最短的富農(nóng)821為137d,但均在9月20日前成熟,在當(dāng)年降雨較多的氣候條件下均能夠完全成熟。
2.2 各品種特征特性觀察比較:
寧穗2號:株高255厘米,高桿;總?cè)~片數(shù)19片,穗上5-6片葉,葉片展開;雄穗白色,雌穗黃白色,高穗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
西蒙6號:株高292厘米,高桿;總?cè)~片數(shù)19片,穗上6-7片葉,葉片上舉,葉頂端稍下垂;雄穗白色,雌穗黃白色,高穗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
長城799:株高251厘米,矮桿;總?cè)~片數(shù)18片,穗上5-6片葉,葉片展開;雄穗紫色,雌穗紫色,中穗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
長城706:株高273厘米,高桿;總?cè)~片數(shù)18片,穗上6-7片葉,葉片半上舉,葉片中部下垂;雄黃白色,雌穗紅色,中穗位;中度感玉米大小斑病。
先正達(dá)408:株高277厘米,高桿;總?cè)~片數(shù)17片,穗上5-6片葉,葉片半上舉,葉片頂端下垂;雄黃白色,雌穗黃白色,中穗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
先玉335:株高:279厘米,高桿;總?cè)~片數(shù)19片,穗上7-8片葉,葉片上舉,上部葉片頂端下垂;雄黃白色,雌穗黃白色,低穗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
富農(nóng)821:株高:248厘米,矮桿;總?cè)~片數(shù)17片,穗上5片葉,葉片展開;雄黃白色,雌穗紅色,低穗位;高感玉米大小斑病。
五谷704:株高:281厘米,高桿;總?cè)~片數(shù)19片,穗上6-7片葉,葉片上舉,上部葉片下垂;雄穗黃白色,雌穗黃白色,高穗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
大豐30:株高:263厘米,高桿;總?cè)~片數(shù)19片,穗上7-8片葉,葉片上舉;雄穗黃白色,雌穗黃白色,低穗位;高抗玉米大小斑病。
寧玉524:株高:270厘米,高桿;總?cè)~片數(shù)18片,穗上7-8片葉,葉片半上舉;雄穗黃白色,雌穗黃白色,低穗位;中度感玉米大小斑病。
2.3 各品種農(nóng)藝性狀比較:從當(dāng)年參試的10個品種來看,果穗最長為先正達(dá)408達(dá)19.2cm,最短為長城799為16.7cm,寧穗2號禿頂最長,達(dá)1.6cm,最短為富農(nóng)821,大豐30平均行數(shù)18行穗粒數(shù)達(dá)698.4粒,寧穗2號14行穗粒數(shù)只有492.8粒,平均百粒重以寧玉524為最高達(dá)到39.9克,最低為長城799僅為29.3克。
2.4 各品種產(chǎn)量結(jié)果及分析(見表1):從考種結(jié)果來看,參試的10個品種中,所有的9個品種均比對照增產(chǎn),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現(xiàn)差異極顯著,以大豐30畝產(chǎn)量最高,達(dá)到830.9公斤,比對照長城799畝產(chǎn)544公斤增產(chǎn)286.9公斤,增幅達(dá)52.7%,最低的寧穗2號比對照增產(chǎn)61.6公斤,增幅11.3%。但除大豐30外,其他各品種間差異不大,應(yīng)在下年繼續(xù)開展試驗,逐步進(jìn)行篩選,確保品種及時更新?lián)Q代,增加產(chǎn)量,提高農(nóng)民經(jīng)濟(jì)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