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是我國東北的集中產地,種植規(guī)模大、商品率高,也是油用大豆的最適宜區(qū)。提高高油大豆產量,除因地制宜選擇優(yōu)質高產、熟期適宜、抗病抗逆性強的高油大豆品種;播前精選種子;合理輪作、精細整地;適時播種及播前施足底肥等措施外,播后的田間管理也是確保高油大豆豐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一、 嚴格選用優(yōu)良品種
在種子的選擇上要做到精選良種,盡量選擇高油、高蛋白豆種,如:符合前者要求的種子有黑農、東農等;符合后者要求的有二積溫帶黑農、三積溫帶黑農?等。 春季要嚴格選種,最好采用粒選,把受傷種子剔除,并做好發(fā)芽試驗,保證純度和發(fā)芽率達標,選用品質優(yōu)、增產潛力大、適應性廣的品種。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全球溫室效應影響,近幾年年積溫有增加趨勢,但一定要根據當?shù)氐臍庀髼l件,合理安排品種熟期,杜絕越區(qū)種植現(xiàn)象發(fā)生,否則秋收時種子含水量偏高,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二、 搞好播前種子處理
一是播前曬種。曬種一般能使發(fā)芽率提高13%左右,提早出苗2~3天。二是藥劑拌種或種子包衣。溫度低或遇干旱時,種子在土壤中萌發(fā)時間長,易遭受病蟲害,可用大豆種衣劑按藥種比1∶75~100防治。防治大豆根腐病可用種子量0.5%的50%多福合劑或種子量0.3%的50%多菌靈拌種。蟲害嚴重的地塊要選用既含殺菌又含殺蟲劑的包衣種子,未經包衣種子,需用35%甲基硫環(huán)磷乳油拌種,以防治地下害蟲。拌種劑可添加鉬酸銨,以提高大豆出苗率和固氮能力。
三、選用適宜的播種方式
1、土壤準備:
(1)播前整地:播前整地包括播前進行的土壤耕作及耙、耪、壓等。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整地技術,因此,播前整地工作也有所不同。如平翻、壟作、耙茬、深松等。
(2)播前灌溉:對于墑情不好的地塊,有灌溉條件的,可在播前1~2天灌水1次,浸濕土壤即可,以利播后種子發(fā)芽。
(3)播前封閉除草:我國東北大豆主產區(qū)一些大型農場,大豆栽培面積大,如管理不及時,則雜草為害嚴重,常在播前采用機械噴施除草劑,進行大田封閉除草。氟樂靈、拉索等除草劑可在播前進行土壤噴霧。用氟樂靈可有效防除1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某些1年生闊葉草。一般在播前畝施濃度48%的氟樂靈135。柵克加水15升,用拖拉機懸掛式噴霧器作土壤表面噴霧。
2、精選種子:具有良好播種品質的種子,發(fā)芽率和發(fā)芽勢高,苗整齊茁壯。所以在播種前應將病粒、蟲蛀粒、小粒、秕粒和破瓣粒揀出。同時還要根據本品種固有的典型特征,如粒型、粒色、種子大小、種臍大小和顏色深淺,剔除混雜的異品種種子,以提高種子純度。采用人工粒選的效果很好,如果用種量大,可采用螺旋式大豆粒選機,其機械結構簡單,便于移動,適合大豆種植專業(yè)戶應用。精選凈度要求達97%以上,純度98%以上。
3、合理密植:品種選擇與處理選用增產潛力大、內在及外觀品質好的優(yōu)質大豆品種,如合豐35、綏農14、黑農33等,要求種子發(fā)芽率90%以上,純度98%以上。進行種子播前精選,剔除病種及雜質等,同時根據不同土壤環(huán)境與病蟲害情況,選用合適的種衣劑包衣,有的也可用微肥、菌肥、ABT生根粉等拌種,增強種子活力。
4、種植密度與產量有密切關系。所謂合理密植是指在當?shù)?、當時的具體條件下,正確處理好個體和群體的關系,使群體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展,個體也得到充分發(fā)育;使單位面積上的光能和地力得到充分利用;在同樣的栽培條件下,能獲得最好的經濟效益。因此,一個適宜的密度不是一成不變的,不能簡單地講“肥地宜稀,瘦地宜密”,主要應考慮以下因素:
(1)品種:品種的繁茂程度,如植株高度、分枝多少、葉片大小等與密度的關系密切。凡植株高大,分枝較多,株型開展,大葉型品種,種植密度宜?。恢仓臧?,繁茂性差的品種,或植株雖較高,但分枝少,株型收斂的品種,宜采用較大的密度。
(2)肥水條件:同一品種在肥水條件較好時,植株生長繁茂,密度宜小;反之,肥水條件差,密度應較大。試驗表明: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與種植密度有密切關系。
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
長期以來,不少地方單憑經驗進行施肥,造成土壤營養(yǎng)元素不平衡,生產上易出現(xiàn)缺鉀、缺微量元素等現(xiàn)象。要結合農業(yè)部實施的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堅持科學施肥,根據測土結果,將氮、磷、鉀肥按照一定比例配方施入。提倡秸稈還田、氮肥分期施或緩施,根據土壤鉀素狀況,增施鉀肥,適當補充鎂肥。鼓勵多施農家肥,結合整地施入。化肥做種肥時要深施于種下4~5厘米,以免燒種。建議在以上施肥原則基礎上,不同產量目標時施肥量如下:(1)產量水平250公斤/畝:氮肥(N)2.7~4公斤/畝,磷肥(P2O5)2.3~5公斤/畝,鉀肥(K2O)2.3~5公斤/畝。(2)產量水平200公斤/畝:氮肥(N)2.3~3.7公斤/畝,磷肥(P2O5)1.5~4.3公斤/畝,鉀肥(K2O)1.5~4公斤/畝。(3)產量水平150公斤/畝:氮肥(N)3公斤/畝,磷肥(P2O5)3.7公斤/畝,鉀肥(K2O)3.3公斤/畝。
五、科學防治病蟲害
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加強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的協(xié)調與配套,嚴格控制化學農藥施用量。大豆重茬使某些病蟲害加重發(fā)生,因此要有針對性地采取防治措施。首先,要搞好病蟲測報,準確地掌握病蟲發(fā)生動態(tài),及時作出預測預報,指導好防治工作;其次,抓住主要矛盾,進行綜合防治;再次備好藥械、農藥、訓好防治員,一旦發(fā)生,及時防治。要進一步完善推廣大豆增產的各種栽培模式,把種子、施肥、耕作、植保等各種行之有效的增產措施合理地組裝起來,科學地加以運用,是減輕大豆重茬為害,促進大豆生產發(fā)展的一項主要措施。
(作者單位:157602 黑龍江省林口縣蓮花鎮(zhèn)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