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棉花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育苗、定植、地膜覆蓋、田間管理、采摘等方面內容,以指導棉花高產栽培。
關鍵詞:棉花;高產;栽培技術
安徽省是我國第二大產棉區(qū),種植面積和總產在全國均占較高的比重,也是我國著名的優(yōu)質棉生產基地。為提高棉花的產量,擴大棉花的種植面積,棉花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選用良種,培育壯苗 要選用優(yōu)質、抗逆能力強的豐產良種,如中棉所12、蘇棉1號等。播前曬種2-3 d,并采用浸種、拌種或催芽播種等方式,提高棉籽的發(fā)芽率。壯苗是早發(fā)、高產的前提,采用多種措施培育壯苗,以為高產奠定基礎。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增產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當前中國棉花促增產的基本技術途徑,是提高棉花群體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栽培措施。首先,在中國現有大面積生產條件下,從總體上看,由于有機肥料不足,綜合地力偏低,可適當增加栽植密度[1]。隨著生產條件和栽培技術的改善,密植促早技術的推廣,尤其是縮節(jié)胺等生長調節(jié)劑的應用,改善了棉田通風透光條件,致使種植密度進一步提高。其次,在綜合條件有利于棉花生產發(fā)育和單株生長力發(fā)揮時,種植密度也可以減少。此外,種植的密度與品種的種性與栽培措施有關,如早熟品種、中晚熟品種宜稀植;露地栽培宜稀植,覆膜栽培宜密植。
3地膜覆蓋 地膜覆蓋是指棉花直播時或移栽后立即在地表覆蓋一層塑料薄膜,是一項簡單易行、促早發(fā)早熟、趨利避害的增產措施。其技術要點如下:一是在季節(jié)與前作騰茬早的條件下,適時早種,早栽后及時覆膜,覆蓋要嚴,深度以50%-70%為宜,并保持膜面干凈,至開花后揭膜。二是選用生產潛力較大、長勢稍旺、后勁足的中熟品種[2]。三是種植密度應較露地栽培稍稀,栽植密度以低于4 500株/hm2為準。四是移栽肥與花鈴肥要施足,以防早衰。
4加強田間管理
合理施肥 棉花生產要施足基肥,這是棉花豐產的重要措施。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采用深施,以促進根系下伸,使棉株平衡生長。尤其是磷肥,應采用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