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研究了不同熱處理制度對BTi62鈦合金中厚板力學(xué)性能及組織的影響。通過分別在780℃、810℃、840℃、870℃下進行熱處理實驗,對BTi62鈦合金中厚板在各溫度下的常規(guī)力學(xué)性能和顯微組織,以及在高溫時的持久性能進行分析。結(jié)果表明:在840℃熱處理制度下可以得到顯微組織及力學(xué)性能優(yōu)異的成品板材。
關(guān)鍵詞:BTi62鈦合金;熱處理溫度;力學(xué)性能;顯微組織
前言
近年來,鈦合金在國內(nèi)、國際市場的應(yīng)用不斷擴展,各國也都推出了自發(fā)研制的低成本鈦合金。BTi62就是由寶鈦集團公司自主開發(fā)研制的一種新型近α型鈦合金,其化學(xué)成分為6Al%和2Mo%,相變點約1040℃。文章就BTi62板材做了不同熱處理制度下的試驗,目的在研究BTi62板材在不同溫度下的組織形貌及力學(xué)性能的變化。以期得到該合金組織與性能最佳匹配的熱處理制度。對其在市場的應(yīng)用和推廣給予一定的技術(shù)支持。
1 實驗
試驗板坯為兩次真空熔煉鑄錠,又經(jīng)3150噸鍛造機鍛制成120mm厚板坯。在1200mm四輥可逆式熱軋機上進行熱軋。制成15.0mm板材。在其成品板材取樣(拉伸、金相試樣),然后選取四個熱處理制度(780℃、810℃、840℃、870℃)進行試樣熱處理,再對試樣進行顯微組織的分析及力學(xué)性能的測試。
2 結(jié)果分析與討論
2.1 熱處理制度對顯微組織的影響
不同熱處理制度對BTi62鈦合金板材顯微組織產(chǎn)生的影響,具體見表1。
通過對表1顯微組織的觀察分析可以得出,其熱變形組織在780℃時,沒有完全再結(jié)晶,仍有部分變形后的長條組織存在;在810℃熱處理時,變形后的長條組織進一步溶解;而在840℃熱處理時,其組織為均勻細小的片層狀組織,變形后的長條組織消失,再結(jié)晶行為進行得比較充分;當熱處理溫度繼續(xù)升高至870℃時,晶粒明顯長大。通過顯微組織分析可以得出,將BTi62板材的熱處理制度選擇在840℃較為合適。
2.2 熱處理制度對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
2.2.1 熱處理制度對室溫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
不同的熱處理制度對BTi62板材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具體情況見表2以及圖1。
通過對表2及圖1室溫力學(xué)性能分析可以得出,該合金在780~870℃溫度范圍內(nèi)熱處理時,室溫強度變化不大(略微下降),但延伸率明顯升高,并在840℃熱處理后達到最高。在隨后的870℃熱處理時,延伸率呈下降趨勢。
2.2.2 熱處理制度對高溫力學(xué)性能的影響
不同的熱處理制度對BTi62板材的高溫力學(xué)性能也有著不同的影響,具體情況見表3及圖2。
通過對表3及圖2的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看出,該合金在780~840℃進行熱處理時,高溫性能逐漸升高,但溫度在870℃時,高溫性能明顯升高。這是因為在780℃和810℃處理時,雖然有長條組織存在,但與840℃處理時相比較,其晶粒尺寸變化不大,而在870℃處理時,晶粒尺寸明顯長大,因而高溫性能升高。
3 結(jié)論
(1)通過對熱處理后的BTi62板材顯微組織的分析可以得出,該合金在熱處理后,其顯微組織均為呈片層狀。尤其在840℃熱處理后,組織更為均勻細小。
(2)該合金在780~870℃溫度范圍內(nèi)熱處理時,其室溫強度變化不大,但延伸率在840℃熱處理后達到最高,在隨后的870℃熱處理時,延伸率呈下降趨勢。
(3)該合金在780~870℃溫度范圍內(nèi)熱處理時,其高溫強度隨熱處理溫度的升高而上升。但均可以達到參照標準(GJB2505-95 TC4參考值)。
(4)通過對該合金在不同熱處理溫度下組織和性能的分析可以得出,該合金在840℃熱處理時其組織和性能均能達到參照標準,且為最佳匹配。
參考文獻
[1]李見.材料科學(xué)基礎(chǔ)[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0.
[2]徐萃萍,趙樹國.工程材料與成型工藝[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10.
[3]周偉,葛鵬,盧亞峰,等.一種新型近β鈦合金熱處理過程中晶粒長大規(guī)律研究[J].西安:鈦工業(yè)進展,2012,29(5):23-25.
[4]黃愛軍.TC6鈦合金中等軸初生α相析出長大行為[J].金屬學(xué)報,2002(增刊).
[5]馮冉,寇宏超,常輝,等.固溶處理對一種近α鈦合金顯微組織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8,Vol37,No.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