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晶
(沈陽醫(yī)學院外語教學部,遼寧 沈陽 110031)
我們都知道,先進的教學觀念應與當前的教學改革相呼應,在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其影響應該是深遠而且持久的,它的存在方式通常是非邏輯的和隱性的。在此情況下,研究生英語教師需要持續(xù)不斷地提高和更新教學觀念和認識、擯棄以往傳統教學中的單一的教學模式和習慣性思維,最終實現從“教師為中心”轉向“學生為中心”。而當前許多研究生英語教師還不具有這種先進的教學理念,還在沉迷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滿足教學中不同層次學生的語言學習需要。
為了適應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中所要求的教材多樣性和知識多元化,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跨學科知識和精湛的外語專業(yè)素質。而實際教學中,部分英語教師缺乏多元的知識結構,沒有盡可能多的了解英語的起源、發(fā)展、現狀及未來的趨勢,沒有熟練的掌握英語整個語言體系的具體理論,外語的基本功不夠扎實。
當前社會具有高度網絡化、信息化、數字化的特點和發(fā)展趨勢,這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信息技術能力,這種素質在較大程度上決定了英語教學的成效。然而,對于部分研究生英語教師來說,還不具備大量的信息技術知識,教學方法沒有實現信息化,設計教學過程中不能有效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學生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也因此得不到有效的改善等,這些都會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差,實踐水平低等情況。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句成語形容當前的教師素質發(fā)展狀況最為恰當。在此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為了防止知識的退化或者陳舊,研究生英語教師必須豐富和更新其專業(yè)知識,要在更高的層次上指導外語語言和教學實踐,要加深對外語教學理論和語言理論的學習和了解。同時,還需要培養(yǎng)教師的教學設計能力,提高對所任課程的批判性評價技能,這樣可以既提高研究生的外語教學質量,又能有效地改進外語授課方法。
對研究生英語教師而言,衡量其業(yè)務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教師的科研能力。所以,為了幫助研究生英語教師明確其專業(yè)方向,各高校要支持教師積極參加各級的相關課題研究,保證教師對本專業(yè)領域有更深入的探索,幫助教師將語言學理論和實踐研究相結合。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時刻關注研究生教學中的難點和重點,通過科研課題應用并指導教學實踐,做到科研與教學的互相促進和提高。
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可以保障課堂教學效率的改善和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第一,從微觀看,授課教師要把學生作為授課中心,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技術最大化的使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激活課堂教學的氣氛,強調教學方法應從著重“教”到強調“學”的轉變;第二,從宏觀看,轉變研究生的外語教學指導思想,從過去的知識為主體過渡到現在的應用為主體;第三,要把教學的視野從“語言技能”向“跨文化交際”轉變。
高質量的實現研究生的教學目的、完成教學任務需要各高校全面打造一支各方面都優(yōu)秀的研究生師資團隊,時刻著眼于師資培訓的力度,可以采取送出國門去學、請國內外專家舉行學術講座介紹學科的前沿動態(tài)、定期參加各種培訓班學習,并鼓勵英語教師進行自我導向進修。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可以通過閱讀、網絡、軟件等各種方式提高理論知識水平,不斷擴充知識面,不斷增強英語教學的知識性、趣味性、專業(yè)性和實用性。
隨著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研究生外語教學模式有了新的轉變,若要保持與信息時代相一致,教師就必須更新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實現多元化的教學能力,提高自己本專業(yè)的語言知識,完善并豐富自己的多層次知識水平,以最終實現為國家培養(yǎng)具有國際化特點的研究生這一目標。
[1] 姜國波.論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J].教育與職業(yè),2011,(11):104.
[2] 嚴夢娜.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教育評論,2014,(6):122.
[3] 楊淵.多元文化態(tài)勢下大學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退化及對策研究[J].濟南職業(yè)學院學報,201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