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載火箭的能力有多大,航天的舞臺就有多大。更強的進入空間的能力是探測和利用空間的前提與基礎。”全國政協(xié)委員、航天科技集團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黨委書記梁小虹2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
目前,我國的重型運載火箭己完成深化論證,如果一系列關鍵技術實現(xiàn)突破及相關工作進展順利,15年內有望實現(xiàn)首飛。這將大幅提升我國自主進入空間的能力。
當前,美、俄積極搶占太空制高點,重啟重型運載火箭研制計劃。歐洲、日本、印度等也競相推進新型大運載火箭研究論證。中國同樣需要更大能力的運載火箭。
“在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科研人員的藍圖中,重型運載火箭箭體直徑近10米,全箭總長近百米,運載能力是現(xiàn)有火箭運載能力的5倍多,超過正在研制的美國下一代運載火箭(SLS)的運載能力,完全可以滿足未來載人月球探測、火星取樣返回、太陽系行星探測等多種深空探測任務需求,保障我國在未來宇宙探索和更大更遠空間的話語權?!绷盒『缯f。
要打造這樣一個重量級火箭絕非易事??萍既藛T要解決代表世界一流科研水平的更大推力液氧煤油發(fā)動機技術,更大推力液氫液氧發(fā)動機技術,更大直徑箭體設計、制造、試驗技術,以及火箭總體設計這“三大一總”為代表的一系列難題。
“這些前沿技術一旦突破,將能夠更好地推動我國新材料、新工藝、新器件、新裝備等基礎工業(yè)跨越式發(fā)展,服務我國制造業(yè)轉型升級、創(chuàng)新發(fā)展,助力航天強國戰(zhàn)略和‘中國制造2025落地?!绷盒『缯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