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煙 王麗靜/.河北省社會科學院 .河北國控實業(yè)有限公司
提高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的難點及對策
高文煙1王麗靜2/1.河北省社會科學院2.河北國控實業(yè)有限公司
【摘 要】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提出“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本文正是結合實際,考察在提高基層干部法治思維過程中碰到的困難和應對方式。
【關鍵詞】法律體系;法治思維;權和法關系
對法治思維的內涵的理解一直是法學界的熱點問題。著名法學家賀衛(wèi)方曾概括說法律思維有以下特點:第一,法律家運用法律的理性途徑和方式實現(xiàn)正義;第二,法律家注重程序的意義;第三,注重事實問題與法律問題的區(qū)分;第四,時刻注意司法標準的統(tǒng)一性。臺灣的王澤鑒先生認為,法律思維指“依循法律邏輯,以價值取向的思考、合理的論證,解釋適用法律”。而在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fā)展、化解矛盾、維護穩(wěn)定能力”。也明確提出了“法治思維”的概念,強調了領導干部提高運用“法治思維”的方向及意義。為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研究并通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決定中明確提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基礎在基層,工作重點在基層。發(fā)揮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增強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的意識,提高依法辦事能力。還指出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這就要求我們廣大黨員干部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破解社會管理難題的能力,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水平。習近平主席經(jīng)常提到:打鐵還需自身硬。首先我們黨員干部在自身方面就要做好學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表率。這樣既是做好工作,提高領導能力和工作水平的需要,也是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學法用法和自己遵守法律的需要,更能有效提高各級領導干部依法決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從而提高社會管理工作水平。
基層黨員干部缺乏法制史知識是形成法治思維的難點之一。在2011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宣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jīng)形成。我國的法律體系不同與西方乃至其他任何國家的法律體系,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要掌握我國的法律體系,首先要了解中外的法制史,以及中外的法制史對我國法律體系的形成所受到的影響。在傳統(tǒng)的中國,法律在社會治理中并不占主導地位,統(tǒng)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主要依靠儒家學說下的與禮相關的等各種學說,從西周時期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罰”、以及“出禮入刑”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比較系統(tǒng)的成文法典《法經(jīng)》的出現(xiàn),再到漢朝時的“春秋決獄,秋冬行刑”,以及大唐時期的《唐律疏議》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形成的。而隨著古希臘、古羅馬以來形成的自由平等、權力制約、等法制理念形成和發(fā)展,深刻影響著近現(xiàn)代西方國家,這種不同的法治理念和法治觀念也不同程度地影響到我國的法治建設。古今中外的法治理念為我國現(xiàn)代法律體系的形成起到很大的作用。我國的法律制度也是通過法的繼承和法的移植,吸收和借鑒中國歷代法律及外國法律中一切有益的精華,通過不斷改進和完善,形成現(xiàn)行的我國社會主義特色的法律制度?;鶎狱h員干部了解法制史,有利于提高對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的認識。我國的歷史的發(fā)展經(jīng)歷了各種不同的社會制度,而各時期的法律都是統(tǒng)治階級的工具,對法制史的了解也就認清了各歷史時期法律與當時社會管理是如何進行融合的。而如今的社會主義法律制度與封建時期的法律制度的最大區(qū)別是統(tǒng)治階級為人民,人民當家作了主人。人民是權力的根本,我們廣大黨員干部的權力也是人民授予的,我們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這一點。基層黨員干部了解法制史,有利于對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的理解。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是依我國歷史上的法制為背景的。也是對我國歷史上的法制進行改造和發(fā)展的結果?,F(xiàn)實和歷史不能截然分開。了解我國的法制史,不僅有助于了解現(xiàn)實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而且還可以加深對當代法學的理解,認清這些法律發(fā)展的脈絡和趨勢。這些將促使我們每一位黨員干部對我國的現(xiàn)行法律法規(guī)產(chǎn)生敬畏感,從而增強自覺遵紀守法的觀念。
基層黨員干部平時忙于具體工作,而對于法律知識的學習和掌握不到位也是形成法治思維的難點?;鶎狱h員干部要努力學習我國的法律制度,而學習法律制度并不是一味地背誦那些法條,最主要的是要明白法條背后的法理,而不是拘泥于字面意思。因為再詳細的法條也無法涵蓋工作中的所有細節(jié),只有深入領會法律原理,才能避免生搬硬套。只有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對法律法規(guī)的理解出現(xiàn)偏差,才不會出現(xiàn)斷章取義的現(xiàn)象。
首先,各級要對黨員干部在知法學法方面施加壓力,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讓每一位基層黨員干部都要認識到規(guī)范執(zhí)法首先要知法。規(guī)范執(zhí)法也是樹立黨員干部良好形象的必要條件。是提高黨員干部在群眾中威信的重要途徑。調動黨員干部學習法律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每一位黨員干部由被動的學變?yōu)橹鲃拥貙W。
其次,建立嚴格的學法考核機制。加大對基層黨員干部在學法用法方面的考核力度,特別是要突出用法方面的考核,在基層黨員干部工作中存在著暴力執(zhí)法、以權壓法的現(xiàn)象。這些都是法律知識匱乏,法律意識淡薄的集中體現(xiàn)。各級應將這類現(xiàn)象直接列為考核方面的內容。
第三,加大對基層黨員干部的培訓力度。對黨員干部的培訓可以借助法律培訓機構,也可以采用請進來,走出去的培訓方式。請法律方面的專家授課或有法律方面實踐經(jīng)驗的黨員干部進行經(jīng)驗的傳授。鼓勵基層黨員干部通過司法考試。通過培訓使我們每一位基層黨員干部都能領會我國法律的內涵,使其溶入到骨髓和血液,轉化成為自己的法律思維。而不能停留在表面上,這樣我們基層黨員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就會真正做到執(zhí)法為民。
基層社會的大環(huán)境是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淡漠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現(xiàn)實生活中基層社會中法治文化的淡漠與缺失以及“權大于法”的社會現(xiàn)象的客觀存在為基層黨員干部丟掉法治思維提供了溫床,成為基層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形成的瓶頸,有的干部在面對權與法的時候,沒能掌握平衡。他們法治意識淡薄,有法不依、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等現(xiàn)象仍然比較普遍。甚至一些極個別的基層黨員干部膽大妄為,欺壓百姓,無法無天,無視法律和法規(guī),更有甚者還說出“我就是法”的狂言,更是拿著百姓的疾苦和怨言置若罔聞。說到底,是權力受到了利益的驅動,制度對權力監(jiān)督和制約失去了效力。
法治國家需要有好的制度來治理,這也給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造成很多問題,甚至是很嚴重的問題。究其根源,就在于沒有堅持憲法法律至上,沒有堅持“法大于權”,而是奉行“權大于法”中國傳統(tǒng)的法律體系并不排除那種具有特權色彩的人治,而這種法制其實就是一種專制;在現(xiàn)代文明社會中的法治則排除了這種具有特權色彩的人治,取而代之的是法律至高無上、保障人權的民主政治制度,兩者有著本質上的不同。權力來自于法律,是由憲法法律規(guī)定的,而法律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依據(jù)憲法所制定的各種法律規(guī)范的總稱。是廣大人民意志的體現(xiàn),換句話就是說我們廣大基層黨員干部手中的權力是由人民賦予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wèi)憲法法律尊嚴就是捍衛(wèi)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法律實施就是保證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實現(xiàn)。所以基層黨員干部的一切行為都不得違反憲法和法律,堅持憲法法律至上,在具體工作中要讓每一位基層黨員干部明白公權力是法無規(guī)定不可為的同時還要加大對基層黨員干部的權力約束,從嚴管理,樹立基層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用法治思維來主導執(zhí)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