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元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礦局信息中心
淺談新聞線索的價值取向
賈元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礦局信息中心
新聞線索的價值關鍵體現(xiàn)在記者是否善于判斷新聞線索的新聞價值,從而提高稿件本身的新聞價值。那么,當記者掌握了一定的新聞線索的時候,如何辨認和判斷有無新聞價值,從而決定采寫或舍棄呢?必須要弄清什么是新聞價值。本文結合筆者工作實際,談談新聞線索的價值取向。
新聞線索;價值取向;事件;故事
“好新聞是跑出來的?!?/p>
“記者寫東西不要用條條框框束縛?!?/p>
“以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講好中國故事?!?/p>
“做一個有心的記者,要有刨根問底鉆研的精神。”
……
這些話語出自于光明日報新疆記者站站長王瑟老師之口,他用謙和的態(tài)度、幽默詼諧的語言,結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將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呈現(xiàn)給我們,讓筆者在聽故事的同時對新聞線索的價值取向問題有了深入的理解。
以下是筆者對新聞線索價值取向問題的思考及理解。
要明白什么是新聞線索的價值取向,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新聞線索。新聞線索,也稱采訪線索、報道線索,是指為新聞采訪報道提供有待證實、擴展和深化的訊息,給新聞記者提示新聞的所在,新聞采訪的方向。簡單的說,新聞線索就是已經(jīng)發(fā)生或者將要發(fā)生的新聞事實的簡要訊息,或者叫信號。新聞線索不等于新聞事實,相對于新聞事實,多數(shù)新聞線索顯得較為簡略,沒有事物的全貌和全部過程,常常只是一個片段或概況,往往比較零碎,信息不完整。并且新聞線索的出現(xiàn)帶有一定的偶然性,往往會稍縱即逝。它涉及較多的是表象,可能確有其事,也可能只是假象,或者是真假混雜。所以它的可靠性有待記者進一步去核實。從線索到新聞的產生需要新聞工作者不斷地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發(fā)現(xiàn)和發(fā)掘線索中的新聞價值。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線索,學會把握新聞線索,懂得放大新聞價值,這是對一個新聞從業(yè)人員的基本要求。
新聞線索的價值關鍵體現(xiàn)在記者是否善于判斷新聞線索的新聞價值,從而提高稿件本身的新聞價值。那么,當記者掌握了一定的新聞線索的時候,如何辨認和判斷有無新聞價值,從而決定采寫或舍棄呢?必須要弄清什么是新聞價值。
什么是新聞價值呢?一般認為“價值”是指對人的有用性,即滿足人的需要。所以新聞價值就是新聞滿足某些主體的需要。也就是說,新聞的價值應該是對個人和社會價值的總和。我們平常用新聞價值來判斷一條新聞是否值得采寫,實際上是用新聞價值的決定要素來指導我們的新聞工作,因為這些要素與新聞的影響有一定聯(lián)系,而真正的新聞價值是在新聞播出之后的社會影響。社會影響效應大的,叫新聞價值大的事實;效應小的,叫新聞價值小的事實;沒有效應的,叫沒有新聞價值的事實。有的事實刊播出來會在社會上產生不良后果,那么它的新聞價值就是負面的。所以說,對任何一件事實,都可以通過經(jīng)驗進行判斷它是否有新聞價值。經(jīng)過判斷,有價值的新聞事實就應該寫成報道,而沒有價值的事實就應該舍棄它。
那么,如何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呢?
發(fā)現(xiàn)新聞是從獲得有價值的新聞線索開始的。
要用宏觀的角度來判斷新聞線索的價值。一是吃透精神,融會貫通。要全面、深刻地領會黨和中央政策的精神實質,不要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不要搞片面性。二是摸透心理,有的放矢。要了解群眾的需要,摸透群眾的心思,解答疑難問題,報道新事物,報道生活中生動的、有意義的、群眾所關心的事物。三是立足行業(yè),熟悉情況。立足行業(yè),關注身邊的人和事;熟悉情況,深入了解行業(yè)的特點,并且要掌握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盡可能掌握各方面的情況,才能及時發(fā)現(xiàn)引人注目的東西。四是時時關注,時時琢磨。不管在什么時候都要以很強的新聞敏感關注那些具有新聞價值的事物。盡管是細小的事,也要琢磨其有無新聞價值。
不同的會議有不同的會議材料。例如工作會議有工作報告、總結講話、經(jīng)驗介紹等;學術會議有專家講座講義、論文匯編等。
首先,要在不同的會議中找新意,有什么新舉措;其次,要找亮點,單項工作或是工作中某個方面比較突出;再次,找差異,比較與以往的會議有什么不同;還可以找熱點,找出群眾比較關注的熱點話題。
突發(fā)事件本來就是新聞,在報道時要準確把握分寸,哪些方面該報,哪些方面不能報。并且報道時要選準時機,什么時間報最好,過早過晚都不好,前提是必須弄清事實后再報道。報道時要選準角度,用正面的、積極的信息來引導社會。例如:獻愛心、抗震救災動員參與等等。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就是新聞。奇異事不僅能滿足人們的獵奇心理,還能反映出社會的豐富多彩。在行業(yè)內部必須與行業(yè)密切相關,要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不能宣傳迷信、低俗的東西。
主要宣傳先進典型的故事。故事的任務比較特殊,可以是新聞人物、勞模代表、先進工作者等等,故事要能打動人,觸動人的情感,可以把故事的發(fā)展情節(jié)寫的比較曲折而且有新意,更能吸引人。主要方法有,可以用一個生動感人的故事來反映一個人或是一個集體的風貌,也可以用多角度、多方面來反映。
就是要以小見大,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要吃透“兩頭”,“大頭”是對國家的政策要吃透于心,了解并熟知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把握全局,與黨和國家保持一致。“小頭”是要專注于采訪。講好故事就是對采訪的考驗,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了解被采訪者的全方面。只有擁有了大量的采訪內容,才能更好地進行篩選,從而才能寫出好故事,講好中國故事。
做為記者,我們要學會從相同中找出不同,找出新意。
寫標題要找到題眼,寫新聞要善于發(fā)現(xiàn)新聞的亮點。所謂新聞的亮點就是這條新聞最引人的所在,在眾多的新聞中能被人一眼相中,往往是因為它有與眾不同之處。新聞中的亮點在于“特”,有與眾不同的特別,有人或事物所具有獨特的地方,還有所表現(xiàn)出的獨特的風格、具有特有的性質等等。
用故事寫新聞,用細節(jié)寫故事。基本方法是:第一步,找一個要寫的對象,收集該人物感人的事跡,選擇其中一兩個集中寫;第二步,起一個有個性的標題;第三步,寫故事開頭。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頭開好了,故事就完成了一半,往下就好寫了;第四步,寫事件的過程,就是寫故事情節(jié)。要把故事的背景和現(xiàn)狀交代清楚,要抓住人物特點和人物的亮點細致刻畫,具體寫好主人公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環(huán)境描寫等等;第五步,寫結尾,結尾要精彩,要升華拔高。
在實際運作過程中,記者要尋找有價值的新聞線索可以從多個渠道獲得。記者要處處留心、留意?;ヂ?lián)網(wǎng)、電視、報紙、廣播、朋友圈、讀者來信、熱線電話、印有重大日子的特殊日歷表等等,都是獲取新聞線索的途徑。從眾多的渠道中及時過濾掉無用的信息,吸取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要做一個有心的記者,并且要有刨根問底的鉆研精神,這樣寫出的新聞才會有深度,引人入勝。
要獲取有價值的新聞線索,記者的感知能力尤為重要。發(fā)現(xiàn)不只是用眼睛,還要用頭腦進行分析。這種敏感是貫穿于記者采訪、寫作的全過程中的。新聞敏感是記者必備的基本素質,新聞敏感的強與弱直接關系到一個記者業(yè)務水平的高低。無新聞敏感,就會視而不見,從而不作報道;新聞敏感弱,就會淡然視之,只能寫出一般的報道;新聞敏感強,認識就敏銳,就能迅速反映,寫出好的報道。那么,如何培養(yǎng)新聞敏感呢?一是在閑談中捕捉信息。二是在采訪中觸景生情。三是要多問多想,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方式,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揭示本質和問題所在,以新聞的力量促進社會的進步和文明。多問多想,才能出好的新聞。從細微處講故事,講故事要找到根源,這樣才能更精、更深,使報道更精彩。
“在我眼里,新疆到處都是新聞富礦?!闭缤跎蠋熕f,有價值的新聞線索,需要記者自己去發(fā)現(xiàn),去尋找。是否善于捕捉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是檢驗一個記者采寫能力的重要標準。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有可能成為有價值的新聞線索??梢哉f,新聞線索無處不在,就等著“腿快、眼尖、手勤、腦靈”的人去發(fā)現(xiàn),去發(fā)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