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英色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第二高級中學
高中物理高效學習方法探究
廖英色 /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第二高級中學
文章針對高中物理難學的情況,總結了七條學習經(jīng)驗,提高學習效率。
高中物理;高效學習;方法探究
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難學,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漏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做。特別是中考成績中下的同學,他們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清、聽得懂,就是在課后做題時不會,覺得會做的題目,一做就錯。這是個普遍的問題,值得我們物理教師和同學們認真研究。我覺得學好物理,不光聽懂,而且要真正理解,把物理知識變?yōu)樽约旱臇|西?,F(xiàn)在介紹七條高效的學習方法。
預習是學生在課前獨立閱讀教材,自己去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前預習未講授的新課,首先把新課的內容都要仔細地閱讀一遍,通過閱讀、分析、思考,了解教材的知識體系、重點、難點、范圍和要求。對于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則要抓住其核心,以及與其它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把教材中自己不懂的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對已學過的知識,如果忘了,課前預習時可及時補上,這樣,上課時就不會感到困難重重了。然后再縱觀新課的內容,找出各知識點間的聯(lián)系,掌握知識的脈絡,繪出知識結構簡圖。同時還要閱讀有關典型的例題并嘗試解答,把解答課本后面的習題作為閱讀效果的檢查,并從中總結出解題的一般思路和步驟。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學生逐漸養(yǎng)成預習的良好習慣。特別是那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他們基礎比較薄弱,偏科思想嚴重,學習興趣不濃,如果他們課前缺少預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很多同學將聽不懂。
主動提高效率的聽課。帶著預習的問題聽課,可以提高聽課的效率,能使聽課的重點更加突出。課堂上,當老師講到自己預習時的不懂之處時,就非常主動、格外注意聽,力求當堂弄懂。同時可以對比老師的講解以檢查自己對教材理解的深度和廣度,領悟教師對疑難問題的分析過程和思維方法,也可以作進一步的質疑、析疑、提出自己的見解。這樣聽完課,不僅能掌握知識的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而且能更好地掌握老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我們很多學生都有這樣的疑問: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和方法,我其本上都能聽得懂,老師一提示我就會做,但是要自己獨立去完成,又不知從何入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學生只是聽得懂,而沒有真正把知識和方法理解透切,把他們變?yōu)樽约旱臇|西。
要聽好課,我們應善于抓課堂的重點和難點兩個要點,此外要做好筆記。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激烈奇幻、生動鮮明的物理實驗現(xiàn)象很容易吸引住學生。我們的學生學科基礎知識差,有時對實驗根本就不知道從何入手,也不知道實驗的收獲是什么,導致實驗教學很難開展。教師要對實驗目的做充分的引導,例如:在用激光器和平面鏡演示微小形變的實驗中,可以先讓學生細致觀察,然后出示以下問題:
A. 本實驗需要觀察什么?怎么觀察? B. 為什么會出現(xiàn)斑點的移動? C. 斑點的移動與什么有關?
為使學生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先讓學生自由觀察,待觀測一段時間之后,老師再讓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大部分的學生是回答不出來的。面對一連串的為什么,學生們積極思考,激烈爭辯,這就充分引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這時老師可以指導學生重新觀察,這樣做一定可以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從而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觀察中,要引導學生討論觀察的方法和應注意的問題,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現(xiàn)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體是哪些原因,由學生通過多次的實驗得出一 定的結論,而不是老師在黑板上把各種條件羅列出,讓學生按部就班。這樣“我看到了”“我知道了”……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的喊叫聲充滿整個教室。
人腦記憶有限,記的東西不是持久,所以在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通過對所學知識的回顧、對照預習筆記、聽課筆記、作業(yè)、達標檢測、教科書和參考書等材料加以補充、歸納,使所學的知識達到系統(tǒng)、完整和高度概括的水平。學習筆記要簡明、易看、一目了然,符合自己的特點。做到定期按知識本身的體系加以歸類,整理出總結性的學習筆記,以求知識系統(tǒng)化。把書本的所有知識變?yōu)樽约旱臇|西,在學習時如果輕信自己的記憶力,不做筆記,則往往會在該使用時卻想不起來了,很可惜的!
作業(yè)是學好物理知識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是掌握知識熟練技能的基本方法。要做好作業(yè),首先要仔細審題,弄清題中敘述的物理過程,明確題中所給的條件和要求解決的問題;根據(jù)題中陳述的物理現(xiàn)象和過程對照所學物理知識選擇解題所要用到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經(jīng)過冷靜的思考或分析推理,建立數(shù)學關系式;借助數(shù)學工具進行計算,求解時要將各物理量的單位統(tǒng)一到國際單位制中;最后還必須對答案進行驗證討論,以檢查所用的規(guī)律是否正確,在運算中出現(xiàn)的各物理的單位是否一致,答案是否正確、符合實際,物理意義是否明確,運算進程是否嚴密,是否還有別的解法,通過驗證答案、回顧解題過程,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熟悉各種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解題能力。在不會做的難題,可以去參考答案,一定要理解其解題思路和過程,絕不可以盲目抄襲,因為只有理解知識,它才能變?yōu)樽约旱臇|西。
在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的學習中,我們必然會產(chǎn)生疑難問題和解題錯誤。及時消滅這些“學習中的攔路虎”對我們的學習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同學不注意及時解決學習過程中的疑難問題,對錯誤也不及時糾正,其結果是越積越多,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導致學習無法有效地進行下去。對于疑難問題,我們應該及時想辦法(如請教同學、老師或翻閱資料等)解決,對錯題則應該注意分析錯誤原因,搞清究竟是概念混淆致錯還是計算粗心致錯,是套用公式致錯還是題意理解不清致錯等等。另外,我們還應該通過思考,逐步培養(yǎng)自己善于針對所學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
同學應該準備一個“疑難、錯題本”,專門記錄收集自己的疑難問題和典型錯誤,把這些題目集中起來,考試前拿來復習,如果考試時再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我們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這對我們高三高考沖刺最后一輪“查缺補漏”的復習階段尤為重要。
對學過的知識,做過的練習,如果不及時復習,不會歸納總結,就容易出現(xiàn)知識之間的割裂而形成孤立地、呆板地學習物理知識的傾向。其結果必然是物理內容一大片,定律、公式一大堆,但對具體過程分析不清,對公式中的物理量間的關系理解不深,不會縱觀全局,前后聯(lián)貫,靈活運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去解決具體問題。因此,課后要及時的復習、總結。課后的復習除了每節(jié)課后的整理筆記、完成作業(yè)外,還要進行章節(jié)的單元復習。要經(jīng)常通過對比、鑒別,弄清事物的本質、內在聯(lián)系以及變化發(fā)展過程,并及時歸納總結以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通過分析對比,歸納總結,便可以使知識前后貫通,縱橫聯(lián)系,并從物理量間的因果聯(lián)系和發(fā)展變化中加深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這樣既能不斷鞏固加深所學知識,又能提高歸納總結的能力。
注:
課題《高中學生物理學習方法研究與實踐》論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