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啟飛
一、什么是科學的思維方法
科學思維方式就是主體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各種思維方式和方法,高效率地達到既定目標的思維方法。
二、什么是課堂評價
所謂課堂評價指的是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促進學生學習和改善教師教學而實施的、對學生學習過程與結果的評價,以及根據(jù)課程目標要求對學科思想、方法進行的評議。
課堂評價從定義范圍上可以分為狹義的和廣義的評價,狹義的評價只指言語點評,廣義上的評價指除言辭外,還包括形體的語言。如教師的某個表情、眼神、手勢等都屬于評價。課堂評價有別于課堂教學評價,涉及的內(nèi)容豐富,范圍較廣。
課堂評價從時間和對象上分有即時性評價和計劃性評價。
即時性評價是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過中出現(xiàn)的相關情況即時給出的評價,評價對象可以是學生、老師以及課堂相關的一切內(nèi)容。關于及時性評價請在網(wǎng)絡上搜索查看文章《發(fā)揮教師課堂教學即時評價的作用》,可從中可得到不少領悟。
計劃性評價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之前,根據(jù)課程目標要求,有準備地、課前擬定好的評價內(nèi)容,課程涉及到的學科思想、方法也是評價對象。計劃性評價是這里討論的重點。
三、案例試析如何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指導課堂評價
課題:列二元一次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流程概述:
1、課程的引入(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師:《孫子算經(jīng)》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書中說:“今有雉(野雞)兔同籠,上有十五頭,下有四十足,問雉兔各幾何?”
2、教學片段:(學生瀏覽題目并思考 )
師:你能根據(jù)文字提供的信息,找出計算問題答案的方法嗎?
生1:我知道解決這個問題,用假設法(我們標注為法1)
就是假設全是雞,然后算算有多少只腳:15×2=30
再和題目中的腳數(shù)相減,看看相差多少:40-30=10
然后要用雞換成兔,每換一只增加2只腳。一共換10÷2=5就能求出兔的只數(shù)
生2:還可用抬腳法(我們標注為法2)假設雞和兔訓練有素:吹一聲哨,抬起一只腳:40-15=25。再吹哨,又抬起一只腳:25-15=10。這時雞都一屁股坐地上了,兔子還兩只腳立著。所以,兔子有10÷2=5只,雞有15-5=10只當然方法很多,教師要及時調(diào)控。
師:除之外我們可用列一元一次方程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師生共同設置未知量,用其表術另一未知量,根據(jù)已知條件找出它們之間的關系式,總結如下:(標注為法3)
未知量__另一個量__一元一次方程。雞(x)__免(15-x)__2x+4(15-x)=40
解法:略
師:那么我們能不用剛學到的二元一次方組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討論后回答: 兩個未知量分別是什么?
根據(jù)題意可得怎樣的等式? 有幾個等式?
師生共同作出總結如下:(標注為法4)
未知量之一__未知量之二__第一個方程__第二個方程
雞(x)__免(y)__x+y=15 __2x+4y=40
解法:略
3.及時性評價:略
計劃性評價:(后述)重點
四、課前評價準備,以下列內(nèi)容為依據(jù)進行課堂評價
1、融入數(shù)學歷史:
A、融入數(shù)學歷史問題的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 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動機
B、融入數(shù)學歷史問題的教學中也滲透著德育教育
C、融入數(shù)學歷史問題的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2、“雞兔同籠”問題中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及其滲透策略
其一、“雞兔同籠”問題策略中蘊涵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
(1)轉(zhuǎn)化的思想方法
(2)猜想的思想方法
(3)列舉的思想方法
(4)畫圖的思想方法
(5)假設的思想方法
(6)建模的思想方法
(7)代數(shù)的思想方法
(8)抬腳的解題方法
其二、教學“雞兔同籠”問題過程中滲透數(shù)學思想方法的有效策略
(1)強化滲透意識
(2)遵循滲透原則
(3)把握滲透關聯(lián)
(4)突出滲透重點
(5)找準滲透途徑
(5)找準滲透途徑
3、本案例中四個小例子思維方法評估:
法1:思維過程與運算過程的繁復轉(zhuǎn)化,流程如下:
思維 → 運算 → 思維 → 運算 → 思維 → 運算
全是雞15→共有腳2×15=30→腳不夠→少40-30=10 →每換一兔增腳2→需換免10÷2=5
(下轉(zhuǎn)第頁)
(上接第頁)
法2:同理也是恩維→運算→思維→運算→…… 這種繁復轉(zhuǎn)化模式
法3:繁復轉(zhuǎn)化過程較少
法4思維 →__運算
雞(x) 免(y) x+y =15→解二元一次方組__2x=4y=40
因此看出法4過程中,思維與運算進行最少次數(shù)的轉(zhuǎn)化。
從法1到法4四體現(xiàn)出數(shù)學思想的漸進及優(yōu)化,從較低層次轉(zhuǎn)化到較高層次。后者屬于高效率地達到既定目標的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模式相對來說是科學的,必需在教學過程中得到重視和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中要大力提倡用用新方法取代老方法;在保證學生學好完整知識結構的同時,提倡新知識取代老知識,新工具取代老工具,高效率地達到既定學習目標。
為此,法4既是案例中教學的重點同時也是評價要推薦的數(shù)學思維方式。
五、本案例的計劃性評價
我們回到本案例既定的計劃性評價問題上來,再考慮到學生的知識高度和認識高度,可對本課程給出這樣的評價:
師問:同學們,如果有一棵大樹需要你去砍伐,現(xiàn)在擺在你面前有四種工具,包括石斧、鐵斧、鋼鋸、電鋸,你會選擇哪一種?
學生回答:……
師問:為什么這樣選擇?
學生回答:……
教師點評:對,高率、快速、……
師再問:今后解決:“雞兔同籠”相似問題,該選用今天課程中的哪種方法呢?
師生共同討論……,教師強力推薦法
六、計劃性評價要有有爭對性和長期性
一段時間內(nèi)要集中對學科思想,某一理念,某一方法等等要有爭對性地、延續(xù)性的評價。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棒。要善于發(fā)現(xiàn)課程中的評價點,善于抓住評價機會,要用科學的思維方式指導評價,讓課堂評價在教學過中發(fā)揮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