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話是怎么說的?“活在哪里都是活在時間里”。
明明是一句廢話,卻挺耐人尋味。
這句式套在收藏上,不妨說,收藏什么都是收藏時間。收藏品承載著遠古的歷史和文化,收藏品的價值除了藝術性,還有歷史所賦予的深厚的文化積淀;收藏這一行為,緣于我們對于逝去的時光的留戀和回憶……一件流傳有序的古畫,印滿了歷代藏家的印章、題跋,傳承至今,畫面恐怕已經(jīng)模糊,色彩也已黯淡,可是我們仿佛依然能夠感受到前輩的體溫、揣摩的欣喜,在時間的長河里,雖不見面,卻也望得見彼此,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文物藏品就是穿越時光的列車,多少人上上下下,江畔當年人見月,江月復又照新人,收藏就是與古人隔著時間對話,意味也就在其中,倘若單單計較著升值了多少,雅事不免變得面目可憎。
影像被稱為凝固的時間,那么收藏影像自然是收藏時間。攝影發(fā)明史不過百年,影像進入拍賣市場也不過十幾二十年的事情,今天它已經(jīng)作為一個門類為人們所接受。2006年,華辰拍賣率先推出了中國第一個影像專場。十年間,華辰影像交易平臺的交易超過萬件,成交額達一億五千萬元。今年十月,華辰將在杭州舉辦“影像十周年慶典”,本期我們邀請華辰拍賣的常務副總李欣為您介紹影像市場十年的發(fā)展。在李欣眼里,所謂藏品“就是隨著時間不斷增值的東西”——時間的價值在收藏品這里得到最好的體現(xiàn)。
如果說“收藏什么都是收藏時間”只是關于收藏的一句抽象演繹的話,那么直接以時間為對象的藝術品則是這句話的直觀詮釋,全世界有很多藝術家和設計師致力于“時間載體”的設計,也就是我們俗稱為鐘表的東西,可以有那么多種的藝術表達,本期為您介紹了諸多不同形態(tài)的鐘表藝術品,或者說,是關于時間的藝術品,它們的靈感從沙漏、香燭、流水中來,所有這些設計都體現(xiàn)著設計師關于時間的理念,體現(xiàn)著一種生活態(tài)度。
設計充滿藝術感的計時工具是向時間致敬,古董展同樣也是。創(chuàng)辦于1956年的巴黎古董雙年展被稱為國際視覺藝術的最高級別的展覽,已成為高端藝術的風向標,今年展會的主題回歸古典主義,帶領人們重溫昔日的輝煌,藝術經(jīng)過時間的發(fā)酵、揀選,便成為經(jīng)典。
時間不僅賦予收藏品以價值,還有情感和溫度,我們把它叫做文化內(nèi)涵。有時候,就連收藏者自己都搞不清,自己看中的到底是為了那件藏品本身,還是積淀在那件藏品中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