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司法改革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無疑是法官員額制度。司法體制改革對于實現司法公正,維護司法公信力以及社會穩(wěn)定都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司法體制改革中的重點之一的法官員額制自然是備受關注。
【關鍵詞】司法體制;法官;員額制
一、法官員額制的內涵
法院從事審判工作的法官按照案件數量、人口密度、法院設置等因素來固定法官人數,集中行使國家審判權。然而法官,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的比例確實個難題,有許多法學家提出了“三二一”“一二一一”等組合模式,但是真正合適的比例還是要區(qū)分每個地方的經濟發(fā)展水平,訴訟數量等多種因素考量。如果比例分配不合適不僅會使得司法資源浪費,而且可能使得法官壓力過大,掀起法官離職的浪潮。
二、法官員額制在我國的優(yōu)點
(一)厘清法官的人數及編制
我國總共有四級法院,而其中的法官不計其數。但是我國更多的是各種訴訟案件,法官的數量在這些案件面前不值一提。從不同地區(qū)看結果也是不同的,有的地區(qū)訴訟案件較少,法官相對輕松。有的地區(qū)案件較多,法官壓力很大。這點和我國不同地區(qū)人民的法律思想是有關的,有的地區(qū)人民“厭訟”有的地區(qū)“喜訟”,那么如果把這兩個地區(qū)的法官數量,以及法官,法官助理和書記員的數量,比例要求一模一樣,肯定是不科學的,這樣會浪費司法資源,更有甚者就會出現冤假錯案(法官案件太多忙中出錯)。從理論上看法官員額制最大的優(yōu)點就在于能夠很合理的分配司法資源,將更多的資源分配到需要它的地方,這樣得到的不僅是司法效率的提高,還有的是公正的司法,和司法公信力的提升。
(二)保障法官的權利
法官員額制是將法官納入編制統(tǒng)一管理的制度。近年來出現過法官離職潮,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法官的工作量非常大,而收入卻與勞動強度不成正比,收入完全比不上律師等工作。明明通過了國家司法考試,以及公務員考試,收入卻比不上只通過司法考試的律師,讓很多法官不甘心,這就使得很多法官對自己的崗位心灰意冷,轉去做律師了。法官在司法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
法官的權利保障不好可能使得法官缺乏積極性,容易消極怠工,不利于提高司法效率,遲到的正義非正義,即使最后得到了正確的結果,但是由于司法效率太低,也就無法實現司法的公正。而推行法官員額制就能很好的保障法官的權利及待遇。將具體數量的法官納入到編制中進行保障,使其不同于法官助理和書記員,不同于一般的公務員編制。明顯可以提高法官的積極性更好的投入到審判工作中,也會使得法官的社會地位提高,更能維護法律司法的威嚴,也可使得讓法官這個崗位變得比以前熱門,競爭更加激烈,從而使得有能力脫穎而出的法律人才從事法官的工作,這對法官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很有幫助。
(三)更好的約束和激勵法官
每個法院的法官綜合素質思想品德參差不齊,原因就是法官們缺乏激勵機制,有的案件一拖再拖,在截止日期之前草草結案。法官的綜合素質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公民對法院的整體印象。一個法官審理案件盡心盡力,嚴格依法辦事恪守中立。那么公民對此法院的印象就能提高,人民相信法院,讓人民從內心遵守法院的判決,就能提高法院判決的公信力。相反,如果一個法官消極怠工不光是讓該法院顏面掃地,更會使得人民不愿意再相信法律,不利于我國法治的進步。
三、法官員額制的困境
(一)無編制法官助理難以轉成法官
雖然員額制有以上優(yōu)點,然而在現實中還是會出現各種問題。編制內的法官固然能享受到各種保障,能夠更好的行使審判權。但是由于法官有員額限制,這使得無編制人員想轉變成法官變的難上加難了,可能會出現有的法官助理在法院工作很多年,由于編制有限,始終沒有機會轉成有編制的法官,可能就會萌生離職的想法,而有編制的法官也可能因為自己享有編制而有恃無恐。在沒編制的時候認真工作,一有編制就消極怠工。所以,法官員額制無形出提高了法官準入的難度,使得很多年輕人,和剛畢業(yè)不久的大學生幾乎沒有機會再從事法官工作。這會使法官集體損失很多“新鮮血液”。
(二)法官數量下降,導致判決質量下降
如上文所說有的地區(qū)訴訟案件較多,有的地區(qū)較少。如今推行法官員額制,在訴訟案件較少的地區(qū)勢必會裁減部分法官,導致該地區(qū)法官數量下降。一下子加大了法官的工作量,就有可能導致案件的審判質量下降了。
(三)法官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不能保證
有編制的法官并不一定是最優(yōu)秀的法官,有可能比法官更優(yōu)秀的只是一個沒有編制的法官助理。在審理案件過程中往往是法官占主導地位,而法官助理只是起到一個輔助作用,由于法官并沒有太高的職業(yè)水平,這就使得有時案件的結果未必正確。要讓真正有能力的人掌握權力,就需要不斷的完善員額制,以及法官遴選制度。
(四)沒有審判經驗的法官從事法官工作
法官員額制使得法官成為了法院的“香餑餑”,競爭由此而來。倘若是法官之間以職業(yè)水平,綜合素質的競爭那是有好處的,倘若是法院中的行政領導也參與到了法官編制的競爭中,那就很容易產生不公正的結果,可能導致讓沒有審判工作經驗的法官從事法官工作,僅僅因為他是領導,而其他法律人才無論再優(yōu)秀,都無法得到編制,這無疑是阻礙法治進步的。
四、法官員額制的完善
首先,在法官遴選的過程中要做到人人平等,不能因為有領導而做出不公正的選擇。在遴選過程中要考慮到多方面的因素,無論是工作能力,心理素質,職業(yè)素養(yǎng)等都要作為參考,畢竟一個優(yōu)秀的法官對于法院來說太過重要。此外定期對編制法官考核以及培訓也是不可缺少的,有的法官得到編制就可能沒有之前那么嚴格的要求自己,要培養(yǎng)法官居安思危的意識,使其能時刻提醒自己,編制來之不易,應當珍惜,讓其靠自身的約束力約束自己的行為。去地方化和去行政化也是法官員額制的應有之意。為了讓法官更好的獨立行使審判權,必須要堅持去行政化和地方化。法官員額制是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重點,不斷完善和發(fā)展法官員額制對我國司法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者簡介:
楊佳捷(1991-),男,上海人,上海大學法學院2014級法學理論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法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