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火寧
多媒體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絕不能喧賓奪主,取代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在多媒體輔助英語課堂教學中,適時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多媒體的使用應該起到提綱挈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作用;要補充教學環(huán)節(jié),深化教學內容并提供較為詳細的解釋,增加課堂容量。
英語課堂多媒體作用一、課件制作要有針對性,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一)充分把握學生實際狀況,制作課件應有針對性
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工具有生動、形象、直觀等優(yōu)勢,很容易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但是在選用或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應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視聽能力和興趣愛好,一味地追求新奇和花哨是不可取的。
首先,初中生尤其是農村初中生,由于英語學習起步較晚,對英語學習既害怕,也向往,既想讓別人了解自己,又害怕出錯。所以我在制作有關“actor”的課件時,我用“Guess”猜測“Who is that?”導入新課,學生頓時興趣盎然,紛紛來猜測,以積極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去,起到了良好的導入效果。
其次,在制作課件時,還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恰如布魯納所說的:“教學過程是一種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持續(xù)不斷的活動。”因此,我們應多為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的空間,切合學生實際的語言氛圍。這就要求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把學生置于課件主人地位,教師只是監(jiān)控者,使學生在不斷通過語言交流和口頭表達中理解并掌握教材的知識點并能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達到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境界,幫助他們跳出了被動灌輸?shù)睦Ь?,成為學習的主人。
(二)巧妙設計課件,吸引學生注意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課件制作不能單純只追求花哨和熱鬧,更重要的是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通過課件的制作來吸引學生的求職欲望,切忌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例如,有些教師在制作課件時,幾乎把每張幻燈片都設計上一些與所教知識毫無聯(lián)系的音樂,例如鼓掌聲、爆炸聲、激光聲等等,文字和幻燈片的進入方式也變換著使用了不同的動畫效果,令人眼花繚亂?;诟咧猩哪挲g和心理特點,有時候這些東西可能會干擾學生,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浪費了時間,帶來負面影響。
課件的制作還必須充分展示教師的教學風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形成了自身固有的,為學生所適應的教學風格。所以,在設計課件腳本的過程,教師應親自創(chuàng)作,自然地把自身的風格融入課件中,體現(xiàn)自己的教育思想,又讓學生易于接受,而不因使用多媒體,把本來簡明的內容非要搞得花里胡哨,枝葉繁雜。這樣只能使學生滿頭霧水,不知所措,弄巧成拙,也就背離了多媒體輔助教學的“輔助”本意,更弱化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課件內容的濃縮性、新異性是吸引學生注意,提高學習興趣的另一個要素。大多數(shù)的學生認為課件漂亮的背景、豐富的字型、字體及顏色,可以吸引注意力。所以,課件設計應當簡潔明了,美觀大方,注重實效性和輔助性。
二、合理使用多媒體,發(fā)揮其輔助功能
(一)明確教學目標,熟悉教學內容,合理使用多媒體
在選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時,作為教師必須了解計算機多媒體的特點,充分把握教學大綱和教材,把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和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作為多媒體突破的關鍵,并注意教學內容與多媒體功能之間是否具有“親和”性,有沒有使用多媒體的必要,所選用的多媒體功能在教學中能否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
有些教師為了體現(xiàn)教學手段的現(xiàn)代化,在一堂課中盡可能多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甚至誤認為,多媒體用得越多,學生參與率就越高,所教授的語言材料越易于讓學生掌握,效率就越高。把英語課上成一堂“圖片展示課”或“音樂欣賞課”,而忽視了英語的交際性和交互性。殊不知,多媒體不論有多么強大的功能也僅僅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最終還是為教育教學服務的,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活動。
因此,在多媒體輔助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熟悉教學內容,明確教學目標,適度選用多媒體。爭取要做到:最佳教學效果,最低教學成本,最節(jié)省時間,學生學得最輕松記得最牢。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優(yōu)勢,真正體現(xiàn)其實效性。
(二)適時使用多媒體,充分發(fā)揮多媒體的輔助性
通過適時恰當?shù)厥褂枚嗝襟w,發(fā)揮了多媒體直觀性這一優(yōu)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負擔。
(三)視、聽、說、想四結合,充分讓學生“動”起來
“……人們通過視覺和聽覺獲得的信息占所獲得的所有信息的94%……”(特瑞赤拉,1967)??梢姡趯W習過程中同時使用視覺和聽覺,做到手,腦,耳嘴四者同時并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而且使學生把所學的知識難以忘懷。在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這一過程中,要將媒體的演播和教師的講解結合起來,做到演播適時,講解恰當,逐步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由形象思維上升到抽象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為此,在每一課的教學中,我都穿插聽力訓練,先通過多媒體投影儀提出幾個與聽力材料相關的問題,首先要求學生閱讀問題理解題意,然后再讓學生有目的帶著問題聽錄音,然后再通過小組討論之后,每個小組派出一人回答問題。再接著在大屏幕上出現(xiàn)與課文有關的十來個問題,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找出問題的正確答案(將這些答案按順序組織在一起恰好是這篇文章的主要大意)。然后,要求學生以這些問題為線索,用簡單的英語復述課文,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口語。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聽力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能更好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提高小組合作學習能力。
在傳統(tǒng)的電教媒體中,幻燈投影有像無聲,錄音機有聲無像,而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就可以很容易地做到圖、文、聲并茂,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動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增強了教學的魅力,如果再加上老師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就能讓學生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其注意力集中在課堂上,學生的“眼、耳、口、腦、手”把“視、聽、說、想”有機地結合促使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維,激發(fā)學習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通過形式多樣的視聽說訓練,挖掘學生語言表達的潛力,又能寓教于樂,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獲取新的知識。
(四)增加操練密度,提高教學效率
計算機集板書、演示、練習于一體,一切均由程序控制,節(jié)約了大量板書演示的時間,體現(xiàn)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圖、文、聲并茂的直觀優(yōu)勢,易于突破教學難點,減少了許多繁瑣的細節(jié)。利用它輔助教學,可大容量、超高速、反復地給學生操練新授內容。這樣學生參與的機會就明顯增多,教學的密度和廣度隨之也就增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它這一優(yōu)勢,加大了練習量,切實地減輕學生課后作業(yè)過多的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把“減負”工作落到了實處。
總之,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如果我們能合理適時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系統(tǒng),充分挖掘其優(yōu)越性,避開其弊端,創(chuàng)設學習英語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視聽感知英語語言素材,同時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實現(xiàn)課堂教學最優(yōu)化。如何結合學生和地方的教學實際,更好地讓多媒體為教學服務是筆者今后永遠的探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