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熠豪,毛旭江,闖振強
(1.浙江體育科學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4;2.浙江省射擊射箭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浙江 長興 3131001)
?
·運動訓練學·
我國場地自行車男子團體競速賽與其各分段成績相關(guān)性的研究
呂熠豪1,毛旭江1,闖振強2
(1.浙江體育科學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04;2.浙江省射擊射箭自行車運動管理中心,浙江 長興 3131001)
研究以參加2011—2015年全國錦標賽及2013年全運會場地自行車男子團體競速賽前四名為研究對象, 運用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競賽成績與各道次之間及各分段成績間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結(jié)果顯示:①第二道次的成績與競賽成績的相關(guān)系數(shù)最高,為0.731;②同一道次不同分段成績的相關(guān)性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最高,為0.890;③通過不同道次不同分段成績的相關(guān)性分析發(fā)現(xiàn),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最高,0.443。建議:二道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中需要兼顧爆發(fā)力和高速耐力的訓練,選拔天賦高的運動員作為第一道選手,并要注意起動能力和技術(shù)的訓練,第三道運動員進行專項速度耐力和尾隨技術(shù)的訓練,提高沖刺能力,同時提高運動員交接棒時的速度和精度。
團體競速賽;分段成績;相關(guān)分析
男子團體競速賽,是場地自行車的比賽項目之一,也是奧運會自行車比項目之一,每隊由三名選手組成,總計騎行750m,每名選手領(lǐng)騎一圈,由第三名隊員沖刺,并計算成績。比賽的成績除了要求運動員具有良好的反應啟動能力[1]、加速能力[2]、最高速度能力[3,4]、相對高速耐力[5]和沖刺能力[6]以外,還與比賽中全程競速能力的分段速度[7]、運動員之間的配合[8]、交接棒等有著十分重要的關(guān)系。我國女子運動員已具備在世界比賽中爭金奪銀的實力,而我國的男子運動員的水平相對比較落后,特別是二、三道運動員的成績與國外優(yōu)秀運動員之間的差距比較大,因此通過對2011—2015年全國錦標賽和2013年全運會比賽數(shù)據(jù)的梳理和分析,探討團體競速賽與其各分段成績及各分段成績間的相互關(guān)系,探明這種關(guān)系對于把握住團體競速賽的規(guī)律特點,以及合理進行針對性的訓練,提高比賽技戰(zhàn)術(shù)均極為重要,希望能給我國場地自行車運動項目以后的科學化訓練提供一些參考。
1.1 研究對象
以參加2011-2015年全國錦標賽及2013年全運會場地自行車男子團體競速賽資格賽、半決賽、決賽的前四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數(shù)據(jù)收集。從比賽現(xiàn)場收集2011~2015年全國錦標賽及2013年全運會場地自行車男子團體競速賽各分段成績的時間數(shù)據(jù)。
圖1 男子團體競速賽三道次成績之間及與競賽成績相關(guān)系數(shù)比較圖
1.2.2 數(shù)據(jù)分析。Y代表男子團體競速賽競賽成績,以125m為一個分段,X1、X2、X3、X4、X5、X6分別代表第一分段(0~125m)、第二分段(125~250m)、第三分段(250~375m)、第四分段(375~500m)、第五分段(500~625m)、第六分段(625~750m)的成績,(X1+X2)、(X3+X4)和(X5+X6)則分別為一道、二道和三道運動員的騎行成績。
1.2.3 數(shù)據(jù)處理。對分析所獲取的數(shù)據(jù)資料,運用SPSS19.0軟件進行變量統(tǒng)計和分析。
2.1 男子團體競速賽各道次成績之間及與競賽成績相關(guān)分析
從圖1中相關(guān)計算結(jié)果來看,一道、二道和三道運動員的成績與競賽成績的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691、0.731和0.708,其中二道運動員成績與競賽成績的相關(guān)性最高;從各道次成績的相關(guān)性看,一道運動員成績與二道運動員成績的相關(guān)性最高,為0.385,而二道運動員成績與三道運動員成績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334,一道運動員成績與三道運動員成績的相關(guān)性最低,為0.161。周素英[9]認為,在男子團體競速的比賽中,一道運動員所選用的齒輪比要小于二、三道運動員,對一道運動員的出發(fā)要求為:反應時要快,出發(fā)后的前幾個踏蹬周期加速能力要強,能迅速騎離出發(fā)點。而在團體競速賽的出發(fā)階段,三道運動員在賽道的位置高于二道運動員,這樣的排位更有利于三道運動員利用斜坡跟上二道運動員,這樣就要求二道運動員具備高水平的大腿蹬踏爆發(fā)力。孫良勇[10]認為,我國優(yōu)秀女子自行車500m計時賽選手的基本身體素質(zhì)特征為:下肢肌肉爆發(fā)力強、絕對速度和綜合速度的水平高,對短時間高速耐力水平高等,尤其是與專項用力相適應的大腿踏蹬爆發(fā)力和踏蹬耐力的水平高。而男子團體競速賽第二道運動員的騎行距離同樣是500m,且需要在領(lǐng)騎圈中有一個再加速的過程,因此必須具備優(yōu)秀的高速耐力水平[11,12]。同時從三個道次之間的相關(guān)性看,二道運動員亦屬于承上啟下的關(guān)鍵一環(huán),需要同時具備跟騎圈的出發(fā)起動能力和領(lǐng)騎圈的加速和保持速度能力。
2.2 男子團體競速賽同一道次分段成績之間相關(guān)分析
表2 男子團體競速賽各分段成績之間相關(guān)系數(shù)及統(tǒng)計處理
從表2中相關(guān)計算結(jié)果來看,同一道次各分段成績間相關(guān)性最大的是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第三分段和第四分段以及第五分段和第六分段,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890、0.860和0.800。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為0.890,為上述分段中相關(guān)性最高,第一、二分段為運動員反應啟動能力和加速能力的體現(xiàn),第一分段能力發(fā)揮的優(yōu)劣將會到影響第二分段的成績,且第一分段的標準差為所有分段中次大,說明各參賽運動員的反應啟動能力差距比較大。馮連世[13]等人認為10s功率自行車的無氧功率輸出能力的遺傳度達到0.70,短時間無氧運動能力(如10s運動時間)的訓練效果相對較小。所以在選材過程中,第一道運動員應該選拔天資高的人,更易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第三分段和第四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為0.860,平均用時為6.674s和6.767s,為最高速度階段,此階段運動員具有高的初始速度,需要具備維持這個速度的速度耐力[14]。第五分段和第六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為0.800,第六分段的標準差為所有分段中最大,說明各參賽運動員的沖刺能力差距比較大。
2.3 男子團體競速賽不同道次分段成績之間相關(guān)分析
從表2中相關(guān)計算結(jié)果來看,不同道次各分段成績間相關(guān)性最大的為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第四分段和第五分段以及第一分段和第三分段,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443、0.353和0.318。第二分段與第三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最高,為0.443,第四分段和第五分段次之,為0.353,從中說明,前一道運動員結(jié)束自己的比賽時的騎行速度,即后一圈運動員的初速度,對后一圈運動員的成績具有較大的相關(guān)性,一、二道運動員均需具有保持后程速度的能力。臺玉春[16]通過研究分析北京世界杯、倫敦世界杯、墨爾本世錦賽和倫敦奧運會四次比賽后發(fā)現(xiàn),中國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運動員在交接棒中,兩人間距逐漸縮短,使得交接棒的時機更加精確,提高了交接棒時的速度,這也是中國隊在倫敦奧運會中取勝的關(guān)鍵因素之一,因此各道次如何順利完成交接棒,也是提高競賽成績的關(guān)鍵因素。第一分段和第三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為0.318,在不同道次分段成績的相關(guān)性中排名第三,可能與二道運動員在出發(fā)起動時能否順利地跟上一道運動員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也再次說明二道運動員需具備下肢強大的爆發(fā)能力。
3.1 通過對52組我國優(yōu)秀場地自行車團體競速賽男子運動員的競賽成績與各道次的定量分析,初步探明它們之間的相關(guān)關(guān)系,與競賽成績關(guān)系最為密切的是第二道次,相關(guān)系數(shù)為0.731;通過同一道次不同分段成績的相關(guān)性分析發(fā)現(xiàn),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最高,為0.890;通過不同道次不同分段成績的相關(guān)性分析發(fā)現(xiàn),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的相關(guān)性系數(shù)最高,為0.443。
3.2 對男子團體競速賽二道運動員來說,高水平的大腿踏蹬爆發(fā)力和踏蹬耐力會最大程度影響團體競速賽的競賽成績,在日常的訓練中需要兼顧爆發(fā)力和高速耐力的訓練。
3.3 對男子團體競速賽一道運動員來說,反應起動能力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運動員起動技術(shù)的好壞、起動后速度提高的幅度,將直接影響到后續(xù)段落的速度,因此在選拔天賦高的運動員的同時要注意起動能力和技術(shù)的訓練。
3.4 對男子團體競速賽三道運動員來說,盡量減少后程速度的下降,尤其是第六分段的沖刺能力同樣也是致勝的關(guān)鍵,有針對性的速度耐力以及尾隨技術(shù)訓練是提高第六分段沖刺能力的主要因素,同時培養(yǎng)、磨練和提高運動員的意志品質(zhì)也是提高成績的關(guān)鍵因素。
3.5 提高運動員交接棒時的速度和精度是提高競賽成績的關(guān)鍵因素。
[1] 何洋,白鴻毅,宋景茂,等.對青少年自行車運動員運動成績的多因素分析[J].山西體育科技,1994(4):1-7.
[2] 鄭小鴻.當前我國場地自行車項目高水平女子運動員踏蹬狀態(tài)的初步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1997.
[3] 李昕.對我國場地自行車女子500m計時賽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的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4):21-23.
[4] 梁衛(wèi),孫良勇,劉大慶,等.我國女子青少年自行車200m計時賽運動形態(tài)素質(zhì)特征及其評價模型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3):415-420.
[5] 馮玉蓉.優(yōu)秀自行車運動員下肢主要工作肌群的肌肉工作特點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1996(6):25-26.
[6] 邵慧秋,嚴政,王海群,等.坡道騎行對發(fā)展短距離自行車運動員專項力量的效果[J].體育與科學,1998,19(5):69-73.
[7] 李少丹,劉小學,延烽,等.我國場地短距離自行車女子500m全程競速能力的訓練學特征研究[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5,20(4):73-75.
[8] PATON C D,HOPKINSNGS W G .Tests of cycling performance[J].sports Med,2002,32(14):953.
[9] 周素英,岳安元.場地自行車男子短距離項目專項力量特征與訓練研究[J]. 搏擊(體育論壇),2010,2(12):53-55.
[10] 孫良勇.論我國優(yōu)秀女子自行車500m計時賽運動員專項身體素質(zhì)的特征及其評價[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6,29(1):135-139.
[11] Bompa T,Buzzichelli C. Periodization Training for Sports,3E[M].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2015.
[12] Kenney W L,Wilmore J,Costill D. Physi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M].6th Edition.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2015.
[13] 馮連世,馮美云,馮煒權(quán).優(yōu)秀運動員身體機能評定方法[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108.
[14] 嚴金慧,李之俊,茍波,等.優(yōu)秀自行車運動員不同訓練手段后血乳酸的評定[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25(2):53-55.
[15] Bentley DJ, McNaughton LR, Thompson D, et al. Peak power output, the lactate threshold, and time trial performance in cyclists[J].Med Sci Sports Exerc,2001,33(12):2077-2081.
[16] 臺玉春.場地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世界強隊比賽特點研究[D].北京:首都體育學院,2013.
Research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Achievement and Splits in Men's Team Sprint In Our Country
LV Yi-hao1, MAO Xu-jiang1, CHUANG Zhen-qiang2
(1.Zhejiang Institute of Sports, Hangzhou 310004, China;2.Zhejiang PRC Shoot Archerg&Bicycle Management Centre, Changxing 3131001, China)
Research on the top four players who participate in the national championship 2011~2015 and 2013 national games in Men's Team Sprint, preliminary analysis relationship between achievement and split times by the method of statistical correlation.Results:①The closest relations with competition performance is the second track,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731;②Through different segmentation results on the same track correlation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the first segment and the second section,which was 0.890;③Through different segmentation results on the different track correlation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highes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the second segment and the third section,which was 0.443.Suggestion:The explosive power and high speed endurance training of the second track athlet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daily training. It is necessary to select talented athletes as the first track of player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of ability and starting technology. The third track athletes should be reinforced the training about special speed endurance and following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sprint ability,and improve movement speed and accuracy in the transfer bar.
team sprint; split times; correlation analysis
2015年浙江省體育局攻關(guān)課題(2015〔238〕-11)
2016-09-30
呂熠豪(1982-),男,浙江新昌人,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運動人體科學.
G872.3
A
1004-3624(2016)06-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