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集偉
【因公吸毒」 國慶檔新片紛紛出籠,大部分新片被網(wǎng)友指為爛片,熱句“我為人民看爛片”也被縮略為短語“因公吸毒”……原詞本義指緝毒者因工作關系被迫吸毒,在“為寫影評看爛片”語境中,“吸毒”意向已成喻體。
「他的能力就是讓屎也能高價賣出去」 語出作者洞姐對新片《爵跡》的快評:“郭敬明的作品永遠沒法和他個人分開,因為他的作品從來不是他寫的書或者拍的電影,把這些東西賣出去的過程,才是他的‘作品’。在這個過程里他才是真正聰明的人,真正有天賦的人。書和電影都是屎,但他的能力就是讓屎也能高價賣出去。”
「背殺」 亦稱“背影殺手”,網(wǎng)絡熟詞,指圖片中那些令人留戀、誘人遐想的“背影”,相關詞有“露背殺”“背殺女神”“超級背殺”“背殺達人”等……與很多高頻詞酵生流行過程非常像,“背殺”一詞也正脫離原有語境,成為一種邊界更為含混的熟詞。
「尬舞」 網(wǎng)絡熟詞,本為街舞術語,猶言“斗舞”,指用舞蹈的方式比拼,屬技巧型街舞,喜愛者多為青少年群體。常用組合模式如“斗歌尬舞”等……眼下這個歌舞升平娛樂至死時辰,其實就是個斗歌尬舞雞飛狗跳時代?
「面對自己比面對一代人更難】 語出樂評家張曉舟專欄。評價歌手崔健北京演唱會,作者說,崔健新專輯《光凍》“并不是獻給一無所有的一代人的青春祭花圈,而是崔健映照自己前路的火把……鮑勃·迪倫在自傳中有言:‘我不是一代人的宴會司儀’。在崔健‘滾動三十’這場‘一代人的盛宴’之際,這句話或許尤其適合送給他。往往,面對自己,比面對一代人更難”……這里所謂“難”一是時間隔膜,一是體驗永逝,“從前現(xiàn)場演《紅旗下的蛋》時,崔健會在間奏時候向觀眾發(fā)問:‘吃飽了嗎?’現(xiàn)在問都不用問了,人們早已吃撐?!?/p>
「成都不應該是一個如臨大敵的城市」 語出作者張豐專欄,針對成都公開施行X光安檢,作者認為,這種偷偷摸摸上馬的“安檢”,讓人疑竇橫生,“旅行是一種綜合性的體驗,人們需要更安全的公共交通,但是這種‘安全感’,本質上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成都不應該是一個如臨大敵的城市”……句中主語“成都”也可換成任何一個城市吧?比如北京、天津、合肥或貴陽,一個健康的城市何苦動輒如臨大敵?
「童年危機」 來自《三聯(lián)生活周刊》新一期專題,由熟詞“中年危機”借用而成的“童年危機”,用一個簡單小故事就講清楚了:“在我外甥女錢多多看來,年方9歲的她,遭遇了人生第一場特大危機——媽媽生弟弟,她瀕臨失寵”……這個生造詞的趣味僅在于時間軸前移,至于外甥女的“危機”嘛,一頓麥當勞一個芭比娃娃即可去除?
「我是畫滿整個黑夜的人啊」 來自《東方早報》報道,語出畫家李九九?;卮鹩浾摺懊刻鞎ǘ嗌贂r間在創(chuàng)作上”一問,李九九說:“我是畫滿整個黑夜的人啊哈哈哈哈”……這個文青句很幾米,讓人恍然看見一卷黑夜因為一位畫家孜孜不倦的畫啊畫啊而慢慢亮起來。
「你們全家都是深度好文」 來自《新周刊》新一期有關“回復”的專題,作者認為,自媒體時代,“回復”也是討論的一部分,慣常所用基于便捷原則的“回復”,常常使討論成為套路,令討論平面化,泡沫化。此外,在各類神回復中,“噴”多“贊”寡為常態(tài),如贊語之“深度好文”,既虛偽,亦可疑,因為“只有符合你三觀的才是深度好文,只有符合你認知水平的才是深度好文,總而言之,你們全家都是深度好文”……社交媒體已然人神俱疲,大家如今最缺的,是洗洗睡。
「只有少數(shù)人活成了IP」 來自36氪推薦,語出作者Spenser文章,“為什么這世上的大多數(shù)人都只是ID,只有少數(shù)人活成了IP?……擁有核心技能,這只是IP的1.0版本,而高級的IP,會不斷自我迭代和進化。自我進化能力,是如今發(fā)展的產(chǎn)業(yè)訴求,不管是主動的,還是被迫的?;ヂ?lián)網(wǎng)時代的主旋律是——速度更快,周期更短?!?/p>
「情感聯(lián)網(wǎng)」 語出學者徐賁專欄,討論日益“夸張、激烈和極端”的網(wǎng)絡互撕,作者援引美國學者麥克·林奇先生的研究成果,認為今天的“互聯(lián)網(wǎng)”“就是在我們自己人之間聯(lián)網(wǎng),不僅是信息聯(lián)網(wǎng),而且更是情感聯(lián)網(wǎng)……在這個空間里,人群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分裂成孤立的部落小群體”,“為了讓自己的聲音被別人聽到,所有的人都會把嗓門越拉越高。在情感聯(lián)網(wǎng)的時代,同一種觀點或情感也一樣會因為‘比嗓門’而變得越來越激烈和極端”……“情感聯(lián)網(wǎng)”或“情緒聯(lián)網(wǎng)”的最大麻煩即在于那種邊界模糊的閑扯式討論最終一概淪為嗓音和狠話的溫床。
「可以用一朵玫瑰的地方用了一千朵」 語出影評家毛尖對新片《七月與安生》的評論。評論中,毛老師贊美“套路”的安全屬性和基礎保證,“大套隱于套,以往青春劇千篇一律的毛病就是,各種方式撐破套路,可以用一朵玫瑰的地方用了一千朵,可以用一個眼神的地方用了十把鼻涕……沒有阮玲玉,就按套路拍神女;沒有張國榮,《霸王別姬》就走老套路。就像所有的套子一樣,套路是構筑電影安全的一個方程式,大神匱乏的年代,讓我們先像《釜山行》結尾那樣,按套路解救孕幼?!?/p>
「一個滿懷希望的悲傷現(xiàn)實」 來自煎蛋網(wǎng)消息,“‘記憶之家’是一家專門服務老年癡呆癥患者的丹麥博物館中館……在荷蘭的‘老年癡呆村’Hogeway,老年癡呆癥患者住在特定年代的‘家’里……‘記憶之家’正準備重新裝修,轉變?yōu)?0年代的風格,以適應新一代老年癡呆癥患者的需求。一個滿懷希望的悲傷現(xiàn)實”……用物件、味道、聲音還原年代細節(jié),激活患者記憶雖依舊神傷,卻已然是盡力的美好。
「自拍經(jīng)濟」 來自作者editor推薦,文章分析全民上下“自拍大潮”的復雜動因及特點,文章認為,“在自拍經(jīng)濟時代,產(chǎn)品想要討好越來越理性的自拍人群,唯有在需求洞察和技術功能上下足功夫,貼心的陪伴自拍者達到印象管理的最終效果,才能夠贏得消費者的信賴”……這當然是對生意人的要求,不過,對用戶而言,在這樣的自拍時代,我們每個人都不過是別人的背影?
「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 來自飯友師傅張推薦,語出詩人余秀華詩作:“巴巴的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一塊陳皮/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這些美好的事物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句首“巴巴的”在漢語里屬以象聲詞呈現(xiàn)的樣貌情狀描摹,語義含混地清晰,是喜哈哈?是苦哈哈?都是,又都不是。
「您的快遞已由門墊消防栓水表井簽收」 來自IT之家推薦,語出《北京日報》:“自從有了互聯(lián)網(wǎng),買東西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不過有時候包裹送來了,你又不在家,快遞哥就會給你‘放門口’。但是直接放門口,擋不住顧客要罵。所以,快遞哥首選暫存地點是門墊下,還有就是簽收大戶:消防栓……一些不顯眼的地方,也不能放過,比如樓道里的雜物堆,或者是自行車的旁邊,盆栽的里面……‘包裹幫我藏好一點’‘沒問題,大小剛剛好’”……兒時的捉迷藏在網(wǎng)購年代變態(tài)復活?
「浮夸扶貧」 來自媒體消息,“近日,在一個創(chuàng)業(yè)扶貧項目推進會上,一家公司捐贈了3萬臺自動售賣機,用于青年創(chuàng)業(yè)扶貧公益崗,標注‘價值15億元’。而實際上,一臺自動售賣機市場價在數(shù)千元到1萬余元之間,這樣的數(shù)字,‘浮夸’得不止一點,為了賺得好名聲或賺取政策優(yōu)惠,通過玩數(shù)字游戲夸大扶貧貢獻,到頭來只會失去市場的信任,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我的好奇是,他們真的“砸了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