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博, 張 磊, 邵 梅, 蘇 祎, 李彥倉
(1. 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港口醫(yī)院 骨科, 河北 秦皇島, 066001;2.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 康復科, 河北 秦皇島, 066001)
?
持續(xù)家庭式康復治療對老年髖部再骨折患者的影響
劉 博1, 張 磊1, 邵 梅1, 蘇 祎2, 李彥倉1
(1. 河北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港口醫(yī)院 骨科, 河北 秦皇島, 066001;2. 河北省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 康復科, 河北 秦皇島, 066001)
目的 探討持續(xù)家庭式康復治療對老年髖部再骨折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老年髖部再骨折手術患者45例,隨機分為2組。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康復治療,實驗組患者給予持續(xù)家庭式康復治療,比較2組患者出院后不同時刻的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HAMA以及HAMD等評分,比較2組患者術后各種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結果 實驗組患者出院3、6個月后的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HAMA和HAMD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實驗組患者深靜脈血栓、褥瘡、肺感染、心血管意外、胃腸癥狀以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 持續(xù)性家庭式康復治療可促進老年髖部再骨折術后患者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緩解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持續(xù)家庭式康復治療; 老年髖部再骨折; 并發(fā)癥; 臨床意義
老年髖部再骨折是指之前發(fā)生過髖部骨折,恢復后再出現(xiàn)髖部骨折,最高發(fā)生率可達37%,包括同側髖部骨折和對側髖部骨折。老年髖部再骨折主要與骨質疏松、生活習慣以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等有關[1-2]。本研究探討持續(xù)家庭式康復治療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診斷治療的老年髖部再骨折手術患者45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25例,其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在65~78歲,平均年齡為(72.3±3.6)歲; 對照組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齡在65~78歲,平均年齡為(72.3±3.6)歲。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疾病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康復治療措施,包括飲食指導、日常活動鍛煉方法、注意事項及定期復診等。實驗組患者給予持續(xù)家庭式康復訓練,內容為術后6周內患者在家中床上進行功能康復鍛煉,包括髖膝關節(jié)屈伸訓練、髖關節(jié)內收外旋鍛煉,患側關節(jié)在鍛煉中應處于外展位,屈髖角度由小逐漸增大。然后進行上下床鍛煉,下床時健側腿先離床著地,患側髖關節(jié)外展屈曲小于45°,家屬幫助患者患側腿離床著地,可借助布架或攙扶站立,上床時患側腿先上床,術后3周可根據患者的恢復情況拄拐步行鍛煉。術后6周~3個月內患者進行髖關節(jié)伸展鍛煉,直腿抬高及步行練習?;颊哂捎谀昙o比較大,功能訓練時間要循序漸進,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圍內進行功能鍛煉。患者在功能鍛煉時髖關節(jié)保持外展位,屈髖角度不能超過90°。術后3~6個月內進行日?;顒渝憻?,步行鍛煉的距離不宜過遠,主要以日?;顒蛹凹覄諡橹?,活動量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在實施以上治療期間每周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疼痛情況、骨折愈合情況、功能鍛煉情況,叮囑患者功能鍛煉要循序漸進,在功能康復鍛煉期間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康復鍛煉計劃做適度調整,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
1.3 觀察指標
比較2組患者出院后不同時刻的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漢密爾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以及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等[3],同時比較2組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內固定失效、褥瘡、肺感染、心血管意外、胃腸癥狀以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1.5統(tǒng)計分析軟件,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2組患者出院后不同時間段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對比情況
2組患者出院時和出院1個月后的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實驗組患者出院3、6個月后的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出院后不同時間段髖關節(jié)功能Harris評分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2 2組患者出院后不同時間段HAMA和HAMD評分對比情況
2組患者出院時和出院1個月后的HAMA和HAMD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實驗組患者出院3、6個月后的HAMA和HAMD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出院后不同時間段HAMA和HAMD評分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2.3 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實驗組患者深靜脈血栓、褥瘡、肺感染、心血管意外、胃腸癥狀以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 見表3。
老年髖關節(jié)骨折是臨床骨科的常見病和多發(fā)病,隨著生活環(huán)境和方式的改變,老年髖關節(jié)骨折的發(fā)生率有顯著上升趨勢,且老年髖部再骨折的發(fā)生率也隨之升高,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老年髖部骨折一般采取手術治療,術后容易發(fā)生內固定物松動、靜脈栓塞性疾病以及關節(jié)僵硬等并發(fā)癥,再加上老年患者機體功能下降,合并多種慢性疾病,生活自理能力較弱,術后功能恢復情況較差,影響預后,因此術后一段時間容易發(fā)生髖部再骨折。老年髖部再骨折術后的功能康復鍛煉對于患者的預后是十分重要的,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對老年患者進行科學準確的功能康復鍛煉,由于患者出院后在家里需要持續(xù)進行功能康復訓練,既包括院內的常規(guī)康復護理培訓,也包括出院后持續(xù)家庭式康復治療干預措施,且以出院后的持續(xù)家庭式康復訓練為主[4-5]。
表3 2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比較[n(%)]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持續(xù)家庭式康復訓練主要分為早期(術后6周內)、中期(術后6周~3個月內)以及晚期(3~6個月內)等3個階段的功能訓練,早期功能鍛煉主要指髖膝關節(jié)屈伸訓練、髖關節(jié)內收外旋鍛煉、上下床以及站立的鍛煉,患者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實施功能鍛煉內容[6-7]。中期鍛煉主要指髖關節(jié)伸展鍛煉,直腿抬高及步行練習,老年患者由于身體機能比較弱,在中期進行功能訓練中需要有家屬陪同,鍛煉的時間根據患者身體的可承受程度來定,不宜過度疲勞[8-9]。晚期的功能鍛煉主要是日常生活能力的訓練,可從日常家務活中進行鍛煉[10-11]。醫(yī)護人員在患者出院后每周定時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疼痛改善情況以及功能鍛煉情況等,患者在功能鍛煉中有任何不適,及時調整功能鍛煉方案[12]。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出院3、6個月后的髖關節(jié)Harris功能評分、HAMA評分以及HAMD評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且實驗組患者術后深靜脈血栓、褥瘡、肺感染、心血管意外、胃腸癥狀以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表明持續(xù)家庭式康復治療干預措施應用于老年髖部再骨折術中,可促進其髖關節(jié)功能恢復,緩解老年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降低術后不良反應,值得推廣應用。
[1] 王偉, 倪力剛, 李春雯, 等. 老年骨質疏松性髖部骨折的研究進展[J].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2, 30( 5): 1069-1072.
[2] 孫奇, 童培建, 徐斌斌, 等.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1年死亡率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 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 2013, 15(5): 371-376.
[3] 楊萍, 路潛, 王曉丹, 等. 老年髖部骨折術后病人抑郁及康復狀況的研究[J]. 護理管理雜志, 2012, 12( 3): 175-177.
[4] 鄭如庚, 邸玉娜, 馬國駒, 等. 老年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繼發(fā)對側髖部骨折的治療[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 2014, 24(32): 85-86.
[5] Zapatero A, Barba R, Canora J, et al. Hip fracture in hospitalized medical patients[J]. BMC Musculoskelet Disord, 2013, 14(1): 15-18.
[6] Dhanwal D K, Sahoo S, Gautam V K, et al. Hip fracture patients in India have vitamin D deficiency and 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J]. Osteoporos Int, 2013, 24(2): 553-7.
[7] 毛勇. 人工髖關節(jié)置換和內固定術治療股骨頸骨折的臨床分析[J].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3, 34(5): 582-583.
[8] 劉博, 張磊, 邵梅, 等. 老年髖部再骨折術后持續(xù)性家庭式康復指導效果觀察[J/CD]. 中華損傷與修復雜志: 電子版, 2014, 9(5): 501-505.
[9] 鄧云龍, 陽中華, 陳向一. 社會支持和家庭功能與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相關性[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 32(16): 3501-3503.
[10] 付長中, 郝正瑋, 戈艷蕾. 老年髖部骨折固定術后患者正念水平與自我感受負擔及家庭康復的關系[J]. 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 2016, 37(1): 30-31.
[11] 黃鵬. 股骨經皮鎖定橋接鋼板和Gamma釘治療老年不穩(wěn)定性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效果比較[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6, 20(3): 121-122.
[12] 陳春, 孫長根, 劉穎, 等. 高齡髖部手術特點及E-PASS評分系統(tǒng)對骨科手術風險的價值[J].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2015, 9(5): 106-108.
Influence of continuous fami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refracture
LIU Bo1, ZHANG Lei1, SHAO Mei1, SU Hui2, LI Yancang1
(1.DepartmentofOrthopedics,HarborHospitalofHebeiPortGroupCompanyLimited,Qinhuangdao,Hebei, 066001; 2.DepartmentofRehabilitation,QinhuangdaoFirstHospital,Qinhuangdao,Hebei, 066001)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fami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on treat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refracture. Methods A total of 45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refractur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as given continuous fami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The Harris score, the HAMA score, the HAMD score and the incidence rates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ree and six months after discharge, the Harris scor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nd the HAMA and HAMD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incidence rates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bedsore, pulmonary infection, cardiovascular,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an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Continuous fami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can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hip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refracture, alleviat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rat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continuous family rehabilitation therapy;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refracture; complications; clinical significance
2016-10-25
R 683
A
1672-2353(2016)24-076-03
10.7619/jcmp.20162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