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雨佳
梅洛特星團探秘(一)
□ 王雨佳
在上一個深空天體系列當中,我們?yōu)榇蠹医榻B了科德韋爾深空天體表,這份星表涵蓋了從南緯81°到北緯85°共109個有名的深空天體,既彌補了梅西葉星表缺少某些明亮天體和南天天體的不足,也以此向梅西葉致敬。梅西葉星表和科德韋爾星表當中的天體包含了所有種類的深空天體,而這次要介紹的梅洛特星表則是針對各種星團編寫出來的星表,為了不與梅西葉星表的表達方式相重復,梅洛特星團表當中的天體編號以Mel開頭。
和科德韋爾天體表一樣,梅洛特星表也很年輕,它由菲利伯特·雅克·梅洛特(Philibert Jacques Melotte)在1915年發(fā)布。梅洛特出生于1880年,是一位比利時裔英國天文學家,曾工作于英國皇家格林尼治天文臺,期間他于1908年發(fā)現(xiàn)并證實了木衛(wèi)八的存在(這顆木星的不規(guī)則衛(wèi)星在1975年被給予正式名稱帕西法爾——牛頭人米諾陶之母),以及第676號小行星梅麗塔(676 Melitta),這顆小行星得名于希臘文當中蜜蜂(Melissa,也指嬌小可愛的女孩子)的古典寫法,也是在通過相似的讀音暗示梅洛特自己,僅從這點上來講不少人都評價梅洛特是一個自負的人,但是不可忽視的是作為一個天文學家他的確對當時的天文學做出了相當程度的貢獻,也因為如此在1909年梅洛特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授予了杰克遜-葛維爾特獎章(the Jackson-Gwilt Medal),這是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頒發(fā)的除“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獎”之外最古老的一個獎項,也是為數(shù)不多規(guī)定了天文學史方面的獲獎頻率的獎項,曾經(jīng)是每三四年頒發(fā)一次,近年來則是每年都有獲獎者的產(chǎn)生。
18世紀20年代,英國的一位天文愛好者約翰·弗蘭克林-亞當斯基于在南非的約翰內(nèi)斯堡和英國哥德爾明的觀測制作并發(fā)表了一份包含206份小圖表的全天星圖,其中包含了當時已發(fā)現(xiàn)的亮于17等的球狀星團。梅洛特將這份星表當中的一些適于觀測的星團按照赤經(jīng)依次增加的順序整理成了包含245個天體的梅洛特星團表。梅洛特星表當中絕大部分天體都是當時已經(jīng)被證實了的天體,但和科德韋爾星表不同的是,其中也有一些天體是在星表被編完之后才被證實并記載下來的,例如,其中Mel 111最早由托勒密發(fā)現(xiàn),但直到1938年才首次被證實。梅洛特星表當中只有一個與其他天體不同,其類別不是星團而是星系。和很多被誤認為是星團的星系相似,Mel 57(NGC2314)在當時被誤認為是銀河系內(nèi)天體。雖然梅洛特星團表的編制過程有一些爭議,但是它仍舊是在梅西耶天體和科德韋爾天體的觀測之后,器材上仍有余力的愛好者們追尋和觀測的最佳選擇。在接下來的文章當中,我會為大家逐一介紹梅洛特天體當中與梅西葉和科德韋爾星表不重疊的部分。上述兩個星表當中已有的天體則不再贅述,只在表格當中給出基本的信息。
?
?
?
梅洛特天體當中第一個不與梅西耶和科德韋爾星表相重的天體是Mel 3(NGC288),這個球狀星團視面積較大且相對明亮,用雙筒就可以很容易地觀測到它,只不過對于北半球的觀測者來說可以觀測時的地平高度較低,通常觀測效果沒有想象中的好,但是同一個視場當中就可以觀測到玉夫座星系NGC 253,并剛好在距南銀極37′的地方。Mel 3由威廉·赫歇爾在1785年10月發(fā)現(xiàn),并在20世紀80年代左右逐漸引起人們的注意,主要是由于它和另一個球狀星團NGC362非常相似的物理性質(zhì)使得兩者經(jīng)常被人拿來做比較,而顏色星等圖上NGC288的水平分支更偏藍,這也意味著它的年齡要稍大一些。
這個系列當中我們要介紹的第二個天體是位于杜鵑座的Mel 5(NGC371),位于著名的不規(guī)則星系小麥哲倫星云當中,和同樣在小麥中的NGC346比起來,Mel 5顯得又暗又小,但是當你將望遠鏡的視場中心放在Mel 5上時就會發(fā)現(xiàn)它附近的星團和星云多而密集,亮度可以使你看得清部分細節(jié),又不至于太暗。如果單獨觀測NGC371,需要用到大口徑的望遠鏡,一般用口徑25~30cm的望遠鏡進行觀測效果較好。Mel 5內(nèi)的恒星都偏藍,并且仍有少量恒星在其附近圍繞的星云內(nèi)產(chǎn)生。
Mel 3球狀星團(NGC288)位置圖
Mel 3球狀星團(NGC288),哈勃空間望遠鏡拍攝
小麥星云內(nèi)的疏散星團Mel 5(NGC371)位置圖
星云相伴的疏散星團Mel 5(NGC371),歐洲南方天文臺甚大望遠鏡拍攝,(ESO VLT)
疏散星團NGC371(Mel 5),右下的亮星團是NGC346,圖片來自DSS2
暗而小的疏散星團Mel6(NGC436),圖片來自DSS2
位于仙后座的疏散星團Mel 6(NGC436)雖然較明亮,但是視面積較小,想要得到比較好的觀測效果推薦用20cm左右口徑在較高倍率的情況下進行觀測,觀測Mel 6時的優(yōu)點在于它和貓頭鷹星團NGC457的距離只有3′,只要先找到NGC 457就可以毫不費勁地找到Mel 6了。這個星團當中的恒星相對于其他的疏散星團來講非常松散,對它的研究也較少。
同樣位于仙后座的還有Mel 9(NGC654)這也是一個疏散星團,但是和Mel 6比起來更明亮,其中的恒星也更加密集,對于單個星團的觀測用15cm或者更大口徑的望遠鏡得到的觀測效果較好,用雙筒觀測可以在同一個視場當中看到仙后座附近天區(qū)很多別的星團,也是一種非常壯觀的景象。Mel 9由威廉·赫歇爾于1787年發(fā)現(xiàn),擁有大約80顆成員星,其中有三顆Be星。目前NGC654被推測和M103、NGC663、NGC659一樣是仙后座OB8星協(xié)的一個成員,這個星協(xié)位于銀河系的英仙臂上,除了主要組成成分的疏散星團之外還有一些年齡相近的超巨星散落在周圍。
(責任編輯張長喜)
仙后座的疏散星團NGC436和NGC654
NGC 654(Mel 9),圖片來自SDSS 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