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齊賢,顧岳清,黃媛
(1.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南京210095;2.常州市焦溪二花臉豬專業(yè)合作社,江蘇常州213116)
對二花臉豬種質特性及其利用的認識與思考
李齊賢1,顧岳清2,黃媛2
(1.南京農業(yè)大學,江蘇南京210095;2.常州市焦溪二花臉豬專業(yè)合作社,江蘇常州213116)
二花臉豬體型中等,成年公、母豬(圖1)體重130~150千克、毛色淺黑、頭大、額寬、面額部皺褶多,耳下垂、特大,乳頭數(shù)8~9對,多的達11對。
圖1 二花臉公、母豬
由于產區(qū)的分布,東有毛色深黑、帶白腳的中小梅山豬,西有全身毛黑、頭小長而尖、面額部皺紋少而淺的米豬,品種間常易混雜,因此,從面額部皺紋多少和窩產仔豬中是否帶有白腳、耳大小和乳頭數(shù)可作為鑒別二花臉豬純度和與其他品種區(qū)別的標志。
2.1 繁殖特性
二花臉豬性成熟早,小公豬90日齡性成熟,小母豬70日齡達初情期,5月齡母豬排卵數(shù)已超過20個,此時體重在40~45千克即可進行初配,母豬發(fā)情時走動不安、爬跨、鳴叫,征狀明顯,易于查情適時配種;妊娠期母豬增膘迅速,胚胎和子宮關系協(xié)調,胚胎死亡率低;頭胎產仔數(shù)12頭左右,經(jīng)產母豬大群窩平均產仔數(shù)可達15頭,由于母豬乳頭數(shù)多,泌乳性能好,哺育行為優(yōu)良,育成率一般可達90%以上。1982年筆者曾去江蘇省江陰縣月城公社調查過1頭用梅山公豬配種的第8胎二花臉母豬于2月17日產下梅二仔豬42頭(仔豬毛色深黑,部分仔豬帶有白腳),活仔40頭(公28頭,母12頭),初生窩重29.6千克,是迄今為止世界母豬窩產仔數(shù)的最高記錄。二花臉豬不含氟烷基因,無應激綜合征,亦不會有營養(yǎng)過度導致的繁殖障礙、肢蹄病等疾病,繁殖壽命較長,母豬一般到8~9胎仍很高產。哺乳期發(fā)情妊娠是二花臉豬種質資源的又一寶貴特性,這在外品種豬是少有的,此種母豬身兼妊娠和哺乳,既可縮短產仔間隔,提高年繁殖頻率,又使培育仔豬乳料并用,毋須用高營養(yǎng)質量且價高的仔豬補料,可節(jié)約培育仔豬的飼料成本。正是由于二花臉母豬窩育成仔豬數(shù)多,產后發(fā)情早,甚至哺乳期20多天即會發(fā)情配種,產仔間隔短,年繁殖頻率??稍?.3以上,母豬年育成仔豬數(shù)可高達32~35頭。
2.2 高產機理
2.2.1 利用了繁殖性能的雜種優(yōu)勢二花臉豬是在一二百年前由江蘇武進縣的焦溪與江陰縣申港一帶的一種皮較寬厚、個體較大的華中型豬種大花臉豬和由華北型的小型淮豬演變而來的米豬雜交后產生小花臉豬,小花臉母豬再與大花臉公豬回交,經(jīng)長期選育而成,充分體現(xiàn)了繁殖性能的雜種優(yōu)勢。
1999年筆者在徐州維維集團鮮禾種豬場對從丹麥引進的長白豬進行觀察發(fā)現(xiàn),這批長白豬在外形上與原先的長白豬完全不同,頭大、嘴筒短、腹部稍下垂,全身雖被白毛,但皮膚上帶有少許黑灰斑點,還見有臥系和龍背等太湖豬的損征出現(xiàn),頭胎母豬產仔數(shù)14頭以上的竟占25%,足以證明用過雜交方法引入太湖豬的高產基因是該豬種提高產仔數(shù)的基本方法。
2.2.2 特定的培育條件過去二花臉豬常年飼養(yǎng)在屋內,用填土、填草的軟圈培育,缺乏光照和運動,受到了人的精心看護、細心照料,培育出了溫馴的性情。飼料以青草、南瓜、胡蘿卜、水草為主,適量搭配磷多鈣少的糠、麩、大麥。青飼料提供了豐富的葉酸,葉酸對細胞形成、蛋白質和DNA合成、造血及神經(jīng)髓鞘在受精和胚胎早期發(fā)育、減少死亡都有重要作用;軟圈污泥提供了豐富的生物素,可防皮炎、脫毛、蹄裂的足部病變,特別可增加子宮角長度,使胚胎增加不受其容量的限制,并可增加妊娠末期胎盤的血液流量;多磷的精料亦有利于生殖器官的發(fā)育。
由于宣傳教育不夠,部分單位領導和會計人員法制觀念淡薄。因此,加強法制宣傳和法制教育,特別是強化《會計法》的宣傳和教育,是從思想上解決會計故意性信息失真的根本保證。通過經(jīng)常舉辦會計政策、法規(guī)培訓班,違法違紀案例警示教育等多種方式,使他們學法、懂法、守法,用法律手段加強會計工作的管理,從源頭上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
2.2.3 采用高產家系選育法(窩選法)產區(qū)群眾多年來選留高產家系的小豬培育后備豬,并用動態(tài)的觀點嚴格的表型選擇個體的體質、骨架、胸腹容量及采食性、乳頭數(shù)量排列及發(fā)育,小母豬的初情期早與陰戶發(fā)育,小公豬的早期性欲、睪丸發(fā)育及形狀,利用青年公豬配種加快了世代更新。目前采用延遲初配月齡和體重,頭胎留種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見《養(yǎng)豬》2011年第4期67-68頁)。
2.2.4 后備豬采用階段培育法保證乳豬、幼豬的營養(yǎng)使其發(fā)育良好,中期控制生長速度,用青粗料、副產品飼料拉大骨架,鍛煉胃腹提高采食量,增強體質,配種前增加能量飼料增膘、增卵催情配種。
正是由于利用了豬繁殖性能的雜種優(yōu)勢在特定的培育條件下采用準確的選育目標、度量指標和合理的選育方法,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豬母系選育法,從而培育出了世界上最高產、高效的豬母系品種二花臉豬。隨著目前飼養(yǎng)條件的改變,除應繼續(xù)堅持母豬的多青飼養(yǎng),還可以在飼料中添加酵母飼料,來補充維生素的需要。
3.1 生長肥育性能
由于二花臉仔豬初生重僅0.7~0.8千克,同窩哺育仔豬數(shù)多達15~16頭,因此60日齡體重僅15千克,肉豬體重15~75千克階段,采用每千克飼糧含消化能12.55兆焦、粗蛋白質14%的條件下,平均日增重420克,料重比4.3。由于初生重小,哺乳期同窩仔豬多、個體所獲乳量有限,生長期體脂肪沉積早,后期增重受限,所以整個肥育期增重偏低,料重比偏高。今后應在哺乳期提高母豬營養(yǎng)水平基礎上,對仔豬增喂人工乳,并適當提高體重在25千克前幼豬期的營養(yǎng)水平,必能提高肉豬肥育期的日增重,降低料重比。
3.2 胴體特性
在75千克體重時屠宰,屠宰率為64%,胴體瘦肉率為43%左右,6~7肋背膘厚36毫米以下。由于屠宰體重小、頭耳大,再加上以青飼料和副產品飼料的濕喂方式,腸胃等內臟比例大,所以屠宰率偏低。又由于胴體脂肪含量高,特別是皮量和皮率高,飼料中蛋白質除形成肌肉蛋白外,又形成了較多的皮膠原蛋白,所以瘦肉率偏低。不過,頭蹄內臟亦是國人喜愛的食材。
3.3 肉質
二花臉豬肉色鮮紅、肌纖維細[二花臉豬(20.27±1.15)微米,大約克豬為(45.46±5.96)微米],肌內脂肪含量適中為(4.48±0.08)%,是長白豬的1倍,故而肉細嫩多汁、香濃味美,特別是皮厚而松軟,富含膠原蛋白,可作名特優(yōu)加工肉產品的原料列入極品肉等級,皮還是制作膠原蛋白的上佳原料。
4.1 養(yǎng)母豬耗料少,飼養(yǎng)成本低
二花臉成年母豬體重以150千克計與瘦肉型品種母豬體重250~300千克相比,可節(jié)省維持能量消耗40.0%。待配及妊娠前、中期可用中低營養(yǎng)水平飼糧(每千克飼糧消化能11.70兆焦,粗蛋白質13%)飼養(yǎng),能較快的增膘或復膘,妊娠后期營養(yǎng)水平只要再提高20%~25%,而且可多用青飼料及渣糟、糠、麩等副產品飼料,少用谷類飼料。哺乳期雖需較高的營養(yǎng)水平(每千克飼糧消化能13.6兆焦,粗蛋白質17.5%),但可利用體內的能量貯備庫(板油)。雖將飼糧營養(yǎng)水平降為消化能12.97兆焦/千克,粗蛋白質16%,但通過失重節(jié)能有較大的營養(yǎng)水平耐受度,哺乳期失重外品種母豬極限為8%,而二花臉母豬即使失重率達15%左右,仍能支持著高窩產仔數(shù)的培育,能在斷奶后按時發(fā)情、配種受胎,堪稱高產、高效、節(jié)料型的母本品種。
4.2 雜交利用效果好
用瘦肉型母本品種的公豬作第一父本與二花臉母豬雜交,所產二元雜種肉豬在中等營養(yǎng)水平(每千克飼糧含消化能12.13兆焦,粗蛋白質14%)飼養(yǎng),20~90千克期間,日增重可達600~650克,料重比3.2,胴體瘦肉率50%左右。再用瘦肉型父本品種與二元雜種母豬(圖2)配種窩產三元雜種仔豬15~16頭,窩育成肉豬一般為13~14頭,喂每千克含消化能12.97兆焦、粗蛋白質16%營養(yǎng)水平飼糧,三元肉豬(圖2)體重20~90千克期間,平均日增重可達650~750克,料重比3.0~3.2,胴體瘦肉率可達56%,窩產肉豬重1噸多,豬肉750千克或凈瘦肉400~450千克。肉質在肌纖維細度、肌內脂肪含量及大理石紋評分上均優(yōu)于引進瘦肉型品種及其雜種肉豬,可列入優(yōu)質肉等級。
圖2 長二雜種母豬(左)和杜長二三元豬(右)
由此可見,豬的雜交利用對遺傳力較高的瘦肉率性狀可起到加性效應的作用,即子代的胴體瘦肉率接近或略超過雙親瘦肉率的平均數(shù);而對遺傳力較低的產仔性狀可獲得雜種優(yōu)勢的效果。同時二花臉豬與瘦肉型品種雜交的二元母豬,成年體重200~220千克,與瘦肉型品種及其雜種母豬的體重相比,維持需要的能量消耗可減少20%~25%,飼糧粗蛋白質水平可降低1~2個百分點,較耐粗飼,繁殖性能較好,更適應環(huán)境。利用二花臉豬為母本的三元雜交是一種較經(jīng)濟生產優(yōu)質瘦肉的辦法。
以上這些情況與認識,對一個具有世界級性能的豬種來說顯然是膚淺的。為進一步更深層次地去揭示二花臉豬種質特性及高產機理,更有效地利用其遺傳資源優(yōu)勢,需加強校、所、企、政更緊密的合作,加大智力、財力投入,用創(chuàng)新發(fā)展、科技驅動、合作共贏的理念,使管理機制更趨完善,使質量效益型保種落到實處,今后應加強種豬的階段測定與考核,評定種豬等級,逐步推行良種登記,使種豬質量與價格、管理與效益規(guī)范化、透明化以提高品牌的誠信度。為確保保種的持續(xù)性,我們擬參照國家制定的配套系的技術規(guī)范立項、培育二花臉豬專門化母系,為利用高產、優(yōu)質、高效的配套系進行養(yǎng)豬生產作出新貢獻。
(編輯:柳青)
S828.8
A
1002-1957(2016)01-0055-02
2015-12-10
李齊賢(1930-),男,江蘇武進人,教授,主要從事養(yǎng)豬的教學、科研和生產指導工作.E-mail:mp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