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 沈永彬
空間中線線平行關(guān)系的尋找
◇ 江蘇 沈永彬
空間中的平行關(guān)系主要有線線平行、線面平行、面面平行,解題中這3種關(guān)系可相互推導(dǎo)、利用,其中線線平行是解線面平行、面面平行問題思維的切入點,對線線平行的尋找??衫闷矫鎺缀沃械木€線平行關(guān)系,如下面的例1.
例1 (2016年北京卷)如圖1所示,在四棱錐P-ABCD中,PC⊥平面ABCD,AB∥DC,DC⊥AC.
(1)、(2)略.
圖1
(3)設(shè)點E為AB的中點,在棱PB上是否存在點F,使得PA∥平面CEF?說明理由.
本題第(3)問的求解,可取PB的中點F,連接EF.由三角形中位線性質(zhì)定理可得EF∥PA,再利用線面平行的判定,即可證明欲證結(jié)論.
三角形中位線是尋找線線平行最常用的方法,特別是當題中已知某一線段的中點時,常考慮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性質(zhì)證明平行關(guān)系.此方法的應(yīng)用關(guān)鍵是構(gòu)造出中點,構(gòu)造時可直接選取中點,也可借助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互相平分、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的性質(zhì)等.
在不同題目類型中線線平行有不同的構(gòu)造方式,具體還有如下幾種.
平行的傳遞性,即若直線a∥b,b∥c,則a∥c.
例2 (2016年山東卷)在如圖2所示的幾何體中,D是AC的中點,EF∥DB.
(1)已知AB=BC,AE=EC,求證:AC⊥FB;
(2)已知G、H分別是EC和FB的中點.求證: GH∥平面ABC.
圖2
(1)略.
(2)本題的求解可取FC的中點M,連接GM、HM(如圖3),通過證明面面平行來證明線面平行.而面面平行也須從線線平行入手.
圖3
由三角形中位線性質(zhì)得HM∥BC,GM∥EF,而EF∥BD,所以GM∥BD,即利用平行的傳遞性證明了線線平行.
平行四邊形具有對邊平行且相等的性質(zhì),因此解題中可通過構(gòu)造平行四邊形來尋找欲證的線線平行關(guān)系.具體操作過程是將所要證的線置于一個平行四邊形中,使這2條線是平行四邊形的2條對邊,進而需要證明另外一組對邊平行且相等.在利用此方法解題中,也常常要用到三角形的中位線性質(zhì).
例3 (2016年天津卷)如圖4,正方形ABCD的中心為O,四邊形OBEF為矩形,平面OBEF⊥平面ABCD,點G為AB的中點,AB=BE=2.
圖4
(1)求證:EG∥平面ADF;
(2)求二面角O-EF-C的正弦值;
(1)如圖5,連接OD,由已知條件易知B、O、D3點共線.取AD的中點M,連接GM、FM,結(jié)合三角形中位線的性質(zhì)可證明四邊形EFMG為平行四邊形,進而得到線線平行.
圖5
(2)、(3)略.
線段成比例的原理,即利用平行線截得線段成比例的逆定理來判斷線線平行.常見的有如圖6、7所示的2種類型.
圖6
圖7
例4 如圖8在四棱錐A-BCDE中,底面BCDE為菱形,側(cè)面ABE為等邊三角形,且側(cè)面ABE⊥底面BCDE,O、F分別為BE、DE的中點.
圖8
(1)求證:AO⊥CD;
(1)略.
圖9
設(shè)P為AC上靠近A點的3等分點,則
所以PM∥AN.從而可證PM∥平面AOF.
由于BD∥OF,OF?平面AOF,BD?平面AOF,所以BD∥平面AOF,即BM∥平面AOF.因為BM∩PM=M,所以平面BMP∥平面AOF.因為BP?平面BMP,所以BP∥平面AOF.
綜上,3種平行關(guān)系相互轉(zhuǎn)化是處理空間平行關(guān)系的主要途徑,其中線線平行是基礎(chǔ)也是重點.平行的判定和證明中都離不開線線平行,所以尋找平行線成為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一步.學(xué)習(xí)中同學(xué)們要善于對不同的題進行歸納總結(jié),快速尋找問題求解策略.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yīng)縣安宜高級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