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亮 蔣希雁 張雷剛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
金屬陽離子對黃土強度及塑性的影響研究
任曉亮 蔣希雁 張雷剛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黃土在我國華北地區(qū)分布廣泛,同時在黃土區(qū)建設有相當數量的垃圾填埋場.本文選用不同濃度銅離子污染液作為代表污染物,黃土作為污染對象,對污染前后的黃土進行強度試驗和塑性指標試驗,從中分析研究陽離子污染物對黃土的強度和塑性的影響.試驗結果表明,陽離子對黃土強度有明顯的強化作用,其中粘聚力和摩擦角都有所提高.在以后的工程實踐中應該加以重視并根據污染物價態(tài)對相關參數進行修正.污染后的黃土塑性指數IP有所降低,且塑限變化大于液限變化.總體而言,陽離子對黃土強度和塑性均產生影響.
垃圾填埋場;黃土;金屬陽離子;強度;塑性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城鎮(zhèn)化的大勢所趨,隨之產生大量的生活,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產生了巨大的污染.我國處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是衛(wèi)生填埋法,通過衛(wèi)生填埋法處理[1-2]的垃圾占處理垃圾總量的90%以上,此辦法比較其他方面有很多優(yōu)點[3].在我國,有許多垃圾填埋場建設在黃土區(qū)且我國規(guī)范對垃圾填埋場地基的要求只是針對地基未被污染的情況.而且垃圾填埋場在投入使用后很難再進行修復.綜上所述,有必要對垃圾填埋場污染后的情況進行研究.在設計中預先考慮到滲濾液作用下垃圾填埋場可能發(fā)生的變化,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確保垃圾填埋場的安全使用.
為解決這一問題,眾多學者根據填埋場的實際情況,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其中,張曉璐[4]進行了酸、堿污染土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酸堿污染液對淤泥質粘土的強度指標粘聚力C有增強的作用;寇乃羽等[5]研究了表面活性劑對黃土強度的影響,得到了表面活性劑對黃土強度有弱化作用;唐曉武等[6]進行了吸附離子對粉質粘土及改良土特性的影響研究,得到吸附離子對粉質粘土強度指標粘聚力和內摩擦角有增強的作用;何斌等[7]則針對有機質污染物研究了洗衣粉對土體的塑性等指標,得到了洗衣粉對土體液、塑限影響的經驗公式.
本文選用具有代表性離子溶液(CuSO4溶液)作為污染物,以張家口地區(qū)黃土作為污染對象,對污染后的黃土進行制樣并進行抗剪強度試驗并測定其液、塑限變化情況,并分析此現象原因.
1.1 試驗土樣
表1 黃土CL的基本物理性質
1.2 污染土樣制備
CL經自然風干后,用木碾碾散,過5 mm篩,經105 ℃烘干后,保存到密封塑料袋中,本文所用土樣
表2 污染液濃度
均用此土重塑樣.而后按照擊實試驗[8]測得的最優(yōu)含水率,用純水和CuSO4溶液配制成濕土樣,靜置24小時后,三軸試樣的制備方法是將濕土在三瓣模中擊實至最大干密度.所用CuSO4溶液濃度如表2所示.
將試樣分別在100 KPa、200 KPa和300 KPa圍壓下進行不固結不排水(UU)三軸試驗,剪切應變速率為0.8 mm/min.試驗結果如圖1、2所示.
2.1 Cu2+對黃土強度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在試驗所涉及的CuSO4污染液濃度范圍內,試驗所用黃土的粘聚力C隨污染液濃度的升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具體表現為該黃土的粘聚力C從未污染時的62.03 KPa增大到受CuSO4污染液污染后的134.67 KPa.
粘聚力增長是因為CuSO4污染液進入到黃土內部,與黃土中的鹽類物質發(fā)生反應,膠結作用得到增強,同時溶液中的Cu2+與黃土中的有機質發(fā)生離子交換作用,生成穩(wěn)定的復合體,對粘聚力增長具有促進作用.
圖1 黃土土樣粘聚力C與CuSO4 圖2 黃土土樣摩擦角φ與CuSO4
從圖2可以看出,在試驗所涉及的CuSO4污染液濃度范圍內,試驗所用黃土的摩擦角φ隨污染液濃度的增大而有所增長.從增長幅度上看,摩擦角的增長比率小于粘聚力的增長比率.具體表現為摩擦角從未被CuSO4污染液污染時的30.05°增長到被污染后的33.57°.
摩擦角的增長是由于黏聚作用和顆粒之間的引力使土顆粒變粗,鑲嵌作用增強,致使當進行剪切試驗時,顆粒間的摩擦力和咬合力都得到增強.
黃土被CuSO4污染液污染后,總體上可以看出,對強度的影響是有利的,同時可以看出CuSO4濃度從0到0.75 mol/L之間,內摩擦角增長是較明顯的;CuSO4濃度從0到0.5 mol/L之間,粘聚力的增長較快,而后影響則變小.
把黏聚力和摩擦角在4種濃度下的強度指標取均值,可以較為直觀地看到污染前后的變化情況,具體見表3,對黃土來說,CuSO4污染液污染后,雖然摩擦角增長幅度不大(只增加2.61°),但黏聚力會卻有很大程度的增長(51.85 kPa).
表3 銅離子對黃土強度指標影響情況
2.2 Cu2+離子影響土體強度結果分析
由于污染液的影響,污染液中的離子可以通過離子吸附與離子交換作用與粘土顆粒發(fā)生反應(這里主要是Cu2+),導致顆粒表面的雙電層厚度變薄,孔隙減小,有效接觸面積增大最終使土顆粒間的作用力增強,最終使得土體的強度增強.
所以,在垃圾填埋場投入使用后,有必要對填埋場中襯墊結構使用的粘性土材料在污染液作用下的強度變化進行研究,從而采取及時合適的措施確保填埋場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這對填埋場襯墊層的邊坡穩(wěn)定性具有重要意義.
使用光電式液、塑限聯(lián)合測定儀,測定未被污染和被不同濃度CuSO4污染液污染的黃土土樣的液、塑限.液、塑限測定結果與塑性指數計算結果分別示于圖3和圖4中.
3.1 Cu2+對黃土塑性影響效果
由圖3可以看出,CuSO4污染土體的液、塑限均隨污染液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CuSO4污染液濃度較低時(<0.25 mol/L)時,無污染土的液、塑限小于CuSO4污染土的液、塑限;具體表現為液限從25.2%上升到28.17%,塑限從12.3%上升到15.23%.當CuSO4污染液濃度較高時(>0.25 mol/L)時,較CuSO4污染液濃度為0.25 mol/L時的液限,此時液限則開始下降,塑限則仍在上升,但上升的幅度較之前變小.具體表現為液限從28.17%下降到25.45%,塑限從15.23%上升到17.23%.
由圖4可以看出,CuSO4污染土體的塑性指數隨CuSO4污染液濃度的增加而降低.具體表現為CuSO4污染液濃度較低時(<0.25 mol/L),CuSO4污染液濃度對黃土的塑性指數Ip影響較小,且呈上升趨勢;具體表現為塑性指數Ip從12.9%上升到12.94%.CuSO4污染液濃度較高時(>0.25 mol/L),CuSO4污染液濃度對黃土的塑性指數Ip影響較大,且呈下降趨勢,具體表現為塑性指數Ip從12.94%下降到8.22%.
圖3 CuSO4污染土液、塑限與CuSO4 圖4 CuSO4污染土塑性指數與CuSO4
如圖5所示,本文通過繪制Cu2+對黃土塑性指數影響趨勢線反映了其影響程度.Cu2+對黃土塑性指數的影響呈對數趨勢.Cu2+影響趨勢線為Ip=-3.61Ln(n0)+7.95,R2=0.974.可以看出Cu2+對黃土的塑性影響較為明顯,擬合效果很好.
3.2 Cu2+影響黃土塑性理論分析
根據液、塑限試驗數據和污染物離子特點進行分析.影響試驗黃土粘性和塑限的主要因素是進入土中的離子對粒間作用力的影響,實現的主要途徑是粘土顆粒表面的擴散雙電層[9]結構.帶有負電荷的粘土顆粒表面,將溶液中的陽離予和極性水分子通過靜電引力吸附至顆粒表面.常用的描述粘土顆粒表面離子分布性狀的理論Gouy-Chapman理論.
根據Gouy-Chapman擴散雙電層理論,雙電層厚度與濃度、離子價、介電常數、溫度等有關,表示此關系的關系式為:
圖5 Cu2+濃度與塑性指數關系的擬合曲線
D為介電常數;K為玻爾茲曼常數,erg/K;T為熱力學溫標,K;n0為溶液濃度,mol/L;e為電子電荷,1.6×10-6C;ν為與粘土顆粒表面電荷符號相反的離子的價態(tài).
在本試驗中,主要研究Cu2+對黃土特性的影響,本試驗取較為常見的Cu2+進行研究分析,由于雙電層結構的存在,粘土顆粒表面的可交換離子與污染液中的Cu2+發(fā)生交換作用,由于Cu2+價態(tài)較高,根據關系式2-1,雙電層厚度變薄,吸附水膜層數減少,塑性指數變小.
本文通過對試驗結果和相關理論進行分析,說明金屬陽離子對黃土強度和塑性有直接影響,并得到以下主要結論:
(1)Cu2+對黃土抗剪強度具有促進作用,試驗結果表明粘聚力和摩擦角都有所增大,其中,粘聚力有顯著的增大,摩擦角增大比率小于粘聚力增大比率.該結果在垃圾填埋場的使用過程中是有利的.
(2)通過對Cu2+污染黃土進行液、塑限測定,測定結果顯示,污染黃土的塑限有所增長,而液限增長幅度較小,變化幅度相差不大.最終導致塑性指數減小.該結果將減弱地基土對污染液的吸附作用,影響填埋場的安全性.
(3)由于上述影響的實際存在,在以后的工程實踐中應該加以重視并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以確保垃圾填埋場的長期安全使用.同時垃圾污染液對黃土的作用比較復雜,尤其是多種離子對土體同時作用時,其對填埋場的影響十分復雜,需要進一步研究.
[1]陳希翌.貴陽市高雁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現狀分析及優(yōu)化過程研究[D].貴陽:貴州大學,2010,3~7
[2]張賀.垃圾填埋場滲濾液處理技術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4,5~11
[3]呂揚.粘土襯墊層截污性能的試驗研究[D].南京:南京工業(yè)大學,2008,4~6
[4]張曉璐.酸、堿污染土的試驗研究[D].南京:河海大學,2007,41~43
[5]寇乃羽.表面活性劑對黃土和膨潤土力學及環(huán)境土工特性的影響[D].杭州:浙江大學2011,20~24
[6]唐曉武,應豐,寇乃羽,王周慶.吸附離子對粉質粘土及改良土特性的影響[J].巖土力學,2010,31(8):2519~2522
[7]何斌,韓鵬舉,齊園園,白曉紅.洗衣粉污染土壓縮特性及電阻率的試驗研究[J].太原理工大學學報,2015,46(2):211~213
[8]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GB/T50123-1999土工試驗方法標準[S].北京:中國計劃出版,1999:52~56
[9]葉為民,黃偉,陳寶,等.雙電層理論與高廟子膨潤土的體變特征[J].巖土力學,2009,3(7):1989~1903
Study on Effect of Metal Cations on the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of Loess
RENXiao-liang,JIANGXi-yan,ZHANGLei-gang
(Hebei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Zhangjiakou 075000,China)
The cohesive soil is mainly used in landfill.The loess is more than the cohesive soil in parts of our country.If the loess can replace cohesive soil,it will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limited cohesive soil in some parts.Loes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cupric 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Shear strength test and plastic index test of the polluted loess are conducted to research the influence of cations pollutants on the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characteristics of loess.It has been proved that the cations can intensify the loess,and cohesion and friction angle are increased.Thus,revising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of loess is needed.Loessal plasticity index has decreased after being polluted by cationic and the plastic limit is greater than the liquid limit.In a word,cationic has impact on loess strength and plasticity.
landfill;loess;metal cation;strength;liquid;plastic limit
2016-03-17
任曉亮(1990-),碩士研究生,從事環(huán)境巖土工程研究.
TU 41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