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牛根生
慈善是共同幸福的守望者
文/牛根生
改變世界的力量有很多種,慈善和其他力量有什么不同?有的力量可能會讓一部分人受益而讓另一部分人受害,但慈善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共同幸福?!肮餐腋!笔谴壬频谋举|目標,慈善是“共同幸?!钡氖赝摺?/p>
隨著聯(lián)合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的確立,地球人可以說步入了SDG時代。這個時代追求的不是單一目標,而是“三位一體”:經濟增長,社會進步,環(huán)境保護。我把它概括為“兩個都不犧牲”:第一不犧牲環(huán)境,第二不犧牲享受。也就是說,要把原來顧此失彼的“二難選擇”轉化為今后兩個都不犧牲的“雙全選擇”。
這個時候,華人慈善——或者說全球慈善——應該如何發(fā)揮影響力?我談兩點看法:第一,慈善要關注地球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第二,慈善要做催生新事物的發(fā)動機。
首先來看第一點:慈善要關注地球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地球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一個存在于地球本身,一個存在于“地球上”——例如健康、教育、扶貧。
先說地球本身。實踐證明,環(huán)境問題、氣候問題,光靠政府解決是不夠的,光靠企業(yè)解決也是不夠的,這時候,慈善作為“共同幸福”的守望者,就理所應當?shù)菆隽恕1Wo全宇宙唯一的家園,全天下沒有比這更大的“共同幸?!绷税桑?/p>
那么,目前慈善界對這一塊的重視程度如何?
從美國整體慈善捐助情況來看,宗教捐助排在第一位,2013年占比31%;環(huán)保墊后,2013年占比3%。從中國基金會支出情況來看,教育捐助排在第一位,2014年占比38%;環(huán)保也是墊后,2014年占比2%——另據美國《波士頓環(huán)球報》網站報道,中國的環(huán)保捐助不到整體捐助的1%。
與這種背景不同,我們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老牛基金會大概是全球第一個把環(huán)保列為主要公益方向的家族慈善基金會。當然,我們也是全球最早采用以捐股方式創(chuàng)立的基金會。
我們珍惜生態(tài)是有原因的。我所在的內蒙古是一個干旱半干旱的生態(tài)脆弱區(qū),這里發(fā)生的沙塵暴,大面積覆蓋北方省份,一直能夠席卷到北京。所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對于我們來說,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活生生的體驗。
在環(huán)保方面,老?;饡@“植被恢復與保護、碳匯造林、自然保護區(qū)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濕地保護、環(huán)保前沿課題研究及國際人才培養(yǎng)”等眾多方面,開展了18個項目,公益支出近3.5億元。其中,“內蒙古盛樂國際生態(tài)示范區(qū)”被中國民政部評為中華慈善獎(第八屆)“最具影響力項目”,這個項目把原來2000多公頃的荒山變成了綠地,水土不再流失了,野兔、狐貍跑回來了,赤麻鴨、白琵鷺也飛回來了;與美國亨利·保爾森基金會合作的“中國濕地保護”項目受到中國國家林業(yè)局、海洋局、中國科學院等合作方的一致好評,其成果《給決策者的政策建議》已由保爾森先生遞交給國務院、國家發(fā)改委、環(huán)保部及遼寧、河北、天津、江蘇、上海、浙江等6省市書記。也正因為在環(huán)保上的貢獻,老?;饡?015年巴黎世界氣候大會上獲得了“中歐十佳綠茵基金會獎”。
除了環(huán)境保護,老?;饡€致力于文化教育、救災幫困、慈善推動等領域。
在文化教育領域,老牛基金會開展了58個項目,主要是建學校、建博物館、設獎學金,公益支出近3.5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國兒童中心老牛兒童探索館”剛一開館,便一票難求,受到全社會的熱烈歡迎,也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的首肯。
在救災幫困領域,開展了貧困母親救助、聾兒救助、白內障救治、國內外災后重建等64個項目,公益支出超過1.8億元。
然后來看第二點:慈善要做催生新事物的發(fā)動機。
慈善應催生什么樣的新事物?就是那些有利于實現(xiàn)“兩個都不犧牲”(即“第一不犧牲環(huán)境,第二不犧牲享受”)的新事物,例如“三個更多”:更多的清潔能源,更多的可利用淡水,更多的科技成果……記得當年做企業(yè)的時候,牛糞處理是個難題,我們十幾位高管就拿出4500萬元,建了一個全球最大的畜禽類生物質能沼氣發(fā)電廠,不僅所發(fā)的電接入國家電網,而且所產的沼液、沼渣都成為搶手的有機肥料。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將這個項目推薦為“加速中國可再生能源商業(yè)化能力建設項目·大型沼氣發(fā)電技術推廣示范工程”。
但我這里重點想討論的不是慈善所能催生的具體東西,而是慈善如何形成催生新事物的強大機制。
這個機制的第一個要點是“擴容”,擴大了慈善事業(yè)的總容量,也就擴大了慈善事業(yè)的生產力。老牛基金會其中一項職能就是做“母式基金會”——也就是催生各類公益組織,為各類基金會當好“助產士”或“助跑者”。我們開展了“慈善千人計劃”,發(fā)起成立了“中國公益研究院”“深圳國際公益學院”“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發(fā)起“首屆東西方慈善論壇”等31個項目,公益支出近1億元。
這個機制的第二個要點是“通容”,即在全球范圍內打通現(xiàn)存容量,也就是說,打造“慈善聯(lián)合國”,讓全世界慈善者聯(lián)合起來,做一些對全社會有啟動意義的大事。像老牛基金會就在積極探索“公益全球化、項目國際化”的慈善之路:總起來看,截至2015年年底,老?;饡雅c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大自然保護協(xié)會(TNC)、英國查爾斯王子慈善基金會(AGI)、法國戴高樂基金會、加拿大多倫多大學、中國李嘉誠基金會等142家機構、組織及個人合作,開展了171個公益慈善項目,公益支出超過9.8億元人民幣。這些項目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肯定,老?;饡涣小?014年度中國非公募基金會捐贈榜首”,在“2015年中國基金會透明指數(shù)”中排名第1位。我們期望通過跨國嫁接,做出有開創(chuàng)意義、播種意義的好事,做出1+1>2的效果。
慈善是共同幸福的守望者,全世界慈善者聯(lián)合起來,共同關注地球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共同推進“兩個都不犧牲”,讓世界更善更美。